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F微动力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42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滤池领域,尤其是一种MBF微动力滤池,针对现有的滤池不能够去除污水中的COD、氨氮及总P,并且对污水过滤效果差,不能够满足使用需要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板,所述中空板内设置有多个滤板,相邻的两个滤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杆,最上方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板,中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箱,顶箱内滑动密封安装有密封板,牵引板的顶部与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顶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抵板,密封板的底部与抵板的顶部相接触,密封板的顶部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去除污水中的COD、氨氮及总P,并且对污水过滤效果好,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BF微动力滤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池
,尤其涉及一种MBF微动力滤池。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大量农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已成为当前我国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6486339U所公开的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包括集水箱,在集水箱上沿竖直方向叠放有若干个支撑框架,相邻的两个支撑框架接触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孔和连接脚,相邻支撑框架通过连接孔和连接脚连接;在连接孔和连接脚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通孔,连接孔和连接脚通过锁紧机构穿过通孔连接固定;在支撑框架内设有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的过滤框,在过滤框底部设有滤网;在过滤框内铺设有若干层生物滤料层;在集水箱侧边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端延伸至最上层过滤框上侧;在集水箱侧壁上设有与集水箱内部导通连接的出水管;但是其不能够去除污水中的COD、氨氮及总P,并且对污水过滤效果差,不能够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滤池不能够去除污水中的COD、氨氮及总P,并且对污水过滤效果差,不能够满足使用需要的缺点,而提出的MBF微动力滤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MBF微动力滤池,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板,所述中空板内设置有多个滤板,相邻的两个滤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杆,最上方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板,中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箱,顶箱内滑动密封安装有密封板,牵引板的顶部与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顶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抵板,密封板的底部与抵板的顶部相接触,密封板的顶部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焊接于顶箱的顶部内壁上,顶箱的顶部开设有平衡孔,顶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出气孔,密封板覆盖两个出气孔,中空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处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水箱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垂直孔,垂直孔内滑动安装有垂直板,两个臭氧发生器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旋钮调节轴,旋钮调节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轮,垂直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齿条,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水箱内漂浮有两个浮板,浮板的顶部与垂直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垂直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顶端焊接于水箱的顶部内壁上,水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内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水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液位孔,第一液位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水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液位孔,第二液位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水箱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箱,后箱内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中空板的顶部开设有加水孔,加水孔内固定连接有加水管,加水管上设置有阀门,便于添加污水。优选的,所述中空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连通孔,顶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管。优选的,所述中空板的一侧开设有三个操作孔,操作孔内卡装有密封塞,便于往滤板上添加生物菌群。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上孔,中空板的底部开设有下孔,上孔和下孔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第一弹簧等间距间隔设置,能够使得密封板回复原位。优选的,所述中空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管孔,出气管固定安装于管孔内。本专利技术中,所述MBF微动力滤池,将滤板上放置生物菌群,打开阀门,污水进入到中空板内,滤板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启动臭氧发生器,使得中空板内充入臭氧,为生物菌群提供自然通风复氧,去除COD、氨氮及总P;随着水箱内水位的上升,浮板向上移动,浮板带动垂直板进行移动,侧板挤压第二弹簧,垂直板带动齿条进行移动,齿轮带动旋钮调节轴进行转动,对臭氧发生器的功率进行调节,使得臭氧发生器吹入中空板内臭氧的量在变化,使得臭氧充分的与生物菌群接触,提高对污水处理的效果,当第一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水面到达该高度处时,此时控制器启动电磁阀,排出适量处理后的污水,直至第二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水面达到该高度处时,此时控制器关闭电磁阀,如此设置可使得浮板跟随水面的高度在竖向来回进行移动,进而可以使得臭氧发生器的功率持续发生变化;中空板内的气体进入到顶箱内,随着顶箱内气压的增高,因此推动密封板上移,密封板挤压第一弹簧,牵引板带动下方的滤板进行移动,当出气孔露出时,此时气体通过出气孔排出,然后由于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密封板回复原位,此时滤板回复原位,因此可以使得滤板在竖向来回进行移动,防止滤板发生堵塞,提高对污水过滤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能够去除污水中的COD、氨氮及总P,并且对污水过滤效果好,满足使用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MBF微动力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MBF微动力滤池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MBF微动力滤池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MBF微动力滤池的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MBF微动力滤池的水箱与后箱连接部分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中空板;3、滤板;4、连杆;5、牵引板;6、顶箱;7、密封板;8、抵板;9、第一弹簧;10、出气孔;11、臭氧发生器;12、出气管;13、垂直板;14、旋钮调节轴;15、齿轮;16、齿条;17、浮板;18、侧板;19、第二弹簧;20、排水管;21、电磁阀;22、第一液位传感器;23、第二液位传感器;24、后箱;25、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MBF微动力滤池,包括水箱1,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板2,中空板2内设置有多个滤板3,相邻的两个滤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杆4,最上方滤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板5,中空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箱6,顶箱6内滑动密封安装有密封板7,牵引板5的顶部与密封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顶箱6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抵板8,密封板7的底部与抵板8的顶部相接触,密封板7的顶部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顶端焊接于顶箱6的顶部内壁上,顶箱6的顶部开设有平衡孔,顶箱6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出气孔10,密封板7覆盖两个出气孔10,中空板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11,臭氧发生器11的出气口处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2,水箱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垂直孔,垂直孔内滑动安装有垂直板13,两个臭氧发生器1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旋钮调节轴14,旋钮调节轴1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轮15,垂直板1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齿条16,齿轮15与齿条16相啮合,水箱1内漂浮有两个浮板17,浮板17的顶部与垂直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垂直板1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MBF微动力滤池,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板(2),所述中空板(2)内设置有多个滤板(3),相邻的两个滤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杆(4),最上方滤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板(5),中空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箱(6),顶箱(6)内滑动密封安装有密封板(7),牵引板(5)的顶部与密封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顶箱(6)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抵板(8),密封板(7)的底部与抵板(8)的顶部相接触,密封板(7)的顶部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顶端焊接于顶箱(6)的顶部内壁上,顶箱(6)的顶部开设有平衡孔,顶箱(6)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出气孔(10),密封板(7)覆盖两个出气孔(10),中空板(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11),臭氧发生器(11)的出气口处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2),水箱(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垂直孔,垂直孔内滑动安装有垂直板(13),两个臭氧发生器(1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旋钮调节轴(14),旋钮调节轴(1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轮(15),垂直板(1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齿条(16),齿轮(15)与齿条(16)相啮合,水箱(1)内漂浮有两个浮板(17),浮板(17)的顶部与垂直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垂直板(1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8),侧板(18)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弹簧(19),第二弹簧(19)的顶端焊接于水箱(1)的顶部内壁上,水箱(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内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0),排水管(20)上设置有电磁阀(21),水箱(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液位孔,第一液位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液位传感器(22),水箱(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液位孔,第二液位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液位传感器(23),水箱(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箱(24),后箱(24)内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5)。/n...

【技术特征摘要】
1.MBF微动力滤池,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板(2),所述中空板(2)内设置有多个滤板(3),相邻的两个滤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杆(4),最上方滤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板(5),中空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箱(6),顶箱(6)内滑动密封安装有密封板(7),牵引板(5)的顶部与密封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顶箱(6)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抵板(8),密封板(7)的底部与抵板(8)的顶部相接触,密封板(7)的顶部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顶端焊接于顶箱(6)的顶部内壁上,顶箱(6)的顶部开设有平衡孔,顶箱(6)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出气孔(10),密封板(7)覆盖两个出气孔(10),中空板(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11),臭氧发生器(11)的出气口处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2),水箱(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垂直孔,垂直孔内滑动安装有垂直板(13),两个臭氧发生器(1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旋钮调节轴(14),旋钮调节轴(1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轮(15),垂直板(1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齿条(16),齿轮(15)与齿条(16)相啮合,水箱(1)内漂浮有两个浮板(17),浮板(17)的顶部与垂直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垂直板(1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8),侧板(18)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弹簧(19),第二弹簧(19)的顶端焊接于水箱(1)的顶部内壁上,水箱(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内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0),排水管(20)上设置有电磁阀(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志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智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