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飞虎专利>正文

一种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骨架制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685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骨架制作系统,包括底板、放置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底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放置装置,放置装置的相对的一侧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位于底板的上方,螺纹杆的外侧设有一对夹持装置,左侧的夹持装置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右侧的夹持装置与螺纹杆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装置的固定,可固定不通规格大小的钢筋,同时便于调节钢筋之间的距离,同时放置装置的设置,可使钢筋的两端固定的更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稳定机构的上移,再转动第一螺纹杆,使第一螺纹杆在螺纹管的内部上移,并使夹持机构之间的距离增加,从而制作不同规格的管桩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骨架制作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骨架制作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领域当中,预制桩其实也就是我们了解到的钢筋混凝土桩、钢桩以及木桩等等。一般情况之下来说在桩基础领域当中,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优先使用到的是钢筋混凝土桩,在此我们需要了解到的一个问题是,预制桩一般情况之下是在工厂抑或是施工现场当中预制出来的,再将其运输到桩位所在的地点之上,在对锤击、静压等工艺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使得桩子进入到预定的位置之上,相较于其他的桩来说,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点是荷载能力比较强、沉降变形比较小以及效率比较高等等,所以是可以在其他类型的桩当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也可以使其在建筑工程领域当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桩骨架制作机械在制作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1)当对钢筋进行固定时,传统的管桩骨架制作机械不能够调节之间的距离,无法对不同型号的管桩骨进行制作,并制作的过程中,更无法对不同规格尺寸的钢筋进行固定。(2)钢筋固定之后,传统的管桩骨架制作机械无法对钢筋进行转动式移动。(3)在对钢筋来两端进行固定时,传统的管桩骨架制作机,只能使钢筋放置在上面,且无法对钢筋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骨架制作系统,包括底板、放置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底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放置装置,放置装置的相对的一侧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位于底板的上方,螺纹杆的外侧设有一对夹持装置,左侧的夹持装置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右侧的夹持装置与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螺纹杆贯穿放置装置,并通过轴承与放置装置转动连接,螺纹杆外壁靠左端活动套设有伸缩筒,且伸缩筒的左端通过轴承与螺纹杆转动连接,伸缩筒的右端与左侧的夹持装置固定连接,螺纹杆的外壁靠左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右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固定套接在伸缩筒的外侧;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套筒、加强杆、支撑圈、螺纹管第一螺纹杆、稳定机构和夹持机构,螺纹杆的外侧设有一对套筒,左侧的套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右侧的套筒与螺纹杆转动连接,套筒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环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环形分布的加强杆,加强杆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支撑圈,支撑圈的内壁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贯穿有螺纹管,且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与加强杆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螺纹杆远离套筒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支撑圈的内壁设置有多组呈环形分布的稳定机构,且稳定机构在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呈相间分布。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U型板、螺纹孔、第一螺栓、压板、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第三弹簧和第二伸缩杆,U型板的外侧均通过轴承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U型板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夹持板,且每组第二夹持板与U型板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末端与U型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夹持板的外侧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远离第二夹持板的一端与U型板相连接,第三弹簧均环绕在第二伸缩杆的外侧。优选的,所述U型板的两端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上端外侧均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压板,压板的下端连接有与两个第二夹持板相匹配的第一夹持板。优选的,所述支撑圈的外环面且位于第一螺纹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的一端与支撑圈的外环面铰接,第三伸缩杆的另一端与铰接杆相铰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与U型板外环面相铰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板和第一夹持板均为圆弧型夹板,第二夹持板和第一夹持板的内侧均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有稳定板、稳定杆、螺母、插杆、通孔和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均共同与支撑圈的内侧相连,且第二螺纹杆的末端指向螺纹套的圆心,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对称的稳定杆,稳定杆为伸缩结构,稳定杆远离螺母的一端均铰接有插杆,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板,稳定板的顶端且位于第一螺纹杆的外侧等距离环形开设有供插杆插入的通孔。优选的,所述放置装置包括有放置板、空槽、滑动板、第一伸缩杆、第二弹簧、放置圈、第一连接杆、放置管、活动杆和第二连接杆,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放置管通向外部,且螺纹杆通过轴承与放置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放置管的外侧等距离环形连接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远离放置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均连接有放置圈,放置圈的外侧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远离放置圈的一端均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内侧均与放置圈的外侧之间均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均环绕在第一伸缩杆的外侧,放置板的内侧开设有供滑动板滑动连接的空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夹持装置的固定,可固定不通规格大小的钢筋,同时便于调节钢筋之间的距离,同时放置装置的固定,可使钢筋的两端固定的更稳定。2、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稳定机构的上移,再转动第一螺纹杆,使第一螺纹杆在螺纹管的内部上移,并使夹持机构之间的距离增加,并制作不同直径规格的管桩骨架。3、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转动,进而带动伸缩筒伸进行伸缩并转动,并带动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的夹持装置转动并向右移动,从而带动钢筋骨架转动同时向右运动,逐渐从放置装置分离。4、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放置管,从而调节放置圈之间的距离,使管桩骨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转动,进而配合夹持装置对钢筋进行限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机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放置装置侧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放置装置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钢筋放置示意图。底板1、放置装置2、放置板201、空槽202、滑动板203、第一伸缩杆204、第二弹簧205、放置圈206、第一连接杆207、放置管208、活动杆209、第二连接杆210、夹持装置3、螺纹套31、加强杆32、支撑圈33、螺纹管34、第一螺纹杆35、稳定机构36、稳定板361、稳定杆362、螺母363、插杆364、通孔365、第二螺纹杆366、夹持机构37、U型板371、螺纹孔372、第一螺栓373、压板374、第一夹持板375、第二夹持板376、第三弹簧377、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骨架制作系统,包括底板(1)、放置装置(2)和夹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放置装置(2),放置装置(2)的相对的一侧设有螺纹杆(5),螺纹杆(5)位于底板(1)的上方,螺纹杆(5)的外侧设有一对夹持装置(3),左侧的夹持装置(3)与螺纹杆(5)螺纹连接,右侧的夹持装置(3)与螺纹杆(5)转动连接;/n所述螺纹杆(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底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螺纹杆(5)贯穿放置装置(2),并通过轴承与放置装置(2)转动连接,螺纹杆(5)外壁靠左端活动套设有伸缩筒(4),且伸缩筒(4)的左端通过轴承与螺纹杆(5)转动连接,伸缩筒(4)的右端与左侧的夹持装置(3)固定连接,螺纹杆(5)的外壁靠左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1),驱动轴(11)的右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固定套接在伸缩筒(4)的外侧;/n所述夹持装置(3)包括有套筒(31)、加强杆(32)、支撑圈(33)、螺纹管(34)第一螺纹杆(35)、稳定机构(36)和夹持机构(37),螺纹杆(5)的外侧设有一对套筒(31),左侧的套筒(31)与螺纹杆(5)螺纹连接,右侧的套筒(31)与螺纹杆(5)转动连接,套筒(31)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环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环形分布的加强杆(32),加强杆(3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支撑圈(33),支撑圈(33)的内壁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贯穿有螺纹管(34),且螺纹管(34)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5),第一螺纹杆(35)与加强杆(32)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螺纹杆(35)远离套筒(31)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37),支撑圈(33)的内壁设置有多组呈环形分布的稳定机构(36),且稳定机构(36)与第一螺纹杆(35)呈相间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骨架制作系统,包括底板(1)、放置装置(2)和夹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放置装置(2),放置装置(2)的相对的一侧设有螺纹杆(5),螺纹杆(5)位于底板(1)的上方,螺纹杆(5)的外侧设有一对夹持装置(3),左侧的夹持装置(3)与螺纹杆(5)螺纹连接,右侧的夹持装置(3)与螺纹杆(5)转动连接;
所述螺纹杆(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底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螺纹杆(5)贯穿放置装置(2),并通过轴承与放置装置(2)转动连接,螺纹杆(5)外壁靠左端活动套设有伸缩筒(4),且伸缩筒(4)的左端通过轴承与螺纹杆(5)转动连接,伸缩筒(4)的右端与左侧的夹持装置(3)固定连接,螺纹杆(5)的外壁靠左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1),驱动轴(11)的右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固定套接在伸缩筒(4)的外侧;
所述夹持装置(3)包括有套筒(31)、加强杆(32)、支撑圈(33)、螺纹管(34)第一螺纹杆(35)、稳定机构(36)和夹持机构(37),螺纹杆(5)的外侧设有一对套筒(31),左侧的套筒(31)与螺纹杆(5)螺纹连接,右侧的套筒(31)与螺纹杆(5)转动连接,套筒(31)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环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环形分布的加强杆(32),加强杆(3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支撑圈(33),支撑圈(33)的内壁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贯穿有螺纹管(34),且螺纹管(34)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5),第一螺纹杆(35)与加强杆(32)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螺纹杆(35)远离套筒(31)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37),支撑圈(33)的内壁设置有多组呈环形分布的稳定机构(36),且稳定机构(36)与第一螺纹杆(35)呈相间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骨架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7)包括有U型板(371)、螺纹孔(372)、第一螺栓(373)、压板(374)、第一夹持板(375)、第二夹持板(376)、第三弹簧(377)和第二伸缩杆(378),U型板(371)的外侧均通过轴承与第一螺纹杆(35)的一端转动连接,U型板(37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夹持板(376),且每组第二夹持板(376)与U型板(371)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二伸缩杆(378),第二伸缩杆(378)的末端与U型板(37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夹持板(376)的外侧连接有第三弹簧(377),第三弹簧(377)远离第二夹持板(376)的一端与U型板(371)相连接,第三弹簧(377)均环绕在第二伸缩杆(378)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骨架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虎谭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飞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