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伟良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706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对水泥块进行脱模,且可以对模具和水泥块进行分开整理的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一种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包括有:底板,底板用于安装整个装置;工作台,工作台设置在底板上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设置在底板上部靠近工作台的一侧;间歇转动机构,间歇转动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与伺服电机之间;脱模机构,脱模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部;出料机构,出料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可以自动对六角水泥块进行脱模,且可以对六角模具和六角水泥块进行分开整理的效果;通过压块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快速对水泥块进行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水泥的主原料为石灰或硅酸钙,硬化后能够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厂家在对水泥使用的加工过程中,一般通过将调好的水泥倒入六角模具中,然后等待六角模具中的水泥进行晾干,当模具中的水泥晾干后,厂家需要对六角水泥块进行脱模,工作人员一般对模具中的水泥块进行轻微敲打,使得水泥块出现松动,然后再将模具中的水泥块取出,人工手动取出模具中的水泥块的方式使得水泥块脱模速度较慢,且需要对模具和水泥块进行分开整理,造成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以自动对水泥块进行脱模,且可以对模具和水泥块进行分开整理的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手动对水泥块进行脱模,使得脱模速度较慢,且脱模完成后,且需要对水泥块与模具进行分开整理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对水泥块进行脱模,且可以对模具和水泥块进行分开整理的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一种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包括有:底板,底板用于安装整个装置;工作台,工作台设置在底板上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设置在底板上部靠近工作台的一侧;间歇转动机构,间歇转动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与伺服电机之间;脱模机构,脱模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部;出料机构,出料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部。进一步说明,间歇转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设置在工作台下部;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设置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曲柄,曲柄设置在第一转轴上;异型转杆,异型转杆转动式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内;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异型转杆下部;转柄,转柄滑动式设置在限位块内,转柄与异型转杆滑动式配合,曲柄与转柄转动式连接。进一步说明,脱模机构包括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设置在底板上部靠近工作台的一侧;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二轴承座内;锥齿轮组,锥齿轮组设置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设置在工作台侧部;第三转轴,第三转轴设置在第三轴承座内;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设置在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第四轴承座,第四轴承座设置在工作台上部;第四转轴,第四转轴设置在第四轴承座内;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设置在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之间;转盘,转盘设置在第四转轴上;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出料机构上;第一滑轨,第一滑轨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压块,压块滑动式设置在第一滑轨内;限位杆,限位杆设置在第一滑轨下部;第二滑轨,第二滑轨设置在压块上,转盘与第二滑轨滑动式连接;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设置在压块侧部。进一步说明,出料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设置在压块上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侧;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对称式设置在工作台上部,一侧的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第三滑轨,第三滑轨设置在两侧的第二支撑架之间;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滑动式设置在第三滑轨内;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对称式设置在压块上靠近第二支撑架的一侧;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第三支撑架上;卡块,卡块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一固定轴上;移动块,移动块转动式设置在第一固定块下部;弹簧,弹簧设置在移动块与第一滑块之间,弹簧的数量为两个。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五轴承座,第五轴承座设置在工作台上部靠近第三轴承座的位置;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滑动式设置在第五轴承座内;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设置在第二滑块上靠近第一固定杆的一侧;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均匀设置在第二滑块的外侧,第二固定块的数量为六个;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分别设置在第二固定块上;连杆,连杆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二固定轴上;第一扭簧,第一扭簧设置在连杆与第二固定轴之间;第四支撑架,第四支撑架设置在第五轴承座上;活动板,活动板转动式设置在第四支撑架上;第二扭簧,第二扭簧设置在活动板与第四支撑架之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放置台,放置台设置在底板上部远离工作台的一侧,放置台的数量为两个;料框,料框分别设置在放置台的上部。进一步说明,压块的材质为铁制材料。进一步说明,弹簧为拉伸弹簧。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达到了可以自动对六角水泥块进行脱模,且可以对六角模具和六角水泥块进行分开整理的效果;2、通过将需要进行脱模的六角水泥块放置在异型转杆上方的脱模台上,通过异型转杆带动脱模台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六角水泥块移动至压块下方,通过压块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快速对水泥块进行脱模;3、压块将水泥块向下压动,使得水泥块向下掉落在左侧的料框中,通过移动块对模具钩住,从而将模具带动至右侧的料框中,从而两侧的料框可以对模具和水泥块进行分开整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1:底板,2:工作台,3:伺服电机,4:间歇转动机构,40:第一轴承座,41:第一转轴,42:曲柄,43:限位块,44:转柄,45:异型转杆,5:脱模机构,50:第二轴承座,51:第二转轴,52:锥齿轮组,53:第三轴承座,54:第三转轴,55:第一传动组件,56:第四轴承座,57:第四转轴,58:第二传动组件,59:转盘,510:第一支撑架,511:第一滑轨,512:限位杆,513:第二滑轨,514:压块,515:第一固定杆,6:出料机构,60:第一固定块,61:第二支撑架,62:第三滑轨,63:第一滑块,64:弹簧,65:第三支撑架,66:第一固定轴,67:卡块,68:移动块,7:夹紧机构,70:第五轴承座,71:第二固定杆,72:第二固定块,73:第二固定轴,74:第一扭簧,75:连杆,76:第二滑块,77:第四支撑架,78:活动板,79:第二扭簧,9:放置台,10:料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板1、工作台2、伺服电机3、间歇转动机构4、脱模机构5和出料机构6,底板1上部左侧设有工作台2,底板1上部左侧设有伺服电机3,工作台2与伺服电机3之间连接有间歇转动机构4,工作台2上部设有脱模机构5,工作台2上部设有出料机构6。当使用者需要对水泥块进行脱模,可以使用设备,首先将需要进行脱模的水泥块放置在间歇转动机构4内,然后打开伺服电机3,通过伺服电机3带动间歇转动机构4将需要进行脱模的水泥块移动至脱模机构5内,通过脱模机构5对水泥块进行脱模,然后通过出料机构6将脱模后的模具推出,当水泥块脱模完成后,关闭伺服电机3。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n底板(1),底板(1)用于安装整个装置;/n工作台(2),工作台(2)设置在底板(1)上部;/n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设置在底板(1)上部靠近工作台(2)的一侧;/n间歇转动机构(4),间歇转动机构(4)设置在工作台(2)与伺服电机(3)之间;/n脱模机构(5),脱模机构(5)设置在工作台(2)上部;/n出料机构(6),出料机构(6)设置在工作台(2)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
底板(1),底板(1)用于安装整个装置;
工作台(2),工作台(2)设置在底板(1)上部;
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设置在底板(1)上部靠近工作台(2)的一侧;
间歇转动机构(4),间歇转动机构(4)设置在工作台(2)与伺服电机(3)之间;
脱模机构(5),脱模机构(5)设置在工作台(2)上部;
出料机构(6),出料机构(6)设置在工作台(2)上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其特征是,间歇转动机构(4)包括有:
第一轴承座(40),第一轴承座(40)设置在工作台(2)下部;
第一转轴(41),第一转轴(41)设置在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
曲柄(42),曲柄(42)设置在第一转轴(41)上;
异型转杆(45),异型转杆(45)转动式设置在第一轴承座(40)内;
限位块(43),限位块(43)设置在异型转杆(45)下部;
转柄(44),转柄(44)滑动式设置在限位块(43)内,转柄(44)与异型转杆(45)滑动式配合,曲柄(42)与转柄(44)转动式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地脱模装置,其特征是,脱模机构(5)包括有:
第二轴承座(50),第二轴承座(50)设置在底板(1)上部靠近工作台(2)的一侧;
第二转轴(51),第二转轴(51)设置在第二轴承座(50)内;
锥齿轮组(52),锥齿轮组(52)设置在第一转轴(41)与第二转轴(51)之间;
第三轴承座(53),第三轴承座(53)设置在工作台(2)侧部;
第三转轴(54),第三转轴(54)设置在第三轴承座(53)内;
第一传动组件(55),第一传动组件(55)设置在第二转轴(51)与第三转轴(54)之间;
第四轴承座(56),第四轴承座(56)设置在工作台(2)上部;
第四转轴(57),第四转轴(57)设置在第四轴承座(56)内;
第二传动组件(58),第二传动组件(58)设置在第三转轴(54)与第四转轴(57)之间;
转盘(59),转盘(59)设置在第四转轴(57)上;
第一支撑架(510),第一支撑架(510)设置在出料机构(6)上;
第一滑轨(511),第一滑轨(511)设置在第一支撑架(510)上;
压块(514),压块(514)滑动式设置在第一滑轨(511)内;
限位杆(512),限位杆(512)设置在第一滑轨(511)下部;
第二滑轨(513),第二滑轨(513)设置在压块(514)上,转盘(59)与第二滑轨(513)滑动式连接;
第一固定杆(515),第一固定杆(515)设置在压块(5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良
申请(专利权)人:黄伟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