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04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得到成型木板;(2)得到热处理木板;(3)成为工作台面整板毛坯;(4)将工作台面整板毛坯添加到浸渍树脂中,浸渍处理40‑50min,然后取出,进行热压处理,再取出,置于恒温室内,进行恒温处理3‑4小时,然后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浸渍环氧树脂性能具有极大的改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入一定量的硫酸钙晶须,能够极大的改善浸渍环氧树脂的拉伸性能,能够更好的对木制工作台面进行覆盖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缝纫机
,特别是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纺织工业的大生产促进了缝纫机的专利技术和发展。有载1755年德国人在英国注册缝纫机专利,但缺乏考据。1790年,英国木工托马斯·山特(ThomasSainty)首先专利技术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1841年,法国裁缝B·蒂莫尼耶(BarthelemyThimonnier)(又译巴特勒米·迪莫尼耶)专利技术和制造了机针带钩子的链式线迹缝纫机。1845年,伊莱亚斯·豪(又译埃利阿斯·霍威)也独立地专利技术了缝纫机。1851年,美国机械工人I.M.胜家(又译列察克·梅里特·胜家)专利技术了锁式线迹缝纫机,并成立了胜家公司。这一时期的缝纫机基本上是手摇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西德、意大利以及日本缝纫机工业发展很快,欧洲各国除仍然生产高档传统家用缝纫机的公司以外,大多企业开始生产工业用缝纫机。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并以之衍生出手推绣电脑刺绣等艺术形式。缝纫机工作台面一般采用木制工作台面,然而,未处理的木制工作台面表面较为粗糙,不适合工作人员进行缝纫工作,因此,需要对木制工作台面表面进行一定的处理,来提高其表面性能,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r>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木材进行脱脂,烘干处理,然后再木材进行切割成板材,经过刨平处理,得到成型木板;(2)将上述得到的木板进行热处理,得到热处理木板;(3)将上述得到的热处理木板采用胶黏剂进行拼接到一起,成为工作台面整板毛坯;(4)将工作台面整板毛坯添加到浸渍树脂中,浸渍处理40-50min,然后取出,进行热压处理,再取出,置于恒温室内,进行恒温处理3-4小时,然后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所述脱脂采用碳酸钠溶液对木材进行热浸泡处理。所述碳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2-5.8%;所述热浸泡温度为91-95℃;所述热浸泡时间为25-30min。所述热处理为:将木板先采用马来酸钾/双氧水混合溶液浸渍处理30min,然后取出,再置于180-190℃下,保温处理15-20min,然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所述马来酸钾/双氧水混合溶液中马来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3.2-3.8%;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6-8%。所述胶黏剂为酚醛树脂胶黏剂;将甲醛溶液添加到反应釜中,然后调节pH至4.5,再添加邻苯三酚,调节温度至40-45℃,保温搅拌反应40-45min,然后再添加纳米膨润土与氯化镧,继续搅拌反应1-1.5小时,浓缩至粘度为2.5Pa·s,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得。通过引入纳米膨润土与氯化镧,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胶黏剂的粘结强度,相较于未引入纳米膨润土与氯化镧的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粘结强度提高了30%左右。所述甲醛溶液质量分数为8.2%;所述甲醛与邻苯三酚摩尔比为1.25:1;所述纳米膨润土与氯化铈质量比为30:1-1.4;所述纳米膨润土与甲醛溶液质量比为1:50。所述浸渍树脂采用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制备方法为:将环氧树脂、二甲基二氯硅烷与硫酸钙晶须混合,搅拌30min,混合均匀后,再添加固化剂,继续搅拌30min,即得。通过向环氧树脂中引入硫酸钙晶须能够形成高质量连续的粘结界面。所述固化剂为2-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所述环氧树脂、二甲基二氯硅烷与硫酸钙晶须混合质量比为50:1.2:4-5;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混合质量比为100:40-45。所述热压处理的热压温度为112℃、热压压力为35MPa,热压时间为35-40min。环氧树脂采用E-44环氧树脂。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浸渍树脂能够在工作台面上形成一层光滑、平整的覆盖层,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热压处理,能够有效的增大定向分子的结构密度,促进防护层的致密化,同时,还能够给利于表面张力更加均匀,降低了防护层产生橘皮的可能性,能够更好的促进表面的光滑、平整性,从而,能够更加有利于缝纫机的日常工作使用,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二甲基二氯硅烷协同固化剂固化后的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固化后交联密度适中,在保证硬度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韧性好,力学性能优异,平整度较高,对木材料的浸润效果好,能够平均的平铺在木制工作台表面。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浸渍环氧树脂性能具有极大的改善,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一定量的硫酸钙晶须,能够极大的改善浸渍环氧树脂的拉伸性能,能够更好的对木制工作台面进行覆盖保护。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浸渍环氧树脂的具有较好的冲击强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工作台面进行热压处理,能够极大的改善其力学性能,增强尤其是冲击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木材进行脱脂,烘干处理,然后再木材进行切割成板材,经过刨平处理,得到成型木板;(2)将上述得到的木板进行热处理,得到热处理木板;(3)将上述得到的热处理木板采用胶黏剂进行拼接到一起,成为工作台面整板毛坯;(4)将工作台面整板毛坯添加到浸渍树脂中,浸渍处理40-50min,然后取出,进行热压处理,再取出,置于恒温室内,进行恒温处理3-4小时,然后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所述脱脂采用碳酸钠溶液对木材进行热浸泡处理。所述碳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2-5.8%;所述热浸泡温度为91-95℃;所述热浸泡时间为25-30min。所述热处理为:将木板先采用马来酸钾/双氧水混合溶液浸渍处理30min,然后取出,再置于180-190℃下,保温处理15-20min,然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所述马来酸钾/双氧水混合溶液中马来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3.2-3.8%;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6-8%。所述胶黏剂为酚醛树脂胶黏剂;将甲醛溶液添加到反应釜中,然后调节pH至4.5,再添加邻苯三酚,调节温度至40-45℃,保温搅拌反应40-45min,然后再添加纳米膨润土与氯化镧,继续搅拌反应1-1.5小时,浓缩至粘度为2.5Pa·s,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得。所述甲醛溶液质量分数为8.2%;所述甲醛与邻苯三酚摩尔比为1.25:1;所述纳米膨润土与氯化铈质量比为30:1-1.4;所述纳米膨润土与甲醛溶液质量比为1:50。所述浸渍树脂采用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制备方法为:将环氧树脂、二甲基二氯硅烷与硫酸钙晶须混合,搅拌30min,混合均匀后,再添加固化剂,继续搅拌30min,即得。所述固化剂为2-甲基四氢邻苯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对木材进行脱脂,烘干处理,然后再木材进行切割成板材,经过刨平处理,得到成型木板;/n(2)将上述得到的木板进行热处理,得到热处理木板;/n(3)将上述得到的热处理木板采用胶黏剂进行拼接到一起,成为工作台面整板毛坯;/n(4)将工作台面整板毛坯添加到浸渍树脂中,浸渍处理40-50min,然后取出,进行热压处理,再取出,置于恒温室内,进行恒温处理3--4小时,然后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木材进行脱脂,烘干处理,然后再木材进行切割成板材,经过刨平处理,得到成型木板;
(2)将上述得到的木板进行热处理,得到热处理木板;
(3)将上述得到的热处理木板采用胶黏剂进行拼接到一起,成为工作台面整板毛坯;
(4)将工作台面整板毛坯添加到浸渍树脂中,浸渍处理40-50min,然后取出,进行热压处理,再取出,置于恒温室内,进行恒温处理3--4小时,然后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脂采用碳酸钠溶液对木材进行热浸泡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2-5.8%;
所述热浸泡温度为91-95℃;
所述热浸泡时间为25-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为:
将木板先采用用马来酸钾/双氧水混合溶液浸渍处理30min,然后取出,再置于180-190℃下,保温处理15-20min,然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工作台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钾/双氧水混合溶液中马来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3.2-3.8%;
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6-8%。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精准智能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