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小巧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706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由底框、连接框、翻搅装置、电动转盘、转动框、搅动桨、密封盖和吹散装置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搅拌方式通常直接将混凝土浆与纤维掺和直接搅拌,但是由于纤维轻而细,将一堆纤维同时间放入到混凝土浆中,往往难以在后期的搅拌过程中混合均匀,常常存在纤维附着在混凝土浆表层、浅层,而未混入到内层的情况,从而导致混凝土各部分的强度不同,影响了后期的工程质量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作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如今,在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通常加入废弃的破碎状态的纤维,混入混凝土浆的纤维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传统的搅拌方式通常直接将混凝土浆与纤维掺和直接搅拌,但是由于纤维轻而细,将一堆纤维同时间放入到混凝土浆中,往往难以在后期的搅拌过程中混合均匀,常常存在纤维附着在混凝土浆表层、浅层,而未混入到内层的情况,从而导致混凝土各部分的强度不同,影响了后期的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可以解决传统的搅拌方式通常直接将混凝土浆与纤维掺和直接搅拌,但是由于纤维轻而细,将一堆纤维同时间放入到混凝土浆中,往往难以在后期的搅拌过程中混合均匀,常常存在纤维附着在混凝土浆表层、浅层,而未混入到内层的情况,从而导致混凝土各部分的强度不同,影响了后期的工程质量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混合搅拌设备,该混合搅拌设备包括底框、连接框、翻搅装置、电动转盘、转动框、搅动桨、密封盖和吹散装置,采用上述混合搅拌设备对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如下:S1、准备工作:将粉碎纤维物放入到储存框,将混凝土浆放入到搅拌框内;S2、搅动处理:通过转动的转动框带动搅动桨对混凝土浆进行搅动,同时通过搅动机构对混凝土浆进行搅动处理;S3、混合搅入:搅动时,通过翻出机构将位于内环板中部的混凝土浆向两侧翻动,在联动挤压的作用下,开关机构反向打开,通过气泵的风吹将储存框上的粉碎纤维物吹入到混凝土浆内,从而对二者进行混合搅拌,重复操作使得位于内环板中部的混凝土浆不停的被翻动,同时配合间歇喷入的粉碎纤维物,将二者混合性均匀搅拌,形成混合浆料;S4、收集:打开密封盖,将混合浆料取出,对下一批混凝土浆进行处理。所述的底框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框,连接框的上端安装有翻搅装置,底框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电动转盘,电动转盘上设有转动框,转动框的底端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搅动桨,底框的上端设有密封盖,密封盖的中部安装有吹散装置。所述的翻搅装置包括内环板、推动气缸、升降板、翻出机构、搅动机构、传送带、齿条、齿轮、电机和调节机构,内环板安装在连接框的上端,连接框的上端的底端安装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顶出端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翻出机构,内环板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搅动机构,搅动机构的下端通过传送带连接,传送带的外壁上安装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安装在底框上,内环板的中部安装有调节机构,内环板与转动框形成搅拌框。具体工作时,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在齿轮、齿条的啮合配合下带动传送带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同步转动的搅动盘带动混凝土浆进行搅动,同时,通过电动转盘带动转动框、搅动桨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混凝土浆进行搅动,搅动过程中,通过推动气缸带动升降板、翻出机构上升,当升降板贴合在内环板下端面时,在调节机构的推动下翻出机构反向移动,从而将混凝土浆的中部向两侧分开,粉碎纤维物随后下落与混凝土浆的混合。所述的吹散装置包括吹散框、格栅板、两个开关机构、储存框、嵌入盖、气泵和喷头,吹散框安装在密封盖的中部,吹散框的下端安装有格栅板,吹散框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开关机构,吹散框的上端安装有储存框,储存框的上端嵌入有嵌入盖,嵌入盖上安装有气泵,气泵与喷头连通,喷头安装在嵌入盖上。其中,所述的翻出机构包括连接杆、U型架、挤压辊、凸出块、内置弹簧,连接杆安装在升降板上,连接杆的上端与U型架为铰链连接,U型架与内环板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U型架上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凸出块之间连有内置弹簧,U型架的上端安装有挤压辊。其中,所述的凸出块上开设有锁定槽,锁定槽上通过推出弹簧与推出块连接,推出弹簧的外部套设有保护罩,凸出块的上下两端设有倒角结构。其中,所述的搅动机构包括转动轴、搅动盘、工字轮,转动轴的中部与内环板之间为轴承连接,转动轴的上端均匀安装有搅动盘,转动轴的下端安装有工字轮,工字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其中,所述的搅动盘的中部厚度大于边缘厚度。其中,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中间杆、固定气缸、连接架、伸缩罩、锁定柱,中间杆安装在内环板的中部,中间杆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气缸,固定气缸的顶出端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与中间杆连有伸缩罩,固定气缸位于伸缩罩内部,连接架上通过轴承与锁定柱连接。其中,所述的开关机构包括挤压板、开关板、工作弹簧,挤压板与吹散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挤压板与吹散框之间连有工作弹簧,挤压板的上端安装有开关板,挤压板的内壁侧上设有光滑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针对搅拌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多点搅拌的方式来提高搅拌的频率,另一方面对混凝土浆进行间歇式翻开,使得粉碎纤维落入翻开层内,在随后的搅动下,加快了二者的混合效率,且多点式搅拌的方式使得混凝土浆不停被搅动,使得被翻开的混凝土浆部分不属于同一处,避免了纤维过度集中在一处的情况,提高了混合均匀度,保证了混凝土各个位置强度的均匀性;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翻搅装置对混凝土浆的中间部分间歇式的翻动,在联动挤压的作用下配合吹散装置将纤维吹入到翻动层内,随着环形布置的搅动桨以及搅动机构联动式搅动,使得混凝土浆与纤维不停的被搅动,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翻出机构、调节机构、吹散装置之间通过联动化的操作使得混凝土浆被翻开的同时纤维随后下落,避免了混凝土浆未翻动时而纤维却落下的情况,联动化的结构设计理念保证了操作连贯性,提高了搅动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连接框、内环板、翻出机构、调节机构、转动框与搅动桨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吹散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X向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Y向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混合搅拌设备,该混合搅拌设备包括底框1、连接框2、翻搅装置3、电动转盘4、转动框5、搅动桨6、密封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混合搅拌设备,该混合搅拌设备包括底框(1)、连接框(2)、翻搅装置(3)、电动转盘(4)、转动框(5)、搅动桨(6)、密封盖(7)和吹散装置(8),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混合搅拌设备对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如下:/nS1、准备工作:将粉碎纤维物放入到储存框(84),将混凝土浆放入到搅拌框内;/nS2、搅动处理:通过转动的转动框(5)带动搅动桨(6)对混凝土浆进行搅动,同时通过搅动机构(35)对混凝土浆进行搅动处理;/nS3、混合搅入:搅动时,通过翻出机构(34)将位于内环板(31)中部的混凝土浆向两侧翻动,在联动挤压的作用下,开关机构(83)反向打开,通过气泵(86)的风吹将储存框(84)上的粉碎纤维物吹入到混凝土浆内,从而对二者进行混合搅拌,重复操作使得位于内环板(31)中部的混凝土浆不停的被翻动,同时配合间歇喷入的粉碎纤维物,将二者混合性均匀搅拌,形成混合浆料;/nS4、收集:打开密封盖(7),将混合浆料取出,对下一批混凝土浆进行处理;/n所述的底框(1)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框(2),连接框(2)的上端安装有翻搅装置(3),底框(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电动转盘(4),电动转盘(4)上设有转动框(5),转动框(5)的底端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搅动桨(6),底框(1)的上端设有密封盖(7),密封盖(7)的中部安装有吹散装置(8);/n所述的翻搅装置(3)包括内环板(31)、推动气缸(32)、升降板(33)、翻出机构(34)、搅动机构(35)、传送带(36)、齿条(37)、齿轮(38)、电机(39)和调节机构(40),内环板(31)安装在连接框(2)的上端,连接框(2)的上端的底端安装有推动气缸(32),推动气缸(32)的顶出端安装有升降板(33),升降板(33)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翻出机构(34),内环板(31)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搅动机构(35),搅动机构(35)的下端通过传送带(36)连接,传送带(36)的外壁上安装有齿条(37),齿条(37)与齿轮(38)相啮合,齿轮(38)安装在电机(39)的输出轴上,电机(39)安装在底框(1)上,内环板(31)的中部安装有调节机构(40),内环板(31)与转动框(5)形成搅拌框;/n所述的吹散装置(8)包括吹散框(81)、格栅板(82)、两个开关机构(83)、储存框(84)、嵌入盖(85)、气泵(86)和喷头(87),吹散框(81)安装在密封盖(7)的中部,吹散框(81)的下端安装有格栅板(82),吹散框(81)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开关机构(83),吹散框(81)的上端安装有储存框(84),储存框(84)的上端嵌入有嵌入盖(85),嵌入盖(85)上安装有气泵(86),气泵(86)与喷头(87)连通,喷头(87)安装在嵌入盖(8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混合搅拌设备,该混合搅拌设备包括底框(1)、连接框(2)、翻搅装置(3)、电动转盘(4)、转动框(5)、搅动桨(6)、密封盖(7)和吹散装置(8),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混合搅拌设备对利用废弃纤维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如下:
S1、准备工作:将粉碎纤维物放入到储存框(84),将混凝土浆放入到搅拌框内;
S2、搅动处理:通过转动的转动框(5)带动搅动桨(6)对混凝土浆进行搅动,同时通过搅动机构(35)对混凝土浆进行搅动处理;
S3、混合搅入:搅动时,通过翻出机构(34)将位于内环板(31)中部的混凝土浆向两侧翻动,在联动挤压的作用下,开关机构(83)反向打开,通过气泵(86)的风吹将储存框(84)上的粉碎纤维物吹入到混凝土浆内,从而对二者进行混合搅拌,重复操作使得位于内环板(31)中部的混凝土浆不停的被翻动,同时配合间歇喷入的粉碎纤维物,将二者混合性均匀搅拌,形成混合浆料;
S4、收集:打开密封盖(7),将混合浆料取出,对下一批混凝土浆进行处理;
所述的底框(1)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框(2),连接框(2)的上端安装有翻搅装置(3),底框(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电动转盘(4),电动转盘(4)上设有转动框(5),转动框(5)的底端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搅动桨(6),底框(1)的上端设有密封盖(7),密封盖(7)的中部安装有吹散装置(8);
所述的翻搅装置(3)包括内环板(31)、推动气缸(32)、升降板(33)、翻出机构(34)、搅动机构(35)、传送带(36)、齿条(37)、齿轮(38)、电机(39)和调节机构(40),内环板(31)安装在连接框(2)的上端,连接框(2)的上端的底端安装有推动气缸(32),推动气缸(32)的顶出端安装有升降板(33),升降板(33)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翻出机构(34),内环板(31)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搅动机构(35),搅动机构(35)的下端通过传送带(36)连接,传送带(36)的外壁上安装有齿条(37),齿条(37)与齿轮(38)相啮合,齿轮(38)安装在电机(39)的输出轴上,电机(39)安装在底框(1)上,内环板(31)的中部安装有调节机构(40),内环板(31)与转动框(5)形成搅拌框;
所述的吹散装置(8)包括吹散框(81)、格栅板(82)、两个开关机构(83)、储存框(84)、嵌入盖(85)、气泵(86)和喷头(87),吹散框(81)安装在密封盖(7)的中部,吹散框(81)的下端安装有格栅板(82),吹散框(81)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开关机构(83),吹散框(81)的上端安装有储存框(84),储存框(8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巧
申请(专利权)人:丁小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