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伟专利>正文

一种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11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包括踏板、挂钩、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挂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的底端与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的顶端固定连接,踏板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并且两个限位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踏板顶部的两侧与限位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登高板技术领域。该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脚掌放置在凹槽内,根据脚掌大小调整调整带的松紧位置,并且通过固定带对脚部进行限位,能够有效防止脚底打滑,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危险性,两个限位板上开设的限位槽能够减小换脚时踏板的晃动幅度,使踏板更稳定,提高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
本技术涉及登高板
,具体为一种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
技术介绍
升降板又称登高板或踏板,用来攀登电杆,升降板由脚板、绳索、铁钩组成,脚板由坚硬的木板制成,绳索为16mm多股白棕绳或尼龙绳,绳两端系结在踏板两头的扎结槽内,绳顶端系结铁挂钩,绳的长度应与使用者的身材相适应,一般在一人一手长左右,踏板和绳均应能承受300公斤的重量,结构特征是木踏板在两侧相应位置切去与固定板相同厚度一块,用固定板将绳索卡住并用木螺钉紧固在木踏板两端的两侧面,彻底解决了绳索与木踏板上滑动、滑脱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可靠的特点。现有的登高板防滑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脚底打滑的现象,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安全性,且现有的登高板在换脚时容易产生晃动,导致登高板固定不稳,工作人员容易踏空,降低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解决了防滑效果较差,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安全性,登高板固定不稳,可靠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包括踏板、挂钩、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所述挂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底端与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踏板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并且两个限位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踏板顶部的两侧与限位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且位于凹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其位于凹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底部与第二固定带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松紧扣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顶部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调整带,两个所述限位板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优选的,所述调整带远离安装块的一端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固定块的背面,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开设有与调整带相适配的通槽,所述调整带位于固定块后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螺纹端贯穿调整带和固定块并延伸至固定块的另一侧,所述调整带的侧面开设有与固定螺栓相适配的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绳与第二固定绳的底端均通过安装绳与踏板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并且第一固定绳与第二固定绳表面相背离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防护带。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表面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防护带相适配的限位绳,所述限位绳的两端通过第二松紧扣活动连接,并且防护带的底部与踏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通过挂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底端与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踏板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并且两个限位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踏板顶部的两侧与限位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且位于凹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其位于凹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底部与第二固定带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松紧扣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顶部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调整带,两个所述限位板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调整带的侧面开设有与固定螺栓相适配的通孔,工作人员将脚掌放置在凹槽内,根据脚掌大小调整调整带的松紧位置,并且通过固定带对脚部进行限位,能够有效防止脚底打滑,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危险性。(2)、该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通过踏板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活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活动板的正面与固定板的背面之间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支撑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限位板上开设的限位槽能够减小换脚时踏板的晃动幅度,使踏板更稳定,提高了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板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踏板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块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踏板、2挂钩、3第一固定绳、4第二固定绳、5连接绳、6限位板、7限位槽、8凹槽、9第一固定带、10第二固定带、11第一松紧扣、12安装块、13调整带、14固定块、15通槽、16固定螺栓、17通孔、18挡块、19防护带、20限位绳、21第二松紧扣、22连接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包括踏板1、挂钩2、第一固定绳3和第二固定绳4,第一固定绳3和第二固定绳4表面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防护带19相适配的限位绳20,限位绳20的两端通过第二松紧扣21活动连接,并且防护带19的底部与踏板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带22,第一固定绳3与第二固定绳4的底端均通过安装绳与踏板1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并且第一固定绳3与第二固定绳4表面相背离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防护带19,挂钩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5,连接绳5的底端与第一固定绳3和第二固定绳4的顶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踏板1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并且两个限位板6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7,踏板1顶部的两侧与限位板6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8,工作人员将脚掌放置在凹槽8内,根据脚掌大小调整调整带13的松紧位置,并且通过固定带9对脚部进行限位,能够有效防止脚底打滑,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危险性,限位板6的顶部且位于凹槽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9,限位板6的顶部其位于凹槽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10,第一固定带9的底部与第二固定带10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松紧扣11活动连接,两个限位板6顶部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2,安装块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调整带13,调整带13远离安装块12的一端贯穿固定块14并延伸至固定块14的背面,固定块14的正面开设有与调整带13相适配的通槽15,调整带13位于固定块14后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18,挡块18能够防止调整带13脱离固定块14,两个限位板6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6,固定螺栓16的螺纹端贯穿调整带13和固定块14并延伸至固定块14的另一侧,调整带13的侧面开设有与固定螺栓16相适配的通孔17,调整带13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7。使用时,将第一固定绳3和第二固定绳4绕在电线杆上,并通过挂钩2固定,然后通过第一松紧扣11调整好第一固定带9与第二固定带10的松紧度,将固定螺栓16从固定块14内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包括踏板(1)、挂钩(2)、第一固定绳(3)和第二固定绳(4),所述挂钩(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5),所述连接绳(5)的底端与第一固定绳(3)和第二固定绳(4)的顶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并且两个限位板(6)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踏板(1)顶部的两侧与限位板(6)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8),所述限位板(6)的顶部且位于凹槽(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9),所述限位板(6)的顶部其位于凹槽(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10),所述第一固定带(9)的底部与第二固定带(10)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松紧扣(11)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6)顶部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包括踏板(1)、挂钩(2)、第一固定绳(3)和第二固定绳(4),所述挂钩(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5),所述连接绳(5)的底端与第一固定绳(3)和第二固定绳(4)的顶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并且两个限位板(6)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踏板(1)顶部的两侧与限位板(6)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8),所述限位板(6)的顶部且位于凹槽(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9),所述限位板(6)的顶部其位于凹槽(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10),所述第一固定带(9)的底部与第二固定带(10)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松紧扣(11)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6)顶部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调整带(13),两个所述限位板(6)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效果好的登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带(13)远离安装块(12)的一端贯穿固定块(14)并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