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Aerolysin突变纳米孔及其在分子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53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erolysin突变纳米孔孔以及Aerolysin突变纳米孔在分子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Aerolysin突变纳米孔由Aerolysin突变单体组成,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且所述突变Aerolysin单体包含以下任意一个或其任意组合中相应位置氨基酸的取代:K238Q/C/E/G/N/R/F/Y、R288D、D222R、N226Q/S228K/G270D、T232L/N226Q/S228K、T274L/N226Q/S228K、T230G/T232K/K238Q、S236C、S272K/N226W/G270F/E258H、N262S/S264Q/Q268T、S264Q、G270Q、S272Q、T274C、S278C、S276Y/C、S276C/S278C、T274L/N226Q/G270K,T274Q/N226Q/G270K、T210A,R104D,R397D、N226Q/S228K、N226Q/G270K、S228K/T232K/K238Q中。由上述突变单体组装成的纳米孔具有增强检测和表征分析物的能力,如DNA序列的长度和碱基种类。特定来说,使寡聚核苷酸穿过纳米孔的速度降低了两个数量级以上。可以选择性地使混合物中的特定的分子穿过纳米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erolysin突变纳米孔及其在分子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检测
,具体涉及Aerolysin突变纳米孔以及Aerolysin突变纳米孔在分子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技术背景纳米孔道检测技术是通过监控由待测物分子与孔道内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特征性电流阻断信号,从而实现单分子水平上的分析。可通过在绝缘膜上放置纳米尺寸的孔道和监测在分析物分子存在下通过孔的电压驱动的离子转运来实现。通过分析物的独特电流标志来揭露分析物的特性,例如,阻断电流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现有的常规核酸测序技术缓慢且昂贵,这主要是因为现有测序技术主要依赖于核苷酸扩增技术来产生大体积的核酸,且需要大量的用于信号检测的专业荧光化学试剂。而纳米孔测序技术不需要荧光标记物并且不需要进行核酸扩增,能直接并快速“读”出DNA,同时足够廉价,使进行大量重复实验成为可能。气单胞菌溶素(Aerolysin)来源于嗜水气单胞菌,能够在水溶液中能够自组装形成七聚体孔道,并插入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形成一个直径约1nm的孔道,造成渗透压的不平衡,进而引起细胞的破裂。与常用的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erolysin突变纳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Aerolysin突变纳米孔由Aerolysin突变单体组成,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且所述突变Aerolysin单体包含以下任意一个或其任意组合中相应位置氨基酸的取代:K238Q/C/E/G/N/R/F/Y、 R288D、D222R、N226Q/S228K/G270D、T232L/N226Q/S228K、T274L/N226Q/S228K、T230G/T232K/K238Q、S236C、S272K/N226W/G270F/E258H、N262S/S264Q/Q268T、S264Q、G270Q、S272Q、T274C、S2...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29 CN 20201013170481.一种Aerolysin突变纳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Aerolysin突变纳米孔由Aerolysin突变单体组成,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且所述突变Aerolysin单体包含以下任意一个或其任意组合中相应位置氨基酸的取代:K238Q/C/E/G/N/R/F/Y、R288D、D222R、N226Q/S228K/G270D、T232L/N226Q/S228K、T274L/N226Q/S228K、T230G/T232K/K238Q、S236C、S272K/N226W/G270F/E258H、N262S/S264Q/Q268T、S264Q、G270Q、S272Q、T274C、S278C、S276Y/C、S276C/S278C、T274L/N226Q/G270K,T274Q/N226Q/G270K、T210A,R104D,R397D、N226Q/S228K、N226Q/G270K、S228K/T232K/K238Q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Aerolysin突变纳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Aerolysin突变单体还包含以下氨基酸取代中的一个或多个:R220A/C/K/Q、Q212N/E、N226S、N226Q/K238Q、、K238N/R/Y、R282Q、T232K/K238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Aerolysin突变纳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Aerolysin突变单体还包含以下氨基酸取代中的一个或多个3.根据权力1和2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突变单体,其中所述变异体包含以下取代中的一或多个:D209R、D209K、D209H、D209Q、D209G、D209C、D209E、D209F、Q212R、Q212K、Q212H、Q212D、Q212E、Q212G、Q212C、Q212F、T284R、T284K、T284H、T284D、T284E、T284Q、T284N、T284G、T284C、T284S、T284Y、T284F、P286R、P286K、P286H、P286D、P286V、P286C、P286G、P286Q、P286F、R288E、R288F、R288C、R288Q、R288S、D216E、D216R、D216K、D216H、D216F、D216C、D216G、D216Q、D216S、T218R、T218K、T218H、T218F、T218C、T218G、T218Q、T218E、T218D、T218Y、R220K、R220H、R220A、R220E、R220Q、D222K、D222R、D222H、D222E、D222A、D222Q、A224K、A224R、A224H、A224D、A224E、A224F、A224Q、A224T、A224Y、N226Q、N226R、N226H、N226E、N226C、N226A、N226Y、N226T、S228T、S228Y、S228R、S228H、S228F、S228A、S228C、S228Q、S228E、T230R、T230K、T230H、T230F、T230C、T230G、T230Q、T230E、T230D、T230Y、T232K、T232R、T232E、T232F、T232A、T232C、T232Q、T232Y、T232S、G234R、G234K、G234D、G234E、G234H、G234F、G234C、G234Q、G234S、G234Y、G234T、S236T、S236Y、S236R、S236H、S236F、S236A、S236C、S236Q、S236E、K238Q、K238C、K238E、K238G、K238N、K238R、K238F、K238Y、T240R、T240K、T240H、T240F、T240C、T240G、T240Q、T240E、T240D、T240Y、S256T、S256Y、S256R、S256H、S256F、S256A、S256C、S256Q、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亿涛应佚伦武雪原李孟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