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用可移动式药物康复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99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可移动式药物康复带,包括:上固定带、下固定带、束带和加热带,所述下固定带后端连接安装带,所述安装带上设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连接报警器,所述下固定带上方设有下保温层,所述下保温层上方设有卡扣,所述加热带固定在卡扣上,所述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贴合,所述上固定带下方设有上保温层,所述上固定带两侧设有绑带,所述绑带两端设有魔术贴,所述束带两端设有魔术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药物康复带和输液治疗结合起来,通过柔性加热带同时升温加速药物挥发渗透以及加热输液管,提高药物吸收效果以及输液舒适性,并且加热装置采用一体式设计,能够使输液管和针头得到固定,有效防止针头滑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用可移动式药物康复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心内科用可移动式药物康复带。
技术介绍
:药物康复带是当今心内科领域在手术治疗过后针对患者临床恢复所使用的一种康复治疗器械,通过在康复带内放置康复药物,将康复带敷于患者身体某部位,如腹部、肢体上通过药物挥发渗透到患者体内实现药物治疗。一方面药物自然挥发速度慢,渗透效率不高,另一方面药物康复治疗同时往往需要进行输液治疗,补充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患者输液时,低温的药液进入血管会使患者产生不适感,严重时,会引起老年人等血管老化的人群不同程度的输液反应,出现发冷、寒颤、四肢发憷等症状,另外低温的药液输入也会影响药液的吸收,影响药效发挥,不利于患者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用可移动式药物康复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可移动式药物康复带,包括上固定带,下固定带,束带和加热带,所述下固定带后端连接安装带,所述安装带上设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连接报警器,所述下固定上方带设有下保温层,所述下保温层上方设有卡扣,所述加热带固定在卡扣上,所述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贴合,所述上固定带下方设有上保温层,所述上固定带两侧设有绑带,所述绑带两端设有魔术贴,所述束带两端设有魔术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带为带有热保护的硅橡胶加热带,内部设有热敏电阻。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带为套筒形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扣在下固定带上设置多个。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扣采用弹性材料。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通过魔术贴贴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固定带、下固定带、束带和绑带均采用透气防滑布料。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固定带前端连接保温套,所述保温套设有输液口。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将药物康复带和输液治疗结合起来,通过柔性加热带同时升温加速药物挥发渗透以及加热输液管,提高药物吸收效果以及输液舒适性,并且加热装置采用一体式设计,能够使输液管和针头得到固定,有效防止针头滑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下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上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束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固定带;11、保温套;111、输液口;12、下保温层;121、卡扣13、安装带;131、流量计;132、报警器;2、上固定带;21、上保温层;22、绑带;3、加热带;4、束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心内科用可移动式药物康复带,包括上固定带2、下固定带1、束带4和加热带3,所述下固定带1上表面设有下保温层12,下固定带1内侧填充含有康复治疗药物的药包,所述下保温层12上方设有卡扣121,所述卡扣121采用弹性材料,所述加热带3主要由电热材料和绝缘材料等组成,其电热材料为镍铬合金带,具有发热快,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工业设备的罐、管、槽及其它容器的加热、保温,加热带3最大的特点是其具有柔软性。所述加热带3为套筒形状,将加热带3套装在输液管上,然后将加热带3固定在卡扣121上,所述加热带3为带有热保护的硅橡胶加热带,内部设有热敏电阻,因此加热带3能够对输液管提供恒温加热,使输液管内的药液温度保持稳定,所述卡扣121在下固定带1上设置复数个,由于加热带3具有柔软性,可弯曲变形,因此将加热带3在下固定带1上弯曲固定,卡扣121对弯曲的加热带3进行定位,使其保持弯曲状态,输液管处于弯曲状态既能使受热面积增加,又能有效防止输液管发生拉扯时拽出针头,同时,加热带3产生的热量对下固定带1内的药包增温,使药物加速挥发渗透至人体内;所述下保温层12对加热带3进行保温,使热量不会很快逸散出去。所述上固定带2下方设有上保温层21,所述上固定带2在上保温层21两侧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下固定带1在下保温层12两侧设有魔术贴粘面,所述上固定带2与下固定带1通过魔术贴贴合,上固定带2与下固定带1贴合时,上保温层21覆盖在加热带3上方,对加热带3起到保温作用,所述上固定带2两侧设有绑带22,所述绑带22两端设有魔术贴,通过绑带22能够将上固定带2和下固定带1绑定在人手臂上,所述束带4两端设有魔术贴,所述束带4用于固定输液管的针头部分,将束带4放在针头的针柄处绑定,使输液管针头位置固定,不会轻易滑脱。所述下固定带1前端连接保温套11,所述保温套11设有输液口111,输液管的针头从输液口111扎入患者皮肤,所述保温套11和下固定带1为一体式结构,可以降低患者手臂活动时对针头的影响,可以有效避免针头因为手臂活动而导致针头被拽出,康复带敷于手部时,保温套11可作为保温手套使用,能够对患者的手部起到保暖作用,所述下固定带1后端连接安装带13,所述安装带13上设有流量计131,所述流量计131用于检测输液管内药液流速,所述流量计131连接报警器132,当药液输完,流量计131检测到流量为零时,会触发报警器132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所述上固定带2、下固定带1、束带4和绑带22均采用透气防滑布料,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用可移动式药物康复带,包括下固定带(1)、上固定带(2)、加热带(3)和束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带(1)后端连接安装带(13),所述安装带(13)上设有流量计(131),所述流量计(131)连接报警器(132),所述下固定带(1)上方设有下保温层(12),所述下保温层(12)上方设有卡扣(121),所述加热带(3)固定在卡扣(121)上,所述上固定带(2)与下固定带(1)贴合,所述上固定带(2)下方设有上保温层(21),所述上固定带(2)两侧设有绑带(22),所述绑带(22)两端设有魔术贴,所述束带(4)两端设有魔术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用可移动式药物康复带,包括下固定带(1)、上固定带(2)、加热带(3)和束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带(1)后端连接安装带(13),所述安装带(13)上设有流量计(131),所述流量计(131)连接报警器(132),所述下固定带(1)上方设有下保温层(12),所述下保温层(12)上方设有卡扣(121),所述加热带(3)固定在卡扣(121)上,所述上固定带(2)与下固定带(1)贴合,所述上固定带(2)下方设有上保温层(21),所述上固定带(2)两侧设有绑带(22),所述绑带(22)两端设有魔术贴,所述束带(4)两端设有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可移动式药物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带(3)为带有热保护的硅橡胶加热带,内部设有热敏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可移动式药物康复带,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俊杨春
申请(专利权)人:巴彦淖尔市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