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带光学放大器件的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86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表(31)的机芯(32)与位于表的晶体(8)下的液晶显示装置(34)相关。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表(31)的表壳(4)中有一个有源显示装置(36)。此外,表(31)还有一个反射镜(40)配置在表的后盖(6)中,一个放大透镜(38)配置在晶体(8)底下。上述光学元件配置得使有源显示装置(36)来的光为反射镜(40)所反射,反射到放大透镜的方向。(*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该表包括数据显示装置,数据显示装置中装有光学放大器件,供戴表人看表用。大家知道,表上显示数据,通常不是采用模拟显示就是采用数字显示,前者通常由时分秒针和有关的一个或几个刻度盘构成,后者通常由一些液晶元件(LCD)构成。大家不知道,为显示日期、星期、月份或年份,采用了印字盘或印字环,与开设在表盘上的小窗口结合起来使用。为放大表示日期的数目字,周知的作法是在对着表盘小窗口上的地方表液晶的位置装一个放大透镜。在此情况下,印字盘或印字环与放大透镜的间距通常小于3毫米。因此,为达到大幅度放大的目的,透镜的焦距就得非常小。举例说,要放大2倍,焦距就得小于6毫米。一般小窗口的半径为1毫米,人眼与表液晶的明视距离为15厘米,这样,对应于如此放大透镜形成的虚象的半径,放大透镜的半径就必须是2毫米左右,戴表人才能完整读到所显示的日期。此外,透镜的焦距为6毫米时,边缘效应非常之大,而且光学象差大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放大透镜的半径尺寸必须大致上翻一番,也就是说要4毫米左右,才能轻易而精确地读取所显示的日期,而这对6毫米的焦距来说是太大了。上述方案是非常不合适的,就放大透镜的意尺寸和这样放大镜形成的影象而论,仍然比较平庸。因此,上述方案只适用于放大倍数大致小于2的情况。所述这种方案不能提高上述显示装置所提供的数据密度。上述问题表明,数据在表盘面上显示时,要大幅度放大这类数据同时还要使经放大的影象达到易于读取的良好质量,对一般尺寸的表特别是手表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本专利技术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提供这样一种表,表的数据显示装置的数据密度高,与设在表中的光学放大器结合起来使用能使这种显示装置的放大能力足以保证数据可轻易读取。举例说,长相当于15个字母、由10行文字组成的文稿可以用100×100个象素的矩阵装置显示出来。这里象素一词是指局部化和基本上均匀的数据单元,特别是指由发光单元(例如发光二极管或微型激光器集成电路)发射光线的情况。为在大约20厘米的距离直接读取上述文稿,上述矩阵装置的表面需要4平方厘米左右,以便确保阅读过程轻易进行。应该指出的是,4平方厘米的显示面大约占了按男人的手臂设计的表的整个表盘面。这大大限制了这种表盘设计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即提供一种表,该表具有能为戴表人准确读取的100×100个象素的矩阵显示器、表盘上读取这种矩阵显示器的表面小于4平方厘米(例如1至2平方厘米)。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这样一种表,该表有表壳、显示装置和光学放大装置,光学放大装置配置得使其可用光学的方法放大所述显示装置给戴表人提供的数据,这种表的特征在于,它还具有第一反射镜,该反射镜配置在所述表壳中将所述显示装置来的光反射到所述光学放大装置的方向,所述显示装置也同样配置在所述表壳中。本专利技术的表的上述特征使显示装置与光学放大装置隔开的光路具有较大的长度,具体地说,大于表本身的厚度,这是因为第一反射镜将显示装置来的光射到光学放大装置的方向所致。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配置在表壳后盖上,且光学放大装置有一个第一放大透镜配置在表的石英晶体底下。这样,显示装置与这种第一透镜之间的光路无需其它措施就可以大于手表的厚度,从而带来了更大的好处,这在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即可了解这一点。同样,借助于下面参照附图编写的说明,稍后即可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性能和优点,但这里完全没有将本专利技术局限于该附图的意思。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表的示意剖视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表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的表的示意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表的示意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表的示意剖视图。下面借助图1和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表的第一实施例。表1的机芯2配置在表壳4中。表壳4有一个后盖6和晶体8。机芯2与时针10和分针12组成的模拟时间显示部分有联系。表壳4中配置有微型快门显示装置14、光源16、反射镜18和放大透镜20。光源16能向微型快门显示装置14的方向发送光线。装置14配置得使其将光源16来的光反射到反射镜18的方向,反射镜18则配置得使其将装置14来的光反射向放大透镜20的方向。这样,微型快门显示装置14来的光透过晶体8射出表壳4外。表壳4内还有内部部件22和24,主要用来防止光源16供来的光不经过微型快门显示装置14和反射镜18反射就直接从表壳4照射出去。这里应该指出,光源16可以是单色光源也可以是多色光源。其次,反射镜18可以是球面反射镜也可以是非球面反射镜,其作用是校正放大透镜20的光学象差。在光学上,非球面反射镜比球面反射镜更有利,基本上能消除垂直于球面光学元件的光学象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配备了平面反射镜。在此第一实施例中,放大透镜20是个具一定焦距的标准透镜。举例说,透镜20的焦距为20毫米,微型快门显示装置14与这种放大透镜20之间的间距为15毫米。适当选取装置14、反射镜18和放大透镜20的尺寸(这是本
的行家们不难做到的),放大透镜20可以使微型快门显示装置14虚象的放大倍数,在戴表人的眼睛位于距所述虚象大致20厘米的距离时,约相当于4倍,这相当于周知的那种液晶显示器距戴表人的眼睛20厘米的情况。因此,显然各种光学元件14、18和20的布局借助于焦距大于10厘米的放大透镜就可以使显示装置获得较大的放大能力。这样,无需任何特殊的装备,微型快门显示装置14就能提供正常分辨能力的肉眼不能直接读取的高表面密度数据。在第一方案中,放大透镜20是球面透镜。在第二方案中,放大透镜20是柱面透镜,能使微型快门显示装置14沿一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放大能力。在此后一种情况下,反射镜18也是柱形对称。这里不详述微型快门显示装置14的制备过程,因为该装置本身不是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应该指出,表1第一表盘26的表面刻有表示时间的刻度。此外,表1还有第二表盘30紧挨晶体8配置,或配置在该晶体8附近,特别用来配置装置14和放大透镜20。在第一方案中,放大透镜20胶合在晶体8的内表面。在第二方案中,放大透镜20直接在晶体8中形成。反射镜18配置在表壳4的后盖6侧,微型快门显示装置14配置在表1的晶体8侧,加大了显示装置14与放大透镜20之间的光学间距。因此,用焦距较长的放大透镜可以获得较大的放大效果,从而可以缩小放大透镜的所需空间,并减小这种放大透镜产生的光学象差。此外,上述光学设计使我们可以采用放大透镜20,这种放大透镜显示出的尺寸足以保证准确轻易读取经该放大透镜放大的微型快门装置的数据。然而应该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一实施例并未能以最佳的方法解决标准光学元件18和20占用空间的问题和微型快门显示装置由放大透镜20所形成的虚象的光学质量问题。设置校正透镜时,空间问题变得更严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解决上述第一实施例各种标准光学元件所占空间的问题,和提高显示装置经放大图象的质量。为达到上述效果,下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其它一些实施例。下面借助图3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图3中示出了表31的剖面,表31的机芯32与位于表晶体8底下的液晶显示装置34有联系。表31的表壳由表壳体4和后盖6构成。表壳体4中配置有有源显示装置36。这里有源显示装置指有一组能发光的光学器件单元。适当控制这些单元可以在这种有源显示装置的表面形成含有一定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有一个表壳(4、6)、显示装置(14;36)和光学放大装置(38;54),光学放大装置(38;54)的设置使其用光学的方法放大使用者的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中还有一个反射镜(40),配置得使其将同样也配置在所述表壳中的所述显示装置来的光在所述光学放大装置的方向进行反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A雷弗莱JM梅厄V特奥多里蒂斯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钟表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