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小林专利>正文

一种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04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主要是提供一种依靠机器对竹子进行切割分段,打磨,提高效率,利用水将竹屑进行处理,保证安全的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一种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包括有:底座,底座顶部一侧连接有固定机构;打磨机构,底座顶部另一侧连接有打磨机构;收集框,底座顶部一侧设有收集框。通过传送机构和切割机构配合,依靠机器对竹子进行均匀切割,再将竹段推入打磨,无需人工,保障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竹子是一种有茎叶分化的植物,竹子的茎是中空的,茎上只有节的地方茎内不是空的,节会帮助竹类增加茎的机械强度使茎更结实,不易倒伏。竹子生长到一定宽度时,工作人员会将其采摘,随后对节以上的茎进行依次切割成长度相似的竹筒,用于制作竹筒饭,茶具,或者乐器,切割完毕之后对其进行再加工,对竹段的竹节进行打磨光滑,便于使用,现有技术打磨竹节,需要先将竹子切割成段,随后使用尖锐的刀具将内侧竹节进行清理,随后使用磨砂纸对外侧竹节进行一次打磨,此法依靠人工采用不同工具进行分开的依次打磨加工,工作量大,效率不高,且存在安全隐患,打磨时产生的竹屑会到处飘,容易对人眼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打磨技术依靠人工采用不同工具进行分开的依次打磨加工,工作量大,效率不高,且存在安全隐患,打磨时产生的竹屑会到处飘,容易对人眼造成伤害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依靠机器对竹子进行切割分段,打磨,提高效率,利用水将竹屑进行处理,保证安全的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技术方案:一种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包括有:底座,底座顶部一侧连接有固定机构;打磨机构,底座顶部另一侧连接有打磨机构;收集框,底座顶部一侧设有收集框。进一步的是,固定机构包括有:支撑柱,底座顶部一侧对称设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连接有滑轨板;齿条推杆,滑轨板顶部滑动式连接有齿条推杆,齿条推杆上连接有固定刀片;第一固定块,滑轨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齿条推杆之间连接有弹簧;缺齿轮,滑轨板底部转动式连接有缺齿轮;电机,底座顶部连接有电机;第一转轴,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缺齿轮的转动轴之间连接有第一锥齿组。进一步的是,打磨机构包括有:L形板,底座顶部一侧连接有L形板,L形板上开有横槽,横槽内转动式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的一侧传动轴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固定块,L形板底部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下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一固定杆,底座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三转轴,第一固定杆上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第三固定块,底座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上部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连接有第二锥齿组;第一齿轮,第四转轴上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一侧滑动式连接有转杆,转杆上连接有导杆;轴轮,第三固定块上连接有轴轮,轴轮与第四转轴滑动式连接,轴轮与导杆配合;固定环,L形板一侧连接有固定环;第五转轴,L形板底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五转轴,第五转轴与第一传动组件一侧的传动轴连接;第三传动组件,第五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第三传动组件。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有:摩擦片,第一传动组件上均匀设有多个摩擦片;第一固定板,第一传动组件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导向块,L形板顶部对称设有导向块。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板,L形板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内滑动式连接有切杆;缺锥齿,第二转轴上连接有缺锥齿;锥齿轮,L形板底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锥齿轮,锥齿轮与缺锥齿啮合;第二齿轮,锥齿轮的转动轴上连接有第二齿轮;拨杆,L形板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拨杆,拨杆与第二齿轮配合,拨杆顶部与切杆连接。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循环机构,循环机构包括有:蓄水池,底座顶部一侧设有蓄水池;隔板,蓄水池内壁两侧之间连接有隔板,隔板与蓄水池内壁之间连接有过滤板。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有:导轨架,滑轨板一侧连接有导轨架;第二固定杆,收集框一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与导轨架之间滑动式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一侧与固定刀片连接;喷头,蓄水池一侧连接有喷头;加压器,喷头下部连接有加压器,加压器与伸缩杆配合;蓄水框,蓄水池顶部设有蓄水框,蓄水框一侧连接有出水管。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刀片为锥形状。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传送机构和切割机构配合,依靠机器对竹子进行均匀切割,再将竹段推入打磨,无需人工,保障安全;通过固定机构和打磨机构,带动转杆和固定刀片工作,分别对内外侧竹节进行清理打磨;通过喷水机构和循环机构配合,带动喷头在打磨过程中对竹段进行喷水,防止竹屑乱飞进入人眼,同时对带有竹屑的水进行回收过滤再利用,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传送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打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打磨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切割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切割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喷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循环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底座,2:固定机构,21:支撑柱,22:电机,23:第一转轴,24:滑轨板,25:第一锥齿组,26:缺齿轮,27:齿条推杆,28:第一固定块,29:固定刀片,210:弹簧,3:打磨机构,30:L形板,31:第一传动组件,32:第二固定块,33:第二转轴,34:第一固定杆,35:第三转轴,36:第二传动组件,37:第三固定块,38:第四转轴,39:第二锥齿组,310:第一齿轮,311:转杆,312:轴轮,313:导杆,314:固定环,315:第五转轴,316:第三传动组件,4:传送机构,41:摩擦片,42:第一固定板,43:导向块,5:切割机构,53:缺锥齿,54:锥齿轮,55:第二齿轮,56:拨杆,57:切杆,58:第二固定板,6:喷水机构,61:导轨架,62:第二固定杆,63:蓄水框,64:喷头,65:加压器,66:伸缩杆,67:出水管,7:循环机构,71:蓄水池,72:隔板,73:过滤板,8:收集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座1、固定机构2和打磨机构3,底座1顶部前侧连接有固定机构2,底座1顶部后侧连接有打磨机构3,底座1顶部前侧设有收集框8。工作人员可将竹段放置于打磨机构3上,随后启动固定机构2工作对竹段进行固定,同时固定机构2工作带动打磨机构3工作对竹段进行外侧打磨,打磨完毕,工作人员放入下一个竹段,打磨完毕的竹段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n底座(1),底座(1)顶部一侧连接有固定机构(2);/n打磨机构(3),底座(1)顶部另一侧连接有打磨机构(3);/n收集框(8),底座(1)顶部一侧设有收集框(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
底座(1),底座(1)顶部一侧连接有固定机构(2);
打磨机构(3),底座(1)顶部另一侧连接有打磨机构(3);
收集框(8),底座(1)顶部一侧设有收集框(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其特征是,固定机构(2)包括有:
支撑柱(21),底座(1)顶部一侧对称设有支撑柱(21),支撑柱(21)顶部连接有滑轨板(24);
齿条推杆(27),滑轨板(24)顶部滑动式连接有齿条推杆(27),齿条推杆(27)上连接有固定刀片(29);
第一固定块(28),滑轨板(24)顶部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块(28),第一固定块(28)与齿条推杆(27)之间连接有弹簧(210);
缺齿轮(26),滑轨板(24)底部转动式连接有缺齿轮(26);
电机(22),底座(1)顶部连接有电机(22);
第一转轴(23),电机(22)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23),第一转轴(23)与缺齿轮(26)的转动轴之间连接有第一锥齿组(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用品制作预加工设备,其特征是,打磨机构(3)包括有:
L形板(30),底座(1)顶部一侧连接有L形板(30),L形板(30)上开有横槽,横槽内转动式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31),第一传动组件(31)的一侧传动轴与第一转轴(23)连接;
第二固定块(32),L形板(30)底部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32),第二固定块(32)下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33);
第一固定杆(34),底座(1)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一固定杆(34);
第三转轴(35),第一固定杆(34)上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35),第三转轴(35)与第二转轴(33)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36);
第三固定块(37),底座(1)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三固定块(37),第三固定块(37)上部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轴(38),第四转轴(38)与第三转轴(35)之间连接有第二锥齿组(39);
第一齿轮(310),第四转轴(38)上连接有第一齿轮(310),第一齿轮(310)一侧滑动式连接有转杆(311),转杆(311)上连接有导杆(313);
轴轮(312),第三固定块(37)上连接有轴轮(312),轴轮(312)与第四转轴(38)滑动式连接,轴轮(312)与导杆(313)配合;
固定环(314),L形板(30)一侧连接有固定环(314);
第五转轴(315),L形板(30)底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五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胡小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