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敏专利>正文

胸外引流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86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外引流护理装置,包括胸板和肢定机构,所述胸板的侧端安置有胶圈,且胶圈的端部安装有外板,所述外板的首尾端部侧壁均固定有端板,且端板的内部开设有板槽,所述肢定机构安置于端板的侧端,所述肢定机构的顶部侧端安装有绑缚绳,所述外板的中部侧端安置有中板,所述中板的前后端壁均安装有侧接散热片,且中板的内部开设有中心内室。通过侧接散热片可提高中板内热量的外散效果,而且可经过中板内部的中心内室来方便存储各类冰敷或热敷液体,而后可对中板赋予冰敷和热敷的效果,以便于病患依据需求进行更为舒适的使用,并且可经过胸板、胶圈和外板的内端弧形状,可方便来对患者的身躯侧端进行联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胸外引流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胸外引流护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胸外引流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术,又称“胸廓造口术、胸腔管手术”,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外科手术。一般用于治疗各种胸腔积水、积液和气胸等。过程是先进行局部麻醉后,在肋骨间放置一根导管作引流管,接入装有生理盐水的水封引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其在进行术后一般需要采用护理装置来进行维护操作。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301834U所公开的一种胸外引流护理装置,其虽实现了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可实现对引流机构的快速存放保存,可减少引流机构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但并未解决现有的市场上的护理装置由于未对端部进行合理性的利用,进而导致其端部的对接性能较差,无法与病床之间进行配合固定,存在着可操控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胸外引流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外引流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护理装置由于未对端部进行合理性的利用,进而导致其端部的对接性能较差,无法与病床之间进行配合固定,存在着可操控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引流护理装置,包括胸板和肢定机构,所述胸板的侧端安置有胶圈,且胶圈的端部安装有外板,所述外板的首尾端部侧壁均固定有端板,且端板的内部开设有板槽,所述肢定机构安置于端板的侧端,所述肢定机构的顶部侧端安装有绑缚绳,所述外板的中部侧端安置有中板,所述中板的前后端壁均安装有侧接散热片,且中板的内部开设有中心内室,所述中板的侧壁安装有安置卡块。优选的,所述肢定机构包括肢脚、穿孔、脚柱、柱穿口和联动绳,且肢脚内部穿设有穿孔,所述肢脚的端壁固定有脚柱,且脚柱的底端侧壁开设有柱穿口,所述脚柱的侧端外壁固定有联动绳。优选的,所述穿孔关于肢脚的中心对称,且肢脚与脚柱之间相互焊接,而且脚柱设置有四个。优选的,所述脚柱与板槽之间相互螺纹连接,且联动绳与脚柱和板槽之间均为固定连接,而且绑缚绳的首尾端部分别与肢脚和安置卡块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中板与侧接散热片之间为焊接,且侧接散热片呈等距离分布于中板的前后端壁,而且中板与胸板之间为相固定,并且胸板与胶圈之间为粘接。优选的,所述中心内室为“日”字状,同时胸板、胶圈和外板均为矩状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胸外引流护理装置通过穿孔可进行插接卡合,可方便将肢脚插接在病床的端部进行定位,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能,同时也方便更加的稳定的进行使用,而且可通过肢脚同步带动脚柱进行使用,并且可经过多组肢脚与脚柱来方便进行装置体的四端定位,提高其安置时的稳定性能,方便更好的与胸外引流人员进行护理使用;2、该胸外引流护理装置通过脚柱与板槽之间的螺纹旋转,可调节二者之间的距离,进而来改变脚柱的长度位置,方便更好的操控脚柱以及肢脚,进而来更好的进行定位以及卡合等操作,而且可经过肢脚底端的联动绳,来进行更好的连载操作,以方便肢脚依据联动绳来与端板之间进行组接,从而来更好的进行吊载操作;3、该胸外引流护理装置通过侧接散热片可提高中板内热量的外散效果,而且可经过中板内部的中心内室来方便存储各类冰敷或热敷液体,而后可对中板赋予冰敷和热敷的效果,以便于病患依据需求进行更为舒适的使用,并且可经过胸板、胶圈和外板的内端弧形状,可方便来对患者的身躯侧端进行联动使用,而且可经过胸板、胶圈和外板的外端矩形状,可方便来搭载一些医护用品,提高其使用时的便捷性,同时可经过绑缚绳来进行缠绕等操作,方便更好的来搭载装置体,依据绑缚绳可进行装置体的悬吊,提高其使用时的可操控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心内室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胸板;2、胶圈;3、外板;4、端板;5、板槽;6、肢定机构;7、肢脚;8、穿孔;9、脚柱;10、柱穿口;11、联动绳;12、绑缚绳;13、中板;14、侧接散热片;14、中心内室;15、安置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胸外引流护理装置,包括胸板1、胶圈2、外板3、端板4、板槽5、肢定机构6、肢脚7、穿孔8、脚柱9、柱穿口10、联动绳11、绑缚绳12、中板13、侧接散热片14、中心内室15和安置卡块16,胸板1的侧端安置有胶圈2,且胶圈2的端部安装有外板3,外板3的首尾端部侧壁均固定有端板4,且端板4的内部开设有板槽5,肢定机构6安置于端板4的侧端,肢定机构6的顶部侧端安装有绑缚绳12,外板3的中部侧端安置有中板13,中板13的前后端壁均安装有侧接散热片14,且中板13的内部开设有中心内室15,中板13的侧壁安装有安置卡块16;肢定机构6包括肢脚7、穿孔8、脚柱9、柱穿口10和联动绳11,且肢脚7内部穿设有穿孔8,肢脚7的端壁固定有脚柱9,且脚柱9的底端侧壁开设有柱穿口10,脚柱9的侧端外壁固定有联动绳11,穿孔8关于肢脚7的中心对称,且肢脚7与脚柱9之间相互焊接,而且脚柱9设置有四个,通过穿孔8可进行插接卡合,可方便将肢脚7插接在病床的端部进行定位,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能,同时也方便更加的稳定的进行使用,而且可通过肢脚7同步带动脚柱9进行使用,并且可经过多组肢脚7与脚柱9来方便进行装置体的四端定位,提高其安置时的稳定性能,方便更好的与胸外引流人员进行护理使用;脚柱9与板槽5之间相互螺纹连接,且联动绳11与脚柱9和板槽5之间均为固定连接,而且绑缚绳12的首尾端部分别与肢脚7和安置卡块16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脚柱9与板槽5之间的螺纹旋转,可调节二者之间的距离,进而来改变脚柱9的长度位置,方便更好的操控脚柱9以及肢脚7,进而来更好的进行定位以及卡合等操作,而且可经过肢脚7底端的联动绳11,来进行更好的连载操作,以方便肢脚7依据联动绳11来与端板4之间进行组接,从而来更好的进行吊载操作,方便肢脚7与病床的端壁进行缠绕绑缚,提高其定位时的便捷性能,具有更为丰富的操控效果,方便将装置体与胸外引流人员之间进行更好的贴合使用,以便于来进行护理操作;中板13与侧接散热片14之间为焊接,且侧接散热片14呈等距离分布于中板13的前后端壁,而且中板13与胸板1之间为相固定,并且胸板1与胶圈2之间为粘接,中心内室15为“日”字状,同时胸板1、胶圈2和外板3均为矩状弧形结构,通过侧接散热片14可提高中板13内热量的外散效果,而且可经过中板13内部的中心内室15来方便存储各类冰敷或热敷液体,而后可对中板13赋予冰敷和热敷的效果,以便于病患依据需求进行更为舒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引流护理装置,包括胸板(1)和肢定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板(1)的侧端安置有胶圈(2),且胶圈(2)的端部安装有外板(3),所述外板(3)的首尾端部侧壁均固定有端板(4),且端板(4)的内部开设有板槽(5),所述肢定机构(6)安置于端板(4)的侧端,所述肢定机构(6)的顶部侧端安装有绑缚绳(12),所述外板(3)的中部侧端安置有中板(13),所述中板(13)的前后端壁均安装有侧接散热片(14),且中板(13)的内部开设有中心内室(15),所述中板(13)的侧壁安装有安置卡块(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引流护理装置,包括胸板(1)和肢定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板(1)的侧端安置有胶圈(2),且胶圈(2)的端部安装有外板(3),所述外板(3)的首尾端部侧壁均固定有端板(4),且端板(4)的内部开设有板槽(5),所述肢定机构(6)安置于端板(4)的侧端,所述肢定机构(6)的顶部侧端安装有绑缚绳(12),所述外板(3)的中部侧端安置有中板(13),所述中板(13)的前后端壁均安装有侧接散热片(14),且中板(13)的内部开设有中心内室(15),所述中板(13)的侧壁安装有安置卡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引流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肢定机构(6)包括肢脚(7)、穿孔(8)、脚柱(9)、柱穿口(10)和联动绳(11),且肢脚(7)内部穿设有穿孔(8),所述肢脚(7)的端壁固定有脚柱(9),且脚柱(9)的底端侧壁开设有柱穿口(10),所述脚柱(9)的侧端外壁固定有联动绳(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杨德淑
申请(专利权)人:周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