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矩可调的跷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14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力矩可调的跷跷板,包括跷板、支撑杆,及设置在跷板两端的座椅,支撑杆设置在跷板中间位置的下端,跷板下方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转动杆,转动杆上连接有能够往复滑动以调节跷板两侧力矩的辅重块,将转动杆设置为丝杠,丝杠上连接有螺母,辅重块固设在螺母上,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垂直设置在支撑杆下端,支撑板两端的下方分别安装一个电子称重仪,跷板位于支撑杆两端的下端分别连接第一悬挂杆和第二悬挂杆,第一悬挂杆下端连接驱动装置,丝杠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悬挂杆转动连接,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调节两端的力矩达到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力矩可调的跷跷板
本技术涉及跷跷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力矩可调的跷跷板。
技术介绍
跷跷板,是儿童喜欢的一项娱乐项目,遍布于校园、城市小区及农村部分区域,现有的跷跷板,其结构的弊端在于:如果做在跷板两端的孩童体重相差较大,或者一方为家长,另一方为孩童的情况下,不易实现两端的力矩平衡,难以达到使两端均能相互翘起的娱乐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力矩可调的跷跷板,本技术所述的可自动调节力矩的跷跷板,跷跷板两端的下方增设有辅重块,通过调节辅重块的位置,以使跷板两端的力矩平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力矩可调的跷跷板,包括跷板、支撑杆,以及设置在跷板两端的座椅,支撑杆垂直设置在跷板中间位置的下端,所述跷板位于支撑杆两端的下方各自水平连接一个转动杆,转动杆上连接有能够往复滑动以调节跷板两侧力矩的辅重块,通过驱动辅重块在转动杆上移动以使跷板两端的力矩平衡。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垂直设置在支撑杆下端,所述支撑板两端的下方分别安装一个电子称重仪,所述跷板位于支撑杆两端的下端分别连接第一悬挂杆和第二悬挂杆,第一悬挂杆连接驱动装置,转动杆为丝杠,丝杠上连接有螺母,辅重块固设在螺母上,丝杠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悬挂杆转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辅重块运动,从而调节两端的力矩使其保持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的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跷板的长度可调,每侧座椅的数量为两个。进一步地,所述跷板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螺纹孔,下板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通过调节对应的螺纹孔和连接孔的位置以调节跷板的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跷跷板两端的下方增设有辅重块,通过调节辅重块的位置,以使跷板两端的力矩平衡。当将转动杆设置为丝杠时,使用该跷跷板之前,两方的人首先站在电子称重仪上测量双方的体重,然后传感器接收到电子称重仪的重量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转动,调整其中一方的配重块,使两端的力矩平衡。从而能够解决:两方体重差别大,不易实现两端的力矩平衡,难以达到使两端均能相互翘起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一(跷板两端每排座椅数量为一个)。图2是本技术的示意图二(跷板两端每排座椅数量为两个)。附图说明:1、跷板,2、座椅,3、辅重块,4、转动杆,5、驱动装置,6、电子称重仪,7、支撑板,8、支撑杆,9、第一悬挂杆,10、第二悬挂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力矩可调的跷跷板,包括跷板1、支撑杆8,以及设置在跷板1两端的座椅2,支撑杆8垂直设置在跷板1中间位置的下端,所述跷板1位于支撑杆8两端的下方各自水平连接一个转动杆4,转动杆4上连接有能够往复滑动以调节跷板1两侧力矩的辅重块3,通过驱动辅重块3在转动杆4上移动以使跷板1两端的力矩平衡。如果转动杆4为普通的滑动杆,当两端的人坐上座椅4之后,仅需手动调节辅重块3,使得跷板1两端的力矩接近平衡。作为改进,将转动杆4设置为丝杠,丝杠上连接有螺母,辅重块3固设在螺母上,该跷跷板还包括支撑板7,支撑板7垂直设置在支撑杆8下端,支撑板7两端的下方分别安装一个电子称重仪6,跷板1位于支撑杆8两端的下端分别连接第一悬挂杆9和第二悬挂杆10,第一悬挂杆9下端连接驱动装置5,丝杠的一端与驱动装置5的驱动轴连接,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悬挂杆10转动连接,驱动装置5为伺服电机,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动,带动转动杆4转动。从而调节两端的力矩达到平衡。跷板1的长度可调,所述跷板1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螺纹孔,下板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通过调节对应的螺纹孔和连接孔的位置以调节跷板的长度。每侧座椅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支撑杆8下端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杆8转动,从而能够使跷跷板1转动,增加娱乐的效果。支撑杆8的高度可调,支撑杆8包括内杆和外杆,内杆沿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外杆上对应开设有相同数量的连接孔,通过调节对应的螺纹孔和连接孔的位置以调节支撑杆8的高度。工作原理为:如果转动杆4为普通的滑动杆,当两端的人坐上座椅4之后,仅需手动调节辅重块3,使得跷板1两端的力矩接近平衡。如果转动杆4为丝杠,使用该跷跷板之前,两方的人首先站在电子称重仪6上测量双方的体重,然后传感器接收到电子称重仪6的重量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4转动,调整其中一方的配重块,使两端的力矩一致。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力矩可调的跷跷板,包括跷板(1)、支撑杆(8),以及设置在跷板(1)两端的座椅(2),支撑杆(8)垂直设置在跷板(1)中间位置的下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跷板(1)位于支撑杆(8)两端的下方各自水平连接一个转动杆(4),转动杆(4)上连接有能够往复滑动以调节跷板(1)两侧力矩的辅重块(3),通过驱动辅重块(3)在转动杆(4)上移动以使跷板(1)两端的力矩平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矩可调的跷跷板,包括跷板(1)、支撑杆(8),以及设置在跷板(1)两端的座椅(2),支撑杆(8)垂直设置在跷板(1)中间位置的下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跷板(1)位于支撑杆(8)两端的下方各自水平连接一个转动杆(4),转动杆(4)上连接有能够往复滑动以调节跷板(1)两侧力矩的辅重块(3),通过驱动辅重块(3)在转动杆(4)上移动以使跷板(1)两端的力矩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力矩可调的跷跷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7),支撑板(7)垂直设置在支撑杆(8)下端,所述支撑板(7)两端的下方分别安装一个电子称重仪(6),所述跷板(1)位于支撑杆(8)两端的下端分别连接第一悬挂杆(9)和第二悬挂杆(10),第一悬挂杆(9)下端连接驱动装置(5),转动杆(4)为丝杠,丝杠上连接有螺母,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杰刘艳李光廷李阁焦锐丽陈丽璞胡碧璠吴南达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