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母粒配色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07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色母粒配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色母粒配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1)染料和载体预处理:选择染料的颜色以及载体的种类。2)配颜料:对照所选色彩配制所需颜料,所述颜料组分,包括:活性红10‑44%、活性蓝11‑47%、活性黑20‑46%、活性黄23‑49%。该色母粒配色的工艺,在熔融过程中,通过采用双螺旋熔融加工,提高了加热效果,双重加热的方式,保证了加热熔融的充分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颜料和分散剂间相互碰撞、摩擦,使得团块破碎,颜料和分散剂温度升高,同时进行交叉混合,混合室内的折流板搅乱了颜料和分散剂流态,使颜料和分散剂形成无规则运动,并在折流板附近形成旋涡、加速了混合作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母粒配色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色母粒配色
,具体为一种色母粒配色的工艺。
技术介绍
色母粒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树脂和染料、纤维的着色新产品,它是把颜料超常量均匀的载附于树脂中而制得的聚合物的复合物。色母粒主要组成为着色剂、载体、分散剂三部分。据相关资料获悉,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对色母粒的年均需求增长率约7%-9%,可我国对色母粒的年均需求增长率为20%左右。预计中国将成为色母粒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市场。特别是彩色和添加母粒,我国要依赖进口。我国已成了亚洲地区色母粒市场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耗国。有关专家认为,未来色母粒将朝着多功能化、高颜色含量和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但是现有的色母粒配色的工艺存在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色母粒配色的工艺,解决了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色母粒配色的工艺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色母粒配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1)染料和载体预处理:选择染料的颜色以及载体的种类。2)配颜料:对照所选色彩配制所需颜料,所述颜料组分,包括:活性红10-44%、活性蓝11-47%、活性黑20-46%、活性黄23-49%。3)混炼、破碎:混炼机运转时,旋转的搅拌桨表面与颜料和分散剂产生的摩擦力使颜料和分散剂沿桨面切向运动,同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颜料和分散剂被抛向混合室内壁,并沿壁面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由于重力作用又落回到搅拌桨中心,然后又被抛起,这种切向运动和上升运动的结合,使颜料和分散剂处于连续的螺旋状上下运动状态,由于桨叶转速很高,通常为600r/min或1000r/min,快速运动的颜料和分散剂间相互碰撞、摩擦,使得团块破碎,颜料和分散剂温度升高,同时进行交叉混合,混合室内的折流板搅乱了颜料和分散剂流态,使颜料和分散剂形成无规则运动,并在折流板附近形成旋涡、加速了混合作用。4)熔融加工:在熔融过程中,树脂团在机筒、螺杆的共同作用下、一面沿螺槽向前滚动,一面熔融,当充满度较大时,树脂团不再是一个个两相料团。5)冷却、切粒:树脂和染料自料斗进入螺杆后,在旋转着的螺杆作用下,通过料筒内壁和螺杆表面的摩擦作用向前输送,在螺杆加料段,松散的固体粒料(或料末)充满螺槽,随着物料的不断输送,物料开始被压实,当物料进入压缩段后,由于螺杆螺槽深度逐渐变浅以及机头的阻力,使树脂和染料逐渐形成高压,并进一步被压实,与此同时,在料筒外加热以及螺杆与料筒内表面对物料的强烈搅拌、混合和剪切摩擦所产生的内摩擦剪切热的作用下,树脂和染料温度不断升高,与料筒相接触的某一点,树脂和染料温度到达熔点,开始熔融,随着物料的输送,继续加热,熔融的物料量逐渐增多,而未熔融物料录相应减少,大约在压缩段的结束处,全部物料都转变为黏流态,但这时各点温度尚未均匀,经过均化段的均化作用就比较均匀了,后螺杆将熔融物料定量、定压、定温地挤入到机头,机头中口模是个成型部件,物料通过它而获得一定截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再经过冷却定型和其它工序,就可得到固体色母粒。优选的,所述颜料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活性红11-43%、活性蓝13-46%、活性黑21-45%、活性黄24-48%。优选的,所述颜料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活性红11-44%、活性蓝12-47%、活性黑22-46%、活性黄23-47%。优选的,所述颜料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活性红11-44%、活性蓝12-47%、活性黑20-45%、活性黄24-49%。优选的,所述颜料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活性红11-44%、活性蓝12-47%、活性黑20-45%、活性黄25-49%。优选的,所述颜料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活性红12-43%、活性蓝12-46%、活性黑21-46%、活性黄23-35%。优选的,所述颜料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活性红12-43%、活性蓝11-45%、活性黑20-36%、活性黄23-39%。优选的,所述颜料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活性红13-44%、活性蓝11-43%、活性黑20-36%、活性黄26-49%。(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色母粒配色的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色母粒配色的工艺,在熔融过程中,树脂团在机筒、螺杆的共同作用下、一面沿螺槽向前滚动,一面熔融,当充满度较大时,树脂团不再是一个个两相料团,通过采用双螺旋熔融加工,从而提高了加热效果,双重加热的方式,保证了加热熔融的充分性,进而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效提升了加热效果。2、该色母粒配色的工艺,通过快速使颜料和分散剂间相互碰撞、摩擦,使得团块破碎,颜料和分散剂温度升高,同时进行交叉混合,混合室内的折流板搅乱了颜料和分散剂流态,使颜料和分散剂形成无规则运动,并在折流板附近形成旋涡、加速了混合作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色母粒配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1)染料和载体预处理:选择染料的颜色以及载体的种类。2)配颜料:对照所选色彩配制所需颜料,所述颜料组分,包括:活性红22%、活性蓝23%、活性黑25%、活性黄30%。3)混炼、破碎:混炼机运转时,旋转的搅拌桨表面与颜料和分散剂产生的摩擦力使颜料和分散剂沿桨面切向运动,同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颜料和分散剂被抛向混合室内壁,并沿壁面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由于重力作用又落回到搅拌桨中心,然后又被抛起,这种切向运动和上升运动的结合,使颜料和分散剂处于连续的螺旋状上下运动状态,由于桨叶转速很高,通常为600r/min或1000r/min,快速运动的颜料和分散剂间相互碰撞、摩擦,使得团块破碎,颜料和分散剂温度升高,同时进行交叉混合,混合室内的折流板搅乱了颜料和分散剂流态,使颜料和分散剂形成无规则运动,并在折流板附近形成旋涡、加速了混合作用。4)熔融加工:在熔融过程中,树脂团在机筒、螺杆的共同作用下、一面沿螺槽向前滚动,一面熔融,当充满度较大时,树脂团不再是一个个两相料团。5)冷却、切粒:树脂和染料自料斗进入螺杆后,在旋转着的螺杆作用下,通过料筒内壁和螺杆表面的摩擦作用向前输送,在螺杆加料段,松散的固体粒料(或料末)充满螺槽,随着物料的不断输送,物料开始被压实,当物料进入压缩段后,由于螺杆螺槽深度逐渐变浅以及机头的阻力,使树脂和染料逐渐形成高压,并进一步被压实,与此同时,在料筒外加热以及螺杆与料筒内表面对物料的强烈搅拌、混合和剪切摩擦所产生的内摩擦剪切热的作用下,树脂和染料温度不断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母粒配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n1)染料和载体预处理:选择染料的颜色以及载体的种类。/n2)配颜料:对照所选色彩配制所需颜料,所述颜料组分,包括:活性红10-44%、活性蓝11-47%、活性黑20-46%、活性黄23-49%。/n3)混炼、破碎:混炼机运转时,旋转的搅拌桨表面与颜料和分散剂产生的摩擦力使颜料和分散剂沿桨面切向运动,同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颜料和分散剂被抛向混合室内壁,并沿壁面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由于重力作用又落回到搅拌桨中心,然后又被抛起,这种切向运动和上升运动的结合,使颜料和分散剂处于连续的螺旋状上下运动状态,由于桨叶转速很高,通常为600r/min或1000r/min,快速运动的颜料和分散剂间相互碰撞、摩擦,使得团块破碎,颜料和分散剂温度升高,同时进行交叉混合,混合室内的折流板搅乱了颜料和分散剂流态,使颜料和分散剂形成无规则运动,并在折流板附近形成旋涡、加速了混合作用。/n4)熔融加工:在熔融过程中,树脂团在机筒、螺杆的共同作用下、一面沿螺槽向前滚动,一面熔融,当充满度较大时,树脂团不再是一个个两相料团。/n5)冷却、切粒:树脂和染料自料斗进入螺杆后,在旋转着的螺杆作用下,通过料筒内壁和螺杆表面的摩擦作用向前输送,在螺杆加料段,松散的固体粒料(或料末)充满螺槽,随着物料的不断输送,物料开始被压实,当物料进入压缩段后,由于螺杆螺槽深度逐渐变浅以及机头的阻力,使树脂和染料逐渐形成高压,并进一步被压实,与此同时,在料筒外加热以及螺杆与料筒内表面对物料的强烈搅拌、混合和剪切摩擦所产生的内摩擦剪切热的作用下,树脂和染料温度不断升高,与料筒相接触的某一点,树脂和染料温度到达熔点,开始熔融,随着物料的输送,继续加热,熔融的物料量逐渐增多,而未熔融物料录相应减少,大约在压缩段的结束处,全部物料都转变为黏流态,但这时各点温度尚未均匀,经过均化段的均化作用就比较均匀了,后螺杆将熔融物料定量、定压、定温地挤入到机头,机头中口模是个成型部件,物料通过它而获得一定截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再经过冷却定型和其它工序,就可得到固体色母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母粒配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1)染料和载体预处理:选择染料的颜色以及载体的种类。
2)配颜料:对照所选色彩配制所需颜料,所述颜料组分,包括:活性红10-44%、活性蓝11-47%、活性黑20-46%、活性黄23-49%。
3)混炼、破碎:混炼机运转时,旋转的搅拌桨表面与颜料和分散剂产生的摩擦力使颜料和分散剂沿桨面切向运动,同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颜料和分散剂被抛向混合室内壁,并沿壁面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由于重力作用又落回到搅拌桨中心,然后又被抛起,这种切向运动和上升运动的结合,使颜料和分散剂处于连续的螺旋状上下运动状态,由于桨叶转速很高,通常为600r/min或1000r/min,快速运动的颜料和分散剂间相互碰撞、摩擦,使得团块破碎,颜料和分散剂温度升高,同时进行交叉混合,混合室内的折流板搅乱了颜料和分散剂流态,使颜料和分散剂形成无规则运动,并在折流板附近形成旋涡、加速了混合作用。
4)熔融加工:在熔融过程中,树脂团在机筒、螺杆的共同作用下、一面沿螺槽向前滚动,一面熔融,当充满度较大时,树脂团不再是一个个两相料团。
5)冷却、切粒:树脂和染料自料斗进入螺杆后,在旋转着的螺杆作用下,通过料筒内壁和螺杆表面的摩擦作用向前输送,在螺杆加料段,松散的固体粒料(或料末)充满螺槽,随着物料的不断输送,物料开始被压实,当物料进入压缩段后,由于螺杆螺槽深度逐渐变浅以及机头的阻力,使树脂和染料逐渐形成高压,并进一步被压实,与此同时,在料筒外加热以及螺杆与料筒内表面对物料的强烈搅拌、混合和剪切摩擦所产生的内摩擦剪切热的作用下,树脂和染料温度不断升高,与料筒相接触的某一点,树脂和染料温度到达熔点,开始熔融,随着物料的输送,继续加热,熔融的物料量逐渐增多,而未熔融物料录相应减少,大约在压缩段的结束处,全部物料都转变为黏流态,但这时各点温度尚未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晓阳庞克珍王恩山孙廷政信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龙拓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