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遮雨装置及汽车,所述智能遮雨装置包括安装座、遮雨布结构、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器,安装座用于安装至汽车的车顶,安装座内形成有安装腔,安装座用于设置于邻近汽车车缘的安装侧面,安装侧面设有连通安装腔的开口,遮雨布结构位于安装腔内,遮雨布结构包括可伸展的遮雨布,遮雨布具有收纳于安装腔内的收纳位置,和自开口伸出用于遮挡汽车车门的伸展位置;驱动组件设于安装腔内,与遮雨布驱动连接,以使得遮雨布在收纳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切换;控制器设于安装座上,与驱动组件电连接。控制器可以通过钥匙或车内开关进行触发,闲置时收纳设计更加美观,智能控制遮雨和收纳,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遮雨装置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智能遮雨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在下雨的时候,我们打伞开车门进入车内的过程,不仅部分雨水会进入车内,乘员在收伞进入车内时,也会被淋湿。可通过在汽车上安装一种智能遮雨装置,该装置平时在汽车顶上和汽车侧面上,在车门打开的范围顶部形成一个挡雨棚,可为客户在打开车门进入车内时遮挡雨水,也可最大限度的防止雨水进入车内。但是,目前的遮雨装置占用的体积大,晴天收纳不便,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遮雨装置及汽车,旨在解决目前的遮雨装置占用的体积大,晴天收纳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遮雨装置,包括:安装座,用于安装至所述汽车的车顶,所述安装座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座用于设置于邻近汽车车缘的安装侧面,所述安装侧面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开口;遮雨布结构,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遮雨布结构包括可伸展的遮雨布,所述遮雨布具有收纳于所述安装腔内的收纳位置,和自所述开口伸出用于遮挡所述汽车车门的伸展位置;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遮雨布驱动连接,以使得所述遮雨布在所述收纳位置和所述伸展位置之间切换;以及,控制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可选地,所述遮雨布结构包括:固定杆,沿前后向延伸,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后端沿上下向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固定杆的前端,带动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前端沿前后摆动,以在所述收纳位置和所述伸展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遮雨布位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第一驱动杆之间。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杆前端的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具有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可选地,所述遮雨布结构还包括:活动座,自所述开口沿左右向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两个第二驱动杆,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沿前后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均沿上下向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活动座上,以带动另一端前后摆动;所述遮雨布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之间。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二电机具有沿左右向轴线延伸的第二驱动轴;丝杆,沿左右向延伸;丝杆螺母,套设于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且沿所述丝杆滑动,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活动座固定连接;以及,第一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设于所述丝杆的侧端;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驱动结构,所述转动驱动结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两个第一齿轮和两个第一齿条,两个所述第一齿轮沿上下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活动座上,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均位于所述开口处,且沿前后向相对设置;其中,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上。可选地,所述安装座的外表面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安装腔的排水口;所述智能遮雨装置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使所述遮雨布结构上的水分蒸发经所述排水口排出。可选地,所述智能遮雨装置还包括剪叉机构,所述剪叉机构的固定端用于固定安装至汽车的车顶,所述剪叉机构的活动端用于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智能遮雨装置还包括障碍物检测传感器,所述障碍物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遮雨布结构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所述障碍物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和/或,所述智能遮雨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端的雨量压力传感器,所述雨量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和/或,所述智能遮雨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行程开关组件,所述行程开关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以限制所述遮雨布的展开行程。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智能遮雨装置,所述智能遮雨装置包括:安装座,用于安装至所述汽车的车顶,所述安装座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座用于设置于邻近汽车车缘的安装侧面,所述安装侧面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开口;遮雨布结构,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遮雨布结构包括可伸展的遮雨布,所述遮雨布具有收纳于所述安装腔内的收纳位置,和自所述开口伸出用于遮挡所述汽车车门的伸展位置;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遮雨布驱动连接,以使得所述遮雨布在所述收纳位置和所述伸展位置之间切换;以及,控制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智能遮雨装置设置两个,用于分别对应汽车左右两侧的车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自然状态下,所述遮雨布收纳于所述安装腔内,当车内人员在雨天需要上下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工作,驱动所述遮雨布自所述开口展开,以使得所述遮雨布由所述收纳位置切换至所述伸展位置,起到遮挡雨水的作用,当上下车动作结束,所述控制器再次驱动所述驱动组件,使得所述遮雨布重新收纳回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器可以通过钥匙或车内开关进行触发,闲置时收纳设计更加美观,智能控制遮雨和收纳,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遮雨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智能遮雨装置处于收纳位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智能遮雨装置安装在轿车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智能遮雨装置安装在卡车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遮雨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智能遮雨装置处于收纳位置的示意图;图7为图5中智能遮雨装置安装在轿车的示意图;图8为图5中智能遮雨装置安装在卡车的示意图;图9为图5中安装座与剪叉机构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遮雨装置,用于汽车的智能遮雨,以所述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为前后向,以所述汽车的车身宽度方向为左右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遮雨装置包括:/n安装座,用于安装至所述汽车的车顶,所述安装座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座用于设置于邻近汽车车缘的安装侧面,所述安装侧面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开口;/n遮雨布结构,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遮雨布结构包括可伸展的遮雨布,所述遮雨布具有收纳于所述安装腔内的收纳位置,和自所述开口伸出用于遮挡所述汽车车门的伸展位置;/n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遮雨布驱动连接,以使得所述遮雨布在所述收纳位置和所述伸展位置之间切换;以及,/n控制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遮雨装置,用于汽车的智能遮雨,以所述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为前后向,以所述汽车的车身宽度方向为左右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遮雨装置包括:
安装座,用于安装至所述汽车的车顶,所述安装座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座用于设置于邻近汽车车缘的安装侧面,所述安装侧面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开口;
遮雨布结构,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遮雨布结构包括可伸展的遮雨布,所述遮雨布具有收纳于所述安装腔内的收纳位置,和自所述开口伸出用于遮挡所述汽车车门的伸展位置;
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遮雨布驱动连接,以使得所述遮雨布在所述收纳位置和所述伸展位置之间切换;以及,
控制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布结构包括:
固定杆,沿前后向延伸,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
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后端沿上下向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固定杆的前端,带动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前端沿前后摆动,以在所述收纳位置和所述伸展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遮雨布位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第一驱动杆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杆前端的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具有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布结构还包括:
活动座,自所述开口沿左右向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
两个第二驱动杆,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沿前后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均沿上下向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活动座上,以带动另一端前后摆动;
所述遮雨布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电机,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胜,熊禹,蒙俐康,朱春州,周君武,梁国全,蒋良春,唐毅,袁恒,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