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801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及控制方法,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显示装置、通信装置、燃气流量阀、检测单元、智能终端设备连接、数据库、燃气流量阀驱动电路和燃气流量阀检测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主控制器、检测单元、数据库、通信装置、燃气流量阀等模块的配合,根据烹饪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根据预测模型自动调整烹饪程序,可实现在烹饪状态发生改变时,数据库快速定位当前状态,提高了燃气灶烹饪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改善了人工控制导致的不确定因素。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用户的手动烹饪记录,自动生成符合用户行为习惯的烹饪程序,无需用户进行编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
,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煤气灶、炉盘、灶台、灶具,一般常见的燃气灶结构有台式灶结构和嵌入式灶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燃气灶产品已经广泛地普及,进入了千家万户。现如今,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传统的燃气灶已经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燃气灶不能实现较高自动化程度的烹饪,烹饪过程中火候的调节主要还是依赖于用户自主调控,即使是具备自动烹饪过程的燃气灶,只能完成较为简单的蒸煮烹饪,虽然现在也出现了一些能够自动下载烹饪程序的燃气灶,但是程序的烹饪过程比如对火候的调节等都是相对固定的,在烹饪状态改变时难以调节到最优火候,而且程序的更新需要用户自行根据口味喜好、烹饪习惯进行编写,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以及一种应用前述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通信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燃气流量阀,以及与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的检测单元,所述通讯装置与一智能终端设备连接,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与一用于存储烹饪程序的数据库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燃气流量阀之间还连接有燃气流量阀驱动电路和燃气流量阀检测电路。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烹饪过程中水蒸气含量的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食材重量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烹饪器具内温度的红外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通信装置包括WIFI通信模块、2G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蓝牙、485通信。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为可触控显示装置。一种控制方法,应用前述的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开始烹饪时用户选择自动烹饪模式或手动烹饪模式,当用户选择自动烹饪模式时提示用户选择烹饪程序,主控制器装载用户选择的烹饪程序并开始自动烹饪,主控制器通过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参数生成预测模型,自动烹饪包括多个火候阶段,在烹饪过程中检测到用户自行动作或当前火候阶段与预测模型出现大于预设的偏差值时对烹饪程序进行调整,直至偏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偏差值;当用户选择手动烹饪模式时,通过主控制器记录燃气流量阀检测电路检测的参数、火候大小、每个火候阶段持续时间、烹饪总时长,生成火候分布曲线图,并生成烹饪记录,在烹饪结束后烹饪记录上传到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根据烹饪记录生成新的烹饪程序并上传到数据库,用户选择存储新的烹饪程序或用新的烹饪程序替换系统初始程序。进一步的,当同一烹饪程序多次执行后,数据库根据用户的烹饪习惯,对多次执行的该程序的不同火候阶段进行调整,对同一阶段每次烹饪的时间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值作为新的烹饪程序的数据,增加用户所需的程序中缺少的火候阶段,生成新的烹饪程序。进一步的,在所述自动烹饪模式下,若用户连续三次自行调整火候,且每次调整火候与当前烹饪程序设定火候的偏移量达到30%以上,则主控制器放弃控制权,进入手动烹饪模式。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火候阶段指处于不同火候区域的时间阶段,所述火候区域包括低火候区域,中火候区域和高火候阶段;所述低火候区域是指所述燃气流量阀0-30%的开度时为低火候,所述中火候区域是指所述燃气流量阀30-60%的开度时为中火候,所述高火候阶段是指所述燃气流量阀60-100%的开度时为高火候。进一步的,所述自动烹饪模式下,当烹饪程序的当前流程处于高火候区域或中火候区域,并且烹饪流程的下一阶段火候位于中火候区域或高火候区域时转向S1,在烹饪程序当前流程处于高火候区域或中火候区域,且烹饪流程的下一阶段位于低火候阶段时转向S2,在烹饪程序当前流程处于低火候区域且烹饪流程的下一阶段位于中高区域时转向S3;S1,若用户操作燃气流量阀旋转至10%以下的低火候,则保持当前低火候运行直至用户旋转燃气流量阀离开低火候阶段,回到烹饪程序的原进程继续运行,若用户操作燃气流量阀旋转至10%以上的火候,将当前阶段的程序设定火候变更为用户当前操作的火候直至当前阶段结束,且不变更后续阶段的火候和时间;S2,若用户操作燃气流量阀旋转至低火候区域,且烹饪流程的当前阶段设定的时间已经完成了60%以上,则烹饪程序结束当前流程进入下一流程,并以当前用户调整后的火候作为下一流程的设定火候;S3,若用户操作燃气流量阀旋转至中火候区域或高火候区域,且烹饪流程的设定的时间已经完成了80%以上,则烹饪程序结束当前流程进入下一流程,并以当前用户调整后火候作为下一流程的设定火候在步骤S1和S2中,若用户操作后的火候与动作前火候属于同一个火候区域时,以用户调整后火候作为当前流程的火候继续运行。进一步的,所述手动烹饪模式下,在烹饪过程中检测单元对烹饪时的水蒸气浓度、锅内食材重量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数据库中匹配,得到当前最优火候值,并建立烹饪预测模型,当烹饪预测模型与数据库比对结果与当前火候偏差超过20%时,语音提示用户当前温度和湿度,并提示火候调整建议。进一步的,所述用户选择的烹饪程序包括当前用户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烹饪程序和其他用户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烹饪程序。进一步的,在烹饪过程中检测到用户自行动作或当前火候阶段与预测模型出现大于预设的偏差值时对烹饪程序进行调整是指:检测单元检测单位时间内的湿度,锅内食材重量,以及烹饪时的水蒸气浓度判断菜品含水量H0,压力传感器检测锅内食材重量G0,将采集的数据输入数据库中匹配,得到当前最优火候值,计算与当前火候偏差大小,若偏差大于10%,提示用户调整水量、油量,调整火候大小和运行时间。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主控制器、检测单元、数据库、通信装置、燃气流量阀等模块的配合,根据烹饪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根据预测模型自动调整烹饪程序,可实现在烹饪状态发生改变时,数据库快速定位当前状态,提高了燃气灶烹饪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改善了人工控制导致的不确定因素。同时,本专利技术可根据用户的手动烹饪记录,自动生成符合用户行为习惯的烹饪程序,无需用户进行编写,智能化程度高。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可在手动烹饪模式下,根据预测模型给出用户调整火候的提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的整体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动烹饪模式下的调整流程图。图中包括有。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通信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燃气流量阀,以及与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的检测单元,所述通讯装置与一智能终端设备连接,所述智能终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通信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燃气流量阀,以及与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的检测单元,所述通讯装置与一智能终端设备连接,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与一用于存储烹饪程序的数据库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燃气流量阀之间还连接有燃气流量阀驱动电路和燃气流量阀检测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通信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燃气流量阀,以及与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的检测单元,所述通讯装置与一智能终端设备连接,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与一用于存储烹饪程序的数据库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燃气流量阀之间还连接有燃气流量阀驱动电路和燃气流量阀检测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烹饪过程中水蒸气含量的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食材重量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烹饪器具内温度的红外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WIFI通信模块、2G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蓝牙、485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可触控显示装置。


5.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燃气灶智能调控系统,开始烹饪时用户选择自动烹饪模式或手动烹饪模式,当用户选择自动烹饪模式时提示用户选择烹饪程序,主控制器装载用户选择的烹饪程序并开始自动烹饪,主控制器通过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参数生成预测模型,自动烹饪包括多个火候阶段,在烹饪过程中检测到用户自行动作或当前火候阶段与预测模型出现大于预设的偏差值时对烹饪程序进行调整,直至偏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偏差值;当用户选择手动烹饪模式时,通过主控制器记录燃气流量阀检测电路检测的参数、火候大小、每个火候阶段持续时间、烹饪总时长,生成火候分布曲线图,并生成烹饪记录,在烹饪结束后烹饪记录上传到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根据烹饪记录生成新的烹饪程序并上传到数据库,用户选择存储新的烹饪程序或用新的烹饪程序替换系统初始程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同一烹饪程序多次执行后,数据库根据用户的烹饪习惯,对多次执行的该程序的不同火候阶段进行调整,对同一阶段每次烹饪的时间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值作为新的烹饪程序的数据,增加用户所需的程序中缺少的火候阶段,生成新的烹饪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动烹饪模式下,若用户连续三次自行调整火候,且每次调整火候与当前烹饪程序设定火候的偏移量达到30%以上,则主控制器放弃控制权,进入手动烹饪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火候阶段指处于不同火候区域的时间阶段,所述火候区域包括低火候区域,中火候区域和高火候阶段;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玥张岩朱永强李俊彦翟志伟李亚巍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