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晓军专利>正文

一种光线指针式钟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61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线式指针钟表,在钟表盘面上开有60个等角度的槽,每个槽内装有一个光导管和一个与机芯电路相连接的双色发光二极管。当电路工作时,双色发光二极管沿顺时针方向循序发亮,并通过光导管从盘面槽缝透出。代表秒针的绿色光线每秒钟跳转6°,代表分针的黄色光线每分钟跳转6°,代表时针的红色光线每12分钟跳转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靠性好,指针清晰度高,特别适用于远距、尘雾、黑暗环境下显示。(*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钟表技术。通常钟表有机械指针和数字显示这两种形式来表示时间。机械指针在远距,黑暗环境下看不清楚,有时出现装配松动或卡住不动现象。数字显示式不能像指针式那样在钟点刻度位置上显示,判读时间长。如果能设计一种钟表,它用光线方向的改变来代表指针的转动,将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新形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线指针式钟表,它能提高显示的清晰度,缩短判读时间。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钟表壳,盘面,指针,机芯。在钟表盘面上开有60个等角度的槽,每个槽内设有一个光导管和一个双色发光二极管,双色发光二极管与机芯电路相连接。盘面上等角度槽的形状近似于开口圆槽。光导管是一个圆柱,它由透明材料制成,它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玻璃,圆柱上有一个凸出的平面,圆柱的一端有一个斜面。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有较好的防磁性能,指针清晰度高,特别适用于远距,尘雾和黑暗环境下显示。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盘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机芯电路示意图。图1中,钟表壳1,盘面2,指针3,机芯4。图2中,钟表盘面2上开有60个等角度的槽5,槽的形状近似于开口圆槽,每个槽内装有一个光导管6和一个与电子线路相连接的双色发光二极管7。光导管是一个圆柱,由透明材料制成,它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玻璃。圆柱上有一个凸出的平面8,圆柱的一端有一个斜面9。当电信号接通时,双色发光二极管亮,光沿光导管传播,并从盘面槽的缝隙透出,形成细长的光线。双色发光二极管能发三种颜色的光,本技术利用三种颜色光线分别代表指针,即红色光线表示时针,黄色光线表示分针,绿色光线表示秒针。图3中,双色发光二极管7与机芯电路相连,该电路由一个单片机10(8051),单片机10的引脚P0.0~P0.7P1.0~P1.7,P2.0~P2.3中每个引脚都经过驱动单元A1来提高驱动电流,在A1中输入信号,通过电阻R1与晶体管T1的基极相连,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与双色发光二极管7的阳极之间串联一个电阻R2晶体管T1的集电极接15电源。单片机10的引脚P2.4~P2.7,P3.0,P3.1中每个引脚都经过驱动单元A2来提高驱动电流,在A2中输入信号,通过电阻R3与晶体管T2的基极相连,晶体管T2的集电极与双色发光二极管7的公共阴极相连,晶体管T2的发射极与电源地相接。在A1A2中晶体管T1,T2用来增强驱动能力并起到隔离缓冲作用,R1,R3分别是晶体管T1,T2的基极限流电阻,R2是双色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单片机的引脚P0.0,P0.1~0.7,P2.0P2.1,用来控制盘面双色发光二极管中红色光线,引脚P1.0~1、7P2.2,P2.3用来控制盘面双色发光二极管中绿色光线,这20个引脚作为盘面双色发光二极管群的行驱动,它在高电平时有效。引脚P2.4~2.7,P3.0,P3.1作为盘面双色发光二极管群的列趋动,它在低电平时有效。当电路工作时,双色发光二极管沿顺时针方向循序发亮,代表秒针的绿色光线每秒跳转6°,代表分针的黄色光线每分钟跳转6°,代表时针的红色光线每12分钟跳转6°。单片机10(8051)是控制钟表盘面双色发光二极管的状态,并起调校作用,控制程序固化在8051的内部。引脚VCC接+5V电源,VSS引脚接地。引脚 接+5V电源以使单片机能访问其内部的程序存储器。引脚RST是单片机的复位信号输入端,在系统加电的瞬间,RST端接受上电复位信号。引脚XTAL1和XTAL2之间接晶振体,用来提供时钟频率。引脚P3.2,P3.3用来调整时间,在常态时均为高电位,S1,S2是按钮开关,当按下校时按钮S1时,P3.2端为低电平,以调整时针,使红色光线每半秒钟跳一个位置;当按下校分按钮S2时,P3.3端为低电平,以调整分针,使黄色光线每半秒钟跳一个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光线指针式钟表,由钟表壳1,盘面2,指针3,机芯4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钟表盘面上开有60个等角度的槽5,每个槽内设有一个光导管6和一个双色发光二极管7,双色发光二极管与机芯电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指针式钟表,其特征是机芯电路上由一个单片机10,单片机的引脚P0.0,P0.1~0.7,P2.0,P2.1,P1.0~1.7,P2.2,P2.3中每个引脚各通过电阻R1与晶体管T1的基极相连,晶体管T1发射极与双色发光二极管7的阳极之间串联一个电阻R2,单片机10的引脚P2.4~2.7,P3.0,P3.1中每个引脚各通过电阻R3与晶体管T2的基极相连,晶体管T2的集电极与双色发光二极管7的公共阴极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指针式钟表,其特征是盘面上等角度槽5的形状近似于开口圆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指针式钟表,其特征是光导管6是一个圆柱形,圆柱形上有一个凸出平面8,圆柱的一端有一个斜面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指针式钟表,其特征是光导管6透明材料制成,它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玻璃。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线式指针钟表,在钟表盘面上开有60个等角度的槽,每个槽内装有一个光导管和一个与机芯电路相连接的双色发光二极管。当电路工作时,双色发光二极管沿顺时针方向循序发亮,并通过光导管从盘面槽缝透出。代表秒针的绿色光线每秒钟跳转6°,代表分针的黄色光线每分钟跳转6°,代表时针的红色光线每12分钟跳转6°。本技术可靠性好,指针清晰度高,特别适用于远距、尘雾、黑暗环境下显示。文档编号G04C17/00GK2152227SQ9322562公开日1994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晓军 申请人:王晓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线指针式钟表,由钟表壳1,盘面2,指针3,机芯4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钟表盘面上开有60个等角度的槽5,每个槽内设有一个光导管6和一个双色发光二极管7,双色发光二极管与机芯电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