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及具有其的花洒和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70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及具有其的花洒和龙头,其中,水路切换结构包括:本体,具有进水通道、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阀芯,设于本体内,在打开第一阀口并封堵第二阀口的第一位置和封堵第一阀口并打开第二阀口的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切换组件,活动设于本体并与阀芯联动配合以驱动阀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切换组件驱动阀芯活动至第二位置时,阀芯在水压作用下保持在第二位置;阀芯复位弹性件,对阀芯施加往第一位置方向的弹性力,进水通道止水时,阀芯在阀芯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活动至第一位置,这样每次停止使用后,水路切换结构都能复位到初始状态,下次再使用时,水流均从默认的水路流出,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及具有其的花洒和龙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及具有该水路切换结构的花洒和龙头。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一些出水装置,比如花洒、龙头等,其一般都设有多水路,不同的水路流出不同的出水水花,从而使得出水装置的功能多样化。但目前出水装置上用于切换水路的切换机构大多采用圆珠笔式的按压切换机构,采用这种切换机构不能复位到预先设定的一种常用出水模式,切换出水模式使用后,下次再使用出水装置,需要再次切换调节才能复位到预先设定的常用出水模式,从而不方便用户的使用。有鉴于此,如何使得水路切换结构具有复位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及具有该水路切换结构的花洒和龙头,每次停止使用后,水路切换结构都能复位到初始状态,下次再使用时,水流均从默认的水路流出,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包括:本体,具有进水通道、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进水通道、第一阀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的流路形成第一水路;所述进水通道、第二阀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的流路形成第二水路;阀芯,设于所述本体内,在打开所述第一阀口并封堵所述第二阀口的第一位置和封堵所述第一阀口并打开所述第二阀口的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切换组件,活动设于所述本体并与所述阀芯联动配合以驱动所述阀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所述切换组件驱动所述阀芯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芯在水压作用下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阀芯复位弹性件,对所述阀芯施加往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弹性力,所述进水通道止水时,所述阀芯在所述阀芯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根据本技术的水路切换结构,通过驱动阀芯可切换地使第一水路通水或第二水路通水,在进水通道止水时,阀芯能在阀芯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到使得第一水路通水的第一位置,从而使得出水装置每次停止使用后,水路切换结构都复位到初始状态,下次再使用时,水流均从默认的水路流出,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切换轴和切换轴复位弹性件,所述切换轴与所述阀芯联动配合并相对所述阀芯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切换轴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沿第一方向驱动所述切换轴,所述切换轴带动所述阀芯由所述第一位置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此时,撤去驱动所述切换轴的外力,所述切换轴在水压作用下相对所述阀芯运动一空行程以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从而使得所述阀芯在水压作用下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切换轴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驱动所述切换轴,所述切换轴带动所述阀芯由所述第二位置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此时,撤去驱动所述切换轴的外力时,所述切换轴在所述切换轴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至所述第三位置;所述切换轴复位弹性件的弹性力小于所述阀芯复位弹性件。上述方案中,切换组件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功能可靠。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按钮、按钮复位弹性件、第一联动块和第二联动块,所述第一联动块与所述按钮相对固定,所述第二联动块与所述切换轴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联动块和/或所述第二联动块的两侧上分别设有斜面或弧面;所述切换轴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沿垂直于所述切换轴轴线方向按压所述按钮时,在所述斜面或弧面的作用下,所述按钮带动所述切换轴往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切换轴进而带动所述阀芯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释放所述按钮后,所述切换轴在水压作用下相对所述阀芯运动一空行程以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所述切换轴在所述第四位置时,沿垂直于所述切换轴轴线方向按压所述按钮时,在所述斜面或弧面的作用下,所述按钮带动所述切换轴往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所述切换轴进而带动所述阀芯由所述第二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释放所述按钮后,所述切换轴在所述切换轴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至所述第三位置。上述方案中,按钮与切换轴之间采用具有斜面或弧面的联动块进行联动配合,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联动可靠。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面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联动块的两侧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联动块的两侧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二斜面,所述切换轴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联动块的其中一侧上的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联动块的其中一侧上的第二斜面相配合,所述切换轴在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联动块的其中另一侧上的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联动块的其中另一侧上的第二斜面相配合。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联动块上的第一斜面和第二联动块上的第二斜面之间的配合关系实现按钮带动切换轴往第一方向运动或往第二方向运动的目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联动可靠。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的切换轴腔,所述切换轴在所述切换轴腔内滑动,所述切换轴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凸环,所述凸环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切换轴腔的内壁形成动密封配合,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由所述第二阀口进入所述切换轴腔的水流作用于所述凸环上以驱使所述切换轴相对所述阀芯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切换轴腔、凸环及密封圈,达到在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时,利用水压作用于凸环上即可驱使切换轴相对所述阀芯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结构简单。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与所述切换轴同轴布置,所述阀芯上设有第一联动部和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一联动部和所述第二联动部之间的距离形成所述空行程,所述切换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联动部和第二联动部相配合的第三联动部,所述第三联动部与所述第一联动部相配合时带动所述阀芯由所述第一位置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联动部与所述第二联动部相配合时带动所述阀芯由所述第二位置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上述方案中,阀芯与所述切换轴的配合结构简单、紧凑,功能可靠。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上靠近所述切换轴的一端形成一联动腔,所述联动腔的一端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呈缩口状,所述切换轴上具有所述第三联动部的一端通过挤压所述开口使得所述开口扩张后伸入所述联动腔中,所述联动腔远离所述开口的内侧壁形成所述第一联动部,所述联动腔的开口的内边缘形成所述第二联动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使得阀芯与所述切换轴的配合结构简单、紧凑,易于装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花洒,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龙头,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水路切换结构的花洒的整体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水路切换结构的花洒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具有进水通道、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进水通道、第一阀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的流路形成第一水路;所述进水通道、第二阀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的流路形成第二水路;/n阀芯,设于所述本体内,在打开所述第一阀口并封堵所述第二阀口的第一位置和封堵所述第一阀口并打开所述第二阀口的第二位置之间活动;/n切换组件,活动设于所述本体并与所述阀芯联动配合以驱动所述阀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所述切换组件驱动所述阀芯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芯在水压作用下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n阀芯复位弹性件,对所述阀芯施加往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弹性力,所述进水通道止水时,所述阀芯在所述阀芯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具有进水通道、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进水通道、第一阀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的流路形成第一水路;所述进水通道、第二阀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的流路形成第二水路;
阀芯,设于所述本体内,在打开所述第一阀口并封堵所述第二阀口的第一位置和封堵所述第一阀口并打开所述第二阀口的第二位置之间活动;
切换组件,活动设于所述本体并与所述阀芯联动配合以驱动所述阀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所述切换组件驱动所述阀芯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芯在水压作用下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
阀芯复位弹性件,对所述阀芯施加往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弹性力,所述进水通道止水时,所述阀芯在所述阀芯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切换轴和切换轴复位弹性件,所述切换轴与所述阀芯联动配合并相对所述阀芯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
所述切换轴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沿第一方向驱动所述切换轴,所述切换轴带动所述阀芯由所述第一位置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此时,撤去驱动所述切换轴的外力,所述切换轴在水压作用下相对所述阀芯运动一空行程以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从而使得所述阀芯在水压作用下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切换轴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驱动所述切换轴,所述切换轴带动所述阀芯由所述第二位置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此时,撤去驱动所述切换轴的外力时,所述切换轴在所述切换轴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至所述第三位置;
所述切换轴复位弹性件的弹性力小于所述阀芯复位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按钮、按钮复位弹性件、第一联动块和第二联动块,所述第一联动块与所述按钮相对固定,所述第二联动块与所述切换轴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联动块和/或所述第二联动块的两侧上分别设有斜面或弧面;
所述切换轴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沿垂直于所述切换轴轴线方向按压所述按钮时,在所述斜面或弧面的作用下,所述按钮带动所述切换轴往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切换轴进而带动所述阀芯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释放所述按钮后,所述切换轴在水压作用下相对所述阀芯运动一空行程以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
所述切换轴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昭款赖清泉雷正贞周思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汉顺洁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