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系统三穴位微电流刺激保健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703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神经系统三穴位微电流刺激保健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正面的指示灯和操作按键,安装在壳体背面的第一、二、三电极,以及放置在壳体内部的锂电池和控制板,且锂电池、指示灯、操作按键和第一、二、三电极分别电连接控制板;所述的第一、二、三电极能够向人体的内关穴区域、太渊穴区域和神门穴区域输出可调的低频脉冲电流。有针对性地刺激人的植物神经系统,有效地减免人体的眩晕、失眠和手臂麻木等不适症状的发生,改善睡眠效果,避免由眩晕等不适应症所引发的肠胃系统剧烈反应,如呕吐和失眠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神经系统三穴位微电流刺激保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神经系统三穴位微电流刺激保健器,主要应用于人体植物神经系统的理疗保健,对晕车、失眠和手臂麻木等特定人群有针对性的康复作用,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导致很多人患有一些慢性疾病,比如肠胃疾病、失眠、手臂麻木等,绝大多数人采用物理治疗方法进行康复保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理疗仪成为家庭保健的重要工具。其中,电流穴位刺激仪以特定的频率和波形刺激人体穴位,能够激发人体自身产生神经传导物质,消除神经阻隔,修复组织,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而受到广大家庭的欢迎。该类仪器的作用原理已被中医学研究证明。在人体内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某种特殊微弱的电流—生物电,经络是一条具有传感和低电阻的通道,作用相当于电阻传输电流,生物电从心脏、脑、肌肉、神经等部位发出,通过经络传输给身体的各个器官,对身体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当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出现异常时,其正常的生物电也就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人体各种不适或疼痛。人们在针灸治疗时,针每捻转一次,其实质就是产生一种物理的电脉冲,外部的电刺激脉冲可以替代为体内的生物电而影响组织器官。医学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神经的不应期多在1ms左右,也就是说当外部电刺激的频率是1000Hz时,运动神经的感觉最灵敏,外部的电刺激可以转化为体内的生物电而影响组织。一般而言,频率低于1000Hz以下的电流称为低频电流,因此电流穴位刺激仪的疗法为低频电疗法。由于该疗法对感觉、运动神经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同时电流和频率都不高,无明显的电解现象和热效应,因此这类理疗产品较为安全。目前,市面上的电流穴位刺激仪种类繁多,主要以多功能为卖点,电极覆盖区域大而全,作用穴位多,但具有认穴不准,保健效果不突出,缺乏针对性等技术通病。因此,针对性强的专科穴位电路刺激仪器亟待研究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神经系统三穴位微电流刺激保健器,通过采用外加电压于人体内关穴区域、太渊穴区域和神门穴区域,来驱动人的体液循环,疏通经络,达到健身保健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神经系统三穴位微电流刺激保健器,包括壳体5,安装在壳体5正面的指示灯和操作按键,安装在壳体5背面的第一、二、三电极1、2、3,以及放置在壳体5内部的锂电池和控制板14,且锂电池、指示灯、操作按键和第一、二、三电极1、2、3分别电连接控制板14;所述的第一、二、三电极1、2、3能够向人体的内关穴区域、太渊穴区域和神门穴区域输出可调的低频脉冲电流。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中医理论中,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在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刺激之后,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胸病证;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晕车等心与神志病证。太渊穴,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桡侧腕区肌腱的外侧,拇长展肌腱内侧;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主治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本保健器仅对上述三穴位加以低频脉冲电流,有针对性地刺激人的植物神经系统,有效地减免人体的眩晕、失眠和手臂麻木等不适症状的发生,改善睡眠效果,避免由眩晕等不适应症所引发的肠胃系统剧烈反应,如呕吐和失眠等。具体的,所述的控制板14包括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分别与之连接的锂电电压测量和节能控制模块,电极输出电压生成和电压幅度检测模块,电极电流控制、电流检测和关断保护模块,以及工作指示和按键识别模块,且电极输出电压生成和电压幅度检测模块连接电极电流控制、电流检测和关断保护模块;还包括与锂电电压测量和节能控制模块连接的锂电的充放电保护模块,与锂电的充放电保护模块连接的充电指示和管理模块。其中: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是控制中枢,接受用户操作指令,输出显示信号到工作指示和按键识别模块,并监控锂电池电压,升压电压和工作电流,用于保护和改变保健器的指示状态。充电指示和管理模块用于控制和显示锂电池的充电状态。锂电的充放电保护模块用于锂电池的过压过流保护。锂电电压测量和节能控制模块用于传递锂电池电压到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并接受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的指令关断或打开锂电池的供电线路。工作指示和按键识别模块用于显示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并接受用户指令到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来改变控制板的工作方式。电极输出电压生成和电压幅度检测模块受控于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并反馈回升压效果,以便进一步调节。电极电流控制、电流检测和关断保护模块用于执行来自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指令,改变导电电极间的电流方向和脉冲宽度,并反馈回实际工作电流值,一旦过载或无负载时执行保护指令,切断升压输出。更进一步,所述的电极电流控制、电流检测和关断保护模块中,三极管Q1、Q2的发射极连接电极输出电压生成和电压幅度检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5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构成输出端b;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4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构成输出端a;并且,输出端a连接第一、二电极1、2,输出端b连接第三电极3;三极管Q5、Q6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9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基极经电阻R13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基极经电阻R16连接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的电压输出控制端H_Bridge_R,三极管Q6的基极经电阻R12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经电阻R15连接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的电压输出控制端H_Bridge_L;三极管Q19作为保护开关管,基极经电阻R32接地,且基极经电阻R82连接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的保护输出端Protect,三极管Q19的发射极分别经电阻R100、电容C6接地,且发射极连接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的电流采样输入端Detector。更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二电极1、2与第三电极3间输出低于55V的可组合脉冲电压,采用正、零和负三种状态任意组合的方式,每三个节拍为一个组合,每个节拍的时间T为8—200us,T的变更周期为0.8—1.2ms。更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二电极1、2与第三电极3向人体输出小于17mA的双向脉冲电流,电流从第三电极3分别流向第一、二电极1、2并持续时间T,停顿时间T,再从第一、二电极1、2分别流向第三电极3并持续时间T,停顿时间T,如此循环往复。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电极1对准左手太渊穴区域,第二电极2对准左手神门穴区域,第三电极3对准左手内关穴区域;或者,第一电极1对准右手神门穴区域,第二电极2对准右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神经系统三穴位微电流刺激保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安装在壳体(5)正面的指示灯和操作按键,安装在壳体(5)背面的第一、二、三电极(1、2、3),以及放置在壳体(5)内部的锂电池和控制板(14),且锂电池、指示灯、操作按键和第一、二、三电极(1、2、3)分别电连接控制板(14);所述的第一、二、三电极(1、2、3)能够向人体的内关穴区域、太渊穴区域和神门穴区域输出可调的低频脉冲电流;/n所述的控制板(14)包括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分别与之连接的锂电电压测量和节能控制模块,电极输出电压生成和电压幅度检测模块,电极电流控制、电流检测和关断保护模块,以及工作指示和按键识别模块,且电极输出电压生成和电压幅度检测模块连接电极电流控制、电流检测和关断保护模块;还包括与锂电电压测量和节能控制模块连接的锂电的充放电保护模块,与锂电的充放电保护模块连接的充电指示和管理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神经系统三穴位微电流刺激保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安装在壳体(5)正面的指示灯和操作按键,安装在壳体(5)背面的第一、二、三电极(1、2、3),以及放置在壳体(5)内部的锂电池和控制板(14),且锂电池、指示灯、操作按键和第一、二、三电极(1、2、3)分别电连接控制板(14);所述的第一、二、三电极(1、2、3)能够向人体的内关穴区域、太渊穴区域和神门穴区域输出可调的低频脉冲电流;
所述的控制板(14)包括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分别与之连接的锂电电压测量和节能控制模块,电极输出电压生成和电压幅度检测模块,电极电流控制、电流检测和关断保护模块,以及工作指示和按键识别模块,且电极输出电压生成和电压幅度检测模块连接电极电流控制、电流检测和关断保护模块;还包括与锂电电压测量和节能控制模块连接的锂电的充放电保护模块,与锂电的充放电保护模块连接的充电指示和管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神经系统三穴位微电流刺激保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电流控制、电流检测和关断保护模块中,三极管Q1、Q2的发射极连接电极输出电压生成和电压幅度检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5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构成输出端b;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4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构成输出端a;并且,输出端a连接第一、二电极(1、2),输出端b连接第三电极(3);三极管Q5、Q6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9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基极经电阻R13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基极经电阻R16连接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的电压输出控制端H_Bridge_R,三极管Q6的基极经电阻R12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经电阻R15连接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的电压输出控制端H_Bridge_L;三极管Q19作为保护开关管,基极经电阻R32接地,且基极经电阻R82连接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的保护输出端Protect,三极管Q19的发射极分别经电阻R100、电容C6接地,且发射极连接内置放大器的MCU控制器模块的电流采样输入端Detecto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神经系统三穴位微电流刺激保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电极(1、2)与第三电极(3)间输出低于55V的可组合脉冲电压,采用正、零和负三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子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