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检测隧道照度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815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隧道照度测量系统,涉及隧道照度测量技术领域,包括照度测量设备,还包括定位装置、移动装置,所述照度测量设备、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移动装置上,所述照度测量设备可同时测量不同高度的照度,还包括定位基站,所述定位基站固定安装在隧道内,所述定位基站用于接收所述定位装置的位置信号,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测量室以及安装于所述测量室下方的轮子,所述测量室内设有所述照度测量设备,所述照度仪可同时测量不同高度的照度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公路隧道的照度快速测量,代替原有的网格式测量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隧道照度测量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检测隧道照度测量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照度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隧道照度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逐渐向山区延伸,由于山区地址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不断增多,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公路隧道数量为19067座,同比增长7.5%,隧道总长度达到1896.66万米,同比增长10%,其中,已运营的最长公路隧道为秦岭终南山隧道(18.02km),在建的最长公路隧道为新疆天山胜利隧道(22.035km,钻爆法施工)。良好的隧道照明对行车安全及舒适度有显著的影响,在隧道照明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强日光、晴天、多云、阴天、黎明、傍晚、夜间等条件下的隧道内外亮度差,同时还要考虑入口段、过渡段、出口段的照明,解决白天的暗适应问题以及夜晚隧道入口处的黑白洞问题,在隧道照明系统完成施工后,需要对隧道进行照度测量。隧道照度测量一般按照GB/T5700-2008《照明测量方法》来进行,传统的测量方式需要将隧道划分为大量的网格,通过照度计测量各个网格内的照度,该过程由人工进行,由于照度计价格较贵,同时为了避免照度计互相影响测量结果,一般在一定范围内仅设有一台照度计,导致测量效率极低,随着我国超长隧道不断增加,目前的测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隧道照度测量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隧道照度测量系统,以提高隧道照度测量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速检测隧道照度测量系统,包括照度测量设备,还包括定位装置、移动装置,所述照度测量设备、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移动装置上,所述照度测量设备可同时测量不同高度的照度。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基站,所述定位基站固定安装在隧道内,所述定位基站用于接收所述定位装置的位置信号。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测量室以及安装于所述测量室下方的轮子,所述测量室包括上测量室、下测量室,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上测量室的顶部,所述下测量室的前侧设有牵引装置、第一窗口,所述下测量室的内部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有第一照度仪,所述第一照度仪可沿所述第一导轨前后移动,所述上测量室的前侧设有第二窗口,所述上测量室的内部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第二照度仪,所述第二照度仪可沿所述第二导轨前后移动,所述下测量室内设有机柜,所述机柜内设有蓄电池、数据存储装置,所述蓄电池用于向所述第一照度仪、第二照度仪、定位装置、数据存储装置供电,所述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一照度仪、第二照度仪的测量数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照度仪下方设有第一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的固定端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可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前后移动,所述第二照度仪下方设有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的固定端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可在所述第二导轨上前后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窗口与水平面夹角介于25°-45°,所述第一窗口的上下缘距离路面高度介于0.8-1.5m,所述第一窗口的宽度介于1.6-2.5m,所述第二窗口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二窗口的上下缘距离路面高度介于1.6-4m。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钩、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的长度不低于30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的横截面呈T型,所述第一底座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适配的T型槽,所述第一底座的下表面设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用于阻止所述第一底座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的横截面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一底座的横截面结构相同。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照度仪安装在可牵引的移动装置上,使用牵引车辆牵引移动装置沿隧道内的车道行进,照度计实时测量隧道照度数据,同时通过定位装置获得移动装置在隧道内的相对位置,可获得隧道内的照度连续变化数据,且测量速度快,牵引车车速越快,所需测量时间越短,解决了人工网格照度测量效率过低的问题。(2)牵引车牵引移动装置按照车道移动,能够获得最贴近隧道内车辆行驶时的照度数据,且第一窗口的尺寸包含了大部分乘用车挡风玻璃的尺寸,第二窗口的尺寸包含了大部分货运车辆的挡风玻璃尺寸,并通过设置第一照度计、第二照度计,使测得的照度数据能够覆盖大部分车型行驶时的情况,以便对照明系统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符合车辆行驶需要。(3)通过设置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来调节照度仪与窗口之间的距离以及照度仪的高度,使照度仪相对于窗口的位置更贴近车辆驾驶室内驾驶员的双眼位置,使测得的照度数据更贴近驾驶员实际感受到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演示图。图2为移动装置的右视结构图。图3为移动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第一底座、第一导轨的横截面结构图。图中标记:1-定位装置、2-移动装置、3-定位基站、4-测量室、5-牵引装置、6-第一窗口、7-第一导轨、8-第一照度仪、9-第二窗口、10-第二导轨、11-第二照度仪、12-机柜、13-第一升降杆、14-第一底座、15-第二升降杆、16-第二底座、17-锁紧螺栓、41-上测量室、42-下测量室、51-牵引钩、52-牵引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快速检测隧道照度测量系统,包括照度测量设备,还包括定位装置1、移动装置2,照度测量设备、定位装置1安装在移动装置2上,照度测量设备可同时测量不同高度的照度,还包括定位基站3,定位基站3固定安装在隧道内,用于接收定位装置1的位置信号,定位装置1及定位基站3采用国产LocalSense无线定位系统,定位基站3使用多个U3000-t微基站,按照40m的间距从隧道入口布设至隧道出口,定位装置1使用Tb1000-z资产型定位标签。移动装置2包括测量室4以及安装于测量室4下方的轮子,测量室4包括上测量室41、下测量室42,定位装置1安装在上测量室41的顶部,便于发射无线信号,下测量室42的前侧设有牵引装置5、第一窗口6,下测量室42的内部设有第一导轨7,第一导轨7上设有第一照度仪8,上测量室41的前侧设有第二窗口9,上测量室41的内部设有第二导轨10,第二导轨10上设有第二照度仪11,下测量室42内设有机柜12,机柜12内设有蓄电池、数据存储装置,蓄电池用于向第一照度仪8、第二照度仪11、定位装置1、数据存储装置供电,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一照度仪8、第二照度仪11的测量数据,第一照度仪8下方设有第一升降杆13,第一升降杆13的固定端连接有第一底座14,第二照度仪11下方设有第二升降杆15,第二升降杆15的固定端连接有第二底座16,第一升降杆13、第二升降杆15使用用液压升降杆,第一导轨7的横截面呈T型,第一底座14的下部设有与第一导轨7相适配的T型槽,使第一底座14可在第一导轨7上前后移动,继而使第一照度仪8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检测隧道照度测量系统,包括照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1)、移动装置(2),所述照度测量设备、定位装置(1)安装在所述移动装置(2)上,所述照度测量设备可同时测量不同高度的照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检测隧道照度测量系统,包括照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1)、移动装置(2),所述照度测量设备、定位装置(1)安装在所述移动装置(2)上,所述照度测量设备可同时测量不同高度的照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测隧道照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基站(3),所述定位基站(3)固定安装在隧道内,所述定位基站(3)用于接收所述定位装置(1)的位置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检测隧道照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测量室(4)以及安装于所述测量室(4)下方的轮子,所述测量室(4)包括上测量室(41)、下测量室(42),所述定位装置(1)安装在所述上测量室(41)的顶部,所述下测量室(42)的前侧设有牵引装置(5)、第一窗口(6),所述下测量室(42)的内部设有第一导轨(7),所述第一导轨(7)上设有第一照度仪(8),所述第一照度仪(8)可沿所述第一导轨(7)前后移动,所述上测量室(41)的前侧设有第二窗口(9),所述上测量室(41)的内部设有第二导轨(10),所述第二导轨(10)上设有第二照度仪(11),所述第二照度仪(11)可沿所述第二导轨(10)前后移动,所述下测量室(42)内设有机柜(12),所述机柜(12)内设有蓄电池、数据存储装置,所述蓄电池用于向所述第一照度仪(8)、第二照度仪(11)、定位装置(1)、数据存储装置供电,所述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照度仪(8)、第二照度仪(11)的测量数据。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钰柏乐熊茜梁冰郭世君何菲张倩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国通公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