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78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36
本申请公开一种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其包括第一、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上端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在第一夹臂的下端形成有第一蓄冷块,在第二夹臂的下端形成有第二蓄冷块;第一、第二蓄冷块的下端形成为锥形端,用于夹持待冷冻治疗的部位;在第一夹臂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套,第一保温套由硅胶制成,用于包围第一蓄冷块;第一保温套的上端形成第一套环,第一套环套在第一夹臂上;在第二夹臂上设置有第二保温套,第二保温套由硅胶制成,用于包围第二蓄冷块;第二保温套的上端形成第二套环,第二套环套在第二夹臂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
技术介绍
液氮冷冻术是皮肤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液氮冷冻治疗是一种冷冻生物学的综合效应,指的是通过极度冷冻的方法,将患病区域的病变细胞迅速杀死,使患病区域的正常细胞得到恢复,可以用于治疗病毒疣、赘生性损害、色素痣等皮肤病。液氮冷冻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将镊子伸入液氮瓶中进行冷却,然后再用镊子的尖端部夹住待治疗的突出于皮肤表面的肉质部分,实施冷冻治疗。现有的常规镊子如图1所示。这种方式的缺陷是,镊子的尖端部能够保冷的时间有限,如果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则可能需要几个镊子或者反复冷却镊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相对较长时间的冷冻操作的镊子;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观察被冷却的部分颜色变化的镊子。本申请的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其包括第一、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上端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在第一夹臂的下端形成有第一蓄冷块,在第二夹臂的下端形成有第二蓄冷块;第一、第二蓄冷块的下端形成为锥形端,用于夹持待冷冻治疗的部位;在第一夹臂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套,第一保温套由硅胶制成,用于包围第一蓄冷块;第一保温套的上端形成第一套环,第一套环套在第一夹臂上;在第二夹臂上设置有第二保温套,第二保温套由硅胶制成,用于包围第二蓄冷块;第二保温套的上端形成第二套环,第二套环套在第二夹臂上。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蓄冷块的锥形端的内侧形成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的侧面形成有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二蓄冷块的锥形端的内侧形成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侧面形成有第二凹槽;第一、第二凹槽用于夹持待冷冻部位。优选地,在第一夹臂的中部通过枢轴能够转动地连接有开有凹口的扣板;在第二夹臂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能与所述凹口结合的圆柱;扣板的凹口扣锁在圆柱上时,所述第一、第二夹臂的下端彼此贴合,处于夹紧状态。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夹臂的上端连接有挠性臂,挠性臂的下端连接有放大镜。本申请通过蓄冷块,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冷冻治疗;保温套进一步阻止蓄冷块与外界交换热量,使得尽可能地保证热量是与进行冷冻治疗的部位进行交换;扣板和圆柱能够使得两臂保持夹闭,使得操作者在长时间操作时较为省力;放大镜的设置便于操作者观察被冷冻部位的颜色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镊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的保温套套在蓄冷块上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的两臂夹紧时通过锁紧机构锁紧的示意图;图5、6、7、8、9分别为本申请的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的保温套的主视、左视、右视、俯视、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0、11、12、13分别为本申请的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的蓄冷块的主视、左视、右视、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的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其包括第一、第二夹臂11、12,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的上端固定地连接在一起。第一、第二夹臂一般由不锈钢制成。在第一夹臂11的下端形成有第一蓄冷块11b,第一蓄冷块的上端11b-1可以形成为柱状,具有相对较大的体积,以保证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冷冻,第一蓄冷块可以是不锈钢制成,也可以是黄铜制成。同理,在第二夹臂的下端形成有第二蓄冷块12b;第一、第二蓄冷块11b、12b的下端形成为锥形端11b-2,用于夹持待冷冻治疗的部位。第一蓄冷块和第二蓄冷块的结构完全相同。在第一夹臂11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套11a,第一保温套11a由硅胶制成,用于包围第一蓄冷块11b;第一保温套11a的上端形成第一套环11a-1,第一套环11a-1套在第一夹臂上,第一保温套的下部11a-2包围在第蓄冷块11b上;在第二夹臂12上设置有第二保温套12a,第二保温套12a由硅胶制成,用于包围第二蓄冷块12b;第二保温套12a的上端形成第二套环,第二套环套12a在第二夹臂12上。第一保温套和第二保温套的结构完全相同。在第一蓄冷块11b的锥形端11b-2的内侧形成第一凸起部11b-3,第一凸起部11b-3的侧面形成有第一凹槽11b-4。在第二蓄冷块12b的锥形端的内侧形成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侧面形成有第二凹槽。第一、第二凹槽用于夹持待冷冻部位。在第一夹臂11的中部通过枢轴能够转动地连接有开有凹口的扣板11c;在第二夹臂1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能与该凹口结合的圆柱12c;扣板11c的凹口扣锁在圆柱12c上时,第一、第二夹臂11、12的下端彼此贴合,处于夹紧状态。第一、第二夹臂11、12的上端连接有挠性臂21,挠性臂21可以是由能够弯曲的金属制成,例如具有一定粗细的铜丝或铁丝;挠性臂21的下端连接有放大镜22。这样,操作者可以将放大镜22移动并保持在所需要的位置,对进行冷冻的部位进行观察,例如观察其颜色变化。使用时,首先将第一、第二保温套移动到第一、第二蓄冷块的上方,将第一、第二蓄冷块完全暴露出来后,将镊子的下部插入液氮中进行冷却,这样,第一、第二蓄冷块会被冷却;一定时间后,将镊子从液氮中取出,将第一、第二保温套重新向下滑动而覆盖第一、第二蓄冷块,使得第一、第二蓄冷块尽可能少地与周围空气交换热量;将镊子夹子需冷冻治疗的部位,使其处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然后将扣板扣在圆柱上,保持第一、第二夹臂的夹紧状态;冷冻期间,可以通过调整挠性臂,使得放大镜适于观察正在进行冷冻的部位。冷冻治疗结束后,打开扣板,分开第一、第二夹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其包括第一、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上端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n在第一夹臂的下端形成有第一蓄冷块,在第二夹臂的下端形成有第二蓄冷块;第一、第二蓄冷块的下端形成为锥形端,用于夹持待冷冻治疗的部位;/n在第一夹臂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套,第一保温套由硅胶制成,用于包围第一蓄冷块;第一保温套的上端形成第一套环,第一套环套在第一夹臂上;在第二夹臂上设置有第二保温套,第二保温套由硅胶制成,用于包围第二蓄冷块;第二保温套的上端形成第二套环,第二套环套在第二夹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其包括第一、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上端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夹臂的下端形成有第一蓄冷块,在第二夹臂的下端形成有第二蓄冷块;第一、第二蓄冷块的下端形成为锥形端,用于夹持待冷冻治疗的部位;
在第一夹臂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套,第一保温套由硅胶制成,用于包围第一蓄冷块;第一保温套的上端形成第一套环,第一套环套在第一夹臂上;在第二夹臂上设置有第二保温套,第二保温套由硅胶制成,用于包围第二蓄冷块;第二保温套的上端形成第二套环,第二套环套在第二夹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科冷冻治疗用镊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蓄冷块的锥形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卉邹先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