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污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722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雨污水过滤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圆台形的箱体、与箱体的顶部相配合的箱盖、与箱体的上端相连通的进水管以及与箱体的下端相连通的出水管,箱体的顶部的截面面积大于箱体的底部的截面面积,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漏斗状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位于第二过滤层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层的中部竖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过滤层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过滤层位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箱体连通的一端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过滤层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可以对过滤层的杂质进行清洗,确保过滤层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污水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污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雨水收集利用是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用水、涵养地下水、降低面源污染,减轻城市洪涝和排水系统压力,改善和修复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淡水资源的匮乏问题更为突出,随着人们节水意识的增强,对雨水的收集利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对收集后的雨水进行快速的过滤,对雨水过滤装置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城市雨水的过滤装置通常是安装于地下,对雨污水中的树叶、泥沙、棉絮物等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可用于浇花、冲厕所等。目前,市面上具有一款公开号为CN10855400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水极速过滤装置,包括壳体、过滤板和百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溢水槽,且溢水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旋转轴的外壁表面连接有毛刷,所述溢水槽的右端设置有密封板,所述旋转轴的右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正下方粘黏有干燥条,所述溢水槽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且支撑底座的顶端表面安装有弹簧柱,所述支撑底座的正下方设置有清水槽,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支撑底座与清水槽之间,且过滤网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正下方设置有集污槽,所述百叶安装于过滤板的内部,且百叶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壁表面固定有螺母,所述密封板的内壁表面设置有滚珠,且滚珠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密封脂。以上设备在工作中,通过旋转轴带动雨水运动,使雨水作用于过滤网及过滤板,过滤后的清水穿过过滤网及过滤板进入清水操,过滤板及过滤网外侧的污水进入集污槽进行收集,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过滤后的沙石等大颗粒杂质随污水进入集污槽,还有棉絮物等小颗粒杂质会附着于滤孔内,无法随污水进入集污槽,而由于滤孔上附着有杂质,会导致雨水过滤效率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污水过滤装置,旨在解决过滤板及过滤网附着的杂质难以除去,导致雨水过滤效率明显降低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雨污水过滤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圆台形的箱体、与所述箱体的顶部相配合的箱盖、与所述箱体的上端相连通的进水管以及与所述箱体的下端相连通的出水管,所述箱体的顶部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箱体的底部的截面面积,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漏斗状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一过滤层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层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周缘均贴合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第一过滤层的中部竖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过滤层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过滤层低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箱体连通的一端,所述第一过滤层与所述第二过滤层上均开设有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层的滤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层的滤孔的内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污水从进水管进入箱体,经过第一过滤层除去树叶、沙石等大颗粒杂质后,经过第二过滤层除去棉絮物等小颗粒杂质,然后从出水管流出箱体,由于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为漏斗状,杂质在雨污水的冲刷下会富集于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的中部位置,当需要清除杂质时,打开箱盖,提起第一连接杆,清洗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的杂质;将箱体设置为上宽下窄的圆台形,利用箱体的内径变化,使得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能卡接在箱体的内壁;将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设置为向上开口漏斗状,使得杂质可以富集于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的中间,从而使向上取出第一过滤层时,不会由于杂质分布不均发生倾斜而导致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将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设置为可以取出的过滤结构,便于彻底清理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上的杂质,使杂质不会堵住过滤孔,确保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过滤层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为可分离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理第一过滤层及第二过滤层的杂质时,打开箱盖,提拉第一连接杆,可以将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取出,清洗过滤层上的杂质,由于第一过滤层收集大颗粒杂质,需要清洗的频率高于第二过滤层,当仅需清洗第一过滤层的杂质时,断开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连接,提拉第一连接杆,取出第一过滤层,清洗杂质;通过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设置为可分离连接,既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杆同时取出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进行清洗,又可以单独取出第一过滤层进行清洗,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空心状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壁开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一一对应的呈L形的第一连接槽,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可使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端抵触于所述第一连接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连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时,将第一连接件插入第二连接件,此时第一连接块插入第一连接槽,然后转动第一连接杆,使第一连接块穿过L形的第一连接槽的竖直开口端进入第一连接槽的末端,当需要分开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时,转动第一连接杆,使第一连接块从第一连接槽的末端进入第一连接槽的竖直开口端,然后提拉第一连接杆,即可以分开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通过转动第一连接杆连接或者分开第二连接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末端开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时,提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块卡合在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块对第二连接槽施加向上的拉力,从而提拉第二连接杆,设置第二连接槽,使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连接更加紧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空心状的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穿过的第三连接槽,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可使所述第二连接块抵触于所述第四连接块的下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连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时,向下放入第一连接杆,使第二连接块穿过第三连接槽进入第三连接块,然后转动第一连接杆,使得第二连接块可以抵触第四连接块,当需要分开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时,转动第一连接杆,使第二连接块对准第三连接槽,然后向上提拉第一连接杆,使第二连接块穿过第三连接槽,即可以分开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通过转动第一连接杆连接或者分开第二连接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层中间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贴合于所述连接孔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过滤层的支撑件,当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过滤层分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第一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圆台形的箱体(1)、与所述箱体(1)的顶部相配合的箱盖(2)、与所述箱体(1)的上端相连通的进水管(3)以及与所述箱体(1)的下端相连通的出水管(4),所述箱体(1)的顶部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的截面面积,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漏斗状的第一过滤层(5)和第二过滤层(6),所述第一过滤层(5)和所述第二过滤层(6)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一过滤层(5)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层(6)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层(5)和所述第二过滤层(6)的周缘均贴合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所述第一过滤层(5)的中部竖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二过滤层(6)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7)连接的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一过滤层(5)低于所述进水管(3)与所述箱体(1)连通的一端,所述第一过滤层(5)与所述第二过滤层(6)上均开设有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层(6)的滤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层(5)的滤孔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圆台形的箱体(1)、与所述箱体(1)的顶部相配合的箱盖(2)、与所述箱体(1)的上端相连通的进水管(3)以及与所述箱体(1)的下端相连通的出水管(4),所述箱体(1)的顶部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的截面面积,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漏斗状的第一过滤层(5)和第二过滤层(6),所述第一过滤层(5)和所述第二过滤层(6)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一过滤层(5)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层(6)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层(5)和所述第二过滤层(6)的周缘均贴合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所述第一过滤层(5)的中部竖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二过滤层(6)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7)连接的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一过滤层(5)低于所述进水管(3)与所述箱体(1)连通的一端,所述第一过滤层(5)与所述第二过滤层(6)上均开设有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层(6)的滤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层(5)的滤孔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8)与所述第一连接杆(7)为可分离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9),所述第一连接件(9)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块(10),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上端设置有空心状的第二连接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9)可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11),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外壁开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0)一一对应的呈L形的第一连接槽(12),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杆(7)可使所述第一连接块(10)的顶端抵触于所述第一连接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12)的末端开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第一连接块(10)的第二连接槽(13),所述第二连接槽(13)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槽(12)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雨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