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饰面板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783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饰面板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基板;面层板,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块木单元板和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卡接组件,多块所述木单元板铺设于所述基板;验平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顶部的平整度的水平板和用于检测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板面的平整度的挂板,所述水平板搁置于所述木单元板的顶部,所述挂板贴合于所述木单元板的板面,所述挂板连接于所述水平板且与所述水平板垂直设置;以及高度可调的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下部且支撑于所述木单元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木饰面板安装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饰面板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木饰面板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木板饰面是现在一些高档装修的做法,木板饰面可作各种造型是其出现的最主要原因,且木饰面板具有各种天然的纹理,可给室内带来华丽的效果,现在已成为各个场所的首选装饰用品。目前在安装木饰面板时不仅不便于人员进行调平,而且安装步骤较为繁琐,从而将造成易返工的问题,且不便于人员大面积安装木饰面以及存在板与板之间衔接较难的问题,不便于拼装人员的拼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木饰面板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木饰面板安装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木饰面板材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基板;面层板,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块木单元板和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卡接组件,多块所述木单元板铺设于所述基板;验平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顶部的平整度的水平板和用于检测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板面的平整度的挂板,所述水平板搁置于所述木单元板的顶部,所述挂板贴合于所述木单元板的板面,所述挂板连接于所述水平板且与所述水平板垂直设置;以及高度可调的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下部且支撑于所述木单元板。进一步的,所述木单元板粘接于所述基板。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的内侧开设有贯通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滑设有第一滑条,所述第一滑条的侧面与所述水平板的内侧面齐平。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上安装有用于锁固所述第一滑条的第一锁固件。进一步的,所述挂板的内侧开设有贯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中滑设有第二滑条,所述第二滑条的侧面与所述挂板的内侧面齐平。进一步的,所述挂板上安装有用于锁固所述第二滑条的第二锁固件。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基座;以及叠合在一起的多块支承块,多块所述支承块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支撑于所述木单元板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形成有限位槽,多块所述支承块嵌设于所述限位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拉结板,插设于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拼接缝中,所述拉结板的第一端伸至所述木单元板的内侧,所述拉结板的第二侧伸至所述木单元板的外侧;压板,连接于所述拉结板的第一端,所述压板的两侧分别压抵于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内侧;以及插接块,所述拉结板的第二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沿所述木单元板的板面方向设置,所述插接块穿设于所述插孔中,所述插接块的两侧分别压抵于两所述木单元板的外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木饰面板材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基板,使得所述基板竖向设置;根据面层板的底部的标高,调节支撑件的高度并将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下部,使得所述支撑件的高度适配于所述面层板的底部的标高;自下而上的于所述基板上铺设多块木单元板,将卡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以形成所述面层板,使得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所述面层板的底部的木单元板;其中,在铺设水平方向上的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时,将验平组件的水平板搁置于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顶部并基于所述水平板与两所述木单元板之间的缝隙判断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顶部的平整度是否符合标准、所述验平组件的挂板贴合于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板面并基于所述挂板与两所述木单元板之间的缝隙判断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板面的平整度是否符合标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木饰面板材结构,通过支撑件调节面层板的高度,通过验平组件检测每一层的多块木单元板的板面平整度和顶部平整度,进而使得拼接在一起的面层板的板面平整度和顶部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在安装面层板时,检测平整度高效快捷,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木饰面板的安装质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木饰面板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验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木饰面板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验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木饰面板材结构,包括:基板1、面层板2、验平组件3和支撑件4。具体的,基板1竖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基板可以是建筑结构的墙体或其它安装基面。面层板2包括多块木单元板21和卡接组件22。其中,多块木单元板21拼接在一起。卡接组件22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的两块木单元板21。在本实施例中,木单元板为矩形,多个卡接组件沿木单元板的外缘间隔设置。多块木单元板21铺设于基板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木单元板通过发泡胶粘接于基板的外立面。较佳的,可以通过发泡胶形成的结构发泡层的厚度调整拼接在一起的多个木单元板的板面的平整度。在本实施例中,面层板的板面的平整度的标准为多个木单元板的板面处于同一个竖直平面;面层板的顶部的平整度的标准为每一层木单元板的顶部处于同一个水平面。验平组件3包括水平板31和挂板32。其中,水平板31用于检测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21的顶部的平整度。挂板32用于检测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21的板面的平整度。水平板31搁置于木单元板21的顶部,挂板32贴合于木单元板21的板面。挂板32连接于水平板31且与水平板31垂直设置。在检测平整度时,水平板31搁置于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木单元板21的顶部。通过观测水平板与两个木单元板的顶部之间形成的缝隙的宽度是否均匀,以判定两块木单元板的顶部的平整度是否符合标准。在检测平整度时,挂板32贴合于相邻的两个木单元板21的板面。通过观测挂板与两个木单元板的外侧面(即远离基板的一侧)之间形成的缝隙的宽度是否均匀,以判定两块木单元板的板面的平整度是否符合标准。支撑件4的高度可调。支撑件设置于基板1的下部且支撑于面层板的底部的木单元板21。通过设置合适高度的支撑件,使得面层板的底部的木单元板21的底部的标高适配于面层板的底部的设计标高。本专利技术的木饰面板材结构,通过支撑件调节面层板的高度,通过验平组件检测每一层的多块木单元板的板面平整度和顶部平整度,进而使得拼接在一起的面层板的板面平整度和顶部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在安装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饰面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竖向设置的基板;/n面层板,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块木单元板和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卡接组件,多块所述木单元板铺设于所述基板;/n验平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顶部的平整度的水平板和用于检测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板面的平整度的挂板,所述水平板搁置于所述木单元板的顶部,所述挂板贴合于所述木单元板的板面,所述挂板连接于所述水平板且与所述水平板垂直设置;以及/n高度可调的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下部且支撑于所述木单元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饰面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向设置的基板;
面层板,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块木单元板和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卡接组件,多块所述木单元板铺设于所述基板;
验平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顶部的平整度的水平板和用于检测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木单元板的板面的平整度的挂板,所述水平板搁置于所述木单元板的顶部,所述挂板贴合于所述木单元板的板面,所述挂板连接于所述水平板且与所述水平板垂直设置;以及
高度可调的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下部且支撑于所述木单元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饰面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单元板粘接于所述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饰面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的内侧开设有贯通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滑设有第一滑条,所述第一滑条的侧面与所述水平板的内侧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饰面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上安装有用于锁固所述第一滑条的第一锁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饰面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的内侧开设有贯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中滑设有第二滑条,所述第二滑条的侧面与所述挂板的内侧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木饰面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上安装有用于锁固所述第二滑条的第二锁固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饰面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基座;以及
叠合在一起的多块支承块,多块所述支承块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磊耿福振王文钟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