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及核相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830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包括测试终端和阻抗模块;所述阻抗模块用于与电缆的一端电连接,分别在三条电缆线上加载不同的阻抗;所述测试终端包括微处理器、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回路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电源;所述高压发生器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发出的指令并产生测试电压输出至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指令切换三相输出端子的电压输出相序;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两两电缆线间的相间阻抗并输出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两两电缆线间的相间阻抗判断电缆的相序;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显示微处理器的判断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及核相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及其核相方法,属于电力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缆化工程的增加,高电压、大截面、长距离的交联电缆大量投入工程应用,大部分电缆都装设在专用电缆隧道中,现有隧道内高压电缆每段长度在500米左右。电缆隧道内正常架设于地下,由于信号屏蔽效应隧道内无法进行常规通讯,电缆的主导体和外护套等设备不能进行核相试验。目前核相工作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靠人工沿着电缆隧道通道进行巡线进行确定相位,需3人沿电缆隧道进行逐相核对。2)常规的试验方法进行核相:试验端需要2人使用绝缘兆欧表加压,在电缆另一端需要2人短路接地进行核相,换相时靠对讲机进行通讯对话,对讲机在隧道内的有效通话距离200米左右,中间至少需2人进行中继通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对于靠人工核相的方法:如果电缆隧道内电缆较多,路径复杂,容易造成人工巡线错误。对于常规试验方法:采用绝缘兆欧表这种方法需要较多的人力投入,并花费较长的时间,中继通讯质量受通讯范围的影响,且可靠性和效率低,在中继通讯和配合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可消除无通讯条件的限制,实现电缆的三相自动核相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技术方案一: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包括测试终端和阻抗模块;所述阻抗模块用于与电缆的一端电连接,分别在三条电缆线上加载不同的阻抗;所述测试终端包括微处理器、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回路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电源;所述高压发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发出的指令并产生测试电压输出至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高压发生器和微处理器电连接,输出端为三相输出端子分别与电缆的另一端的三条电缆线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指令切换三相输出端子的电压输出相序;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电缆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所述两两电缆线间的相间阻抗并输出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两两电缆线间的相间阻抗判断电缆的相序;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显示微处理器的判断结果;所述电源为所述测试终端内的用电器件提供电能。进一步的,所述阻抗模块包括三相接线端子、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三相接线端子的A接线端通过电阻R1与所述三相接线端子的B接线端串联,且电阻R1与电容C1并联;所述三相接线端子的B接线端通过电阻R2与所述三相接线端子的C接线端串联,且电阻R2与电容C3并联;所述三相接线端子的A接线端依次通过电阻R1、电阻R2与所述三相接线端子的C接线端串联,且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的线路与电容C2并联。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输入通道选择与钳位电路、信号滤波电路以及模数转换电路;所述输入通道选择与钳位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缆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滤波电路电连接,用于选择采集的电缆线并钳位后将采集到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信号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用于对输入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至模数转换电路;所述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将输入的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后输出至所述微处理器。进一步的,还包括按键模块,包括复数个控制按键,各所述控制按键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输入控制电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以通过所述微处理器执行对应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为锂电池。技术方案二: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方法,所述核相方法基于技术方案一所述的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阻抗模块设置在电缆的首端,将所述阻抗模块的三相接线端子分别与电缆的三条电缆线电连接;将测试终端设置在电缆的尾端,并将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电缆的三条电缆线电连接;步骤S2、打开所述测试终端的电源,通过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直流高压至输出回路控制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从三相输出端子的AB相、BC相和CA相输出直流高压;步骤S3、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电信号至所述输入通道选择与钳位电路,控制所述输入通道选择与钳位电路分别采集与上述三相输出端子的AB相、BC相和CA相连接的电缆线上的电信号,并进行钳位后输出至信号滤波电路,通过信号滤波电路以及模数转换电路输出至微处理器;步骤S4、所述微处理器对输入的三相输出端子的AB相、BC相和CA相的数字信号进行计算,分别计算AB相、BC相和CA相的相间电阻,根据AB相、BC相和CA相的相间电阻判断电缆的相序并输出至显示屏显示;步骤S5、若存在多条电缆,将两相邻电缆的首端和尾端进行短接,将测试终端设置在待测试的电缆的尾端,重复上述步骤S1至步骤S4,依次完成多条电缆的测量。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及核相方法,由测试终端和阻抗模块组成。针对电缆外护套核相的特点,每回线路电缆外护套首尾连接,由多段电缆外护套组成一回完整的外护套,可利用电缆外护套连续的特点进行每段相互连接延续测试核相,实现离线状态下的自动核相。2、本专利技术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及核相方法,阻抗模块中,并联用电容,具备强磁场抗干扰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系统框架图。图3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测试终端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5,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包括测试终端和阻抗模块;所述阻抗模块用于与电缆的一端电连接,分别在三条电缆线上加载不同的阻抗;阻抗模块在电缆外护套的另一端加上一个合适的电阻使得测试终端能正确判别出不同的阻值,要求外护套的电阻及外护套的绝缘电阻对判别的电阻影响小于2%。每500m外护套直流约1Ω,外护套对地绝缘不低于0.5MΩ/km,则测量外护套AB相间电阻为:R取值在1-500kΩ的中值即可满足测试精度要求。所述测试终端包括微处理器、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回路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电源;所述高压发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发出的指令并产生测试电压输出至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测试电压为500V的直流高压;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高压发生器和微处理器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终端和阻抗模块;/n所述阻抗模块用于与电缆的一端电连接,分别在三条电缆线上加载不同的阻抗;/n所述测试终端包括微处理器、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回路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电源;所述高压发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发出的指令并产生测试电压输出至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高压发生器和微处理器电连接,输出端为三相输出端子分别与电缆的另一端的三条电缆线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指令切换三相输出端子的电压输出相序;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电缆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所述两两电缆线间的相间阻抗并输出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两两电缆线间的相间阻抗判断电缆的相序;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显示微处理器的判断结果;所述电源为所述测试终端内的用电器件提供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终端和阻抗模块;
所述阻抗模块用于与电缆的一端电连接,分别在三条电缆线上加载不同的阻抗;
所述测试终端包括微处理器、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回路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电源;所述高压发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发出的指令并产生测试电压输出至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所述输出回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高压发生器和微处理器电连接,输出端为三相输出端子分别与电缆的另一端的三条电缆线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指令切换三相输出端子的电压输出相序;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电缆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所述两两电缆线间的相间阻抗并输出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两两电缆线间的相间阻抗判断电缆的相序;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显示微处理器的判断结果;所述电源为所述测试终端内的用电器件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模块包括三相接线端子、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三相接线端子的A接线端通过电阻R1与所述三相接线端子的B接线端串联,且电阻R1与电容C1并联;所述三相接线端子的B接线端通过电阻R2与所述三相接线端子的C接线端串联,且电阻R2与电容C3并联;所述三相接线端子的A接线端依次通过电阻R1、电阻R2与所述三相接线端子的C接线端串联,且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的线路与电容C2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线式抗干扰电缆自动核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输入通道选择与钳位电路、信号滤波电路以及模数转换电路;所述输入通道选择与钳位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缆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滤波电路电连接,用于选择采集的电缆线并钳位后将采集到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信号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荔娟方健安郑荣顺俤陈章山盛明林传明郑燕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