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筋膜剥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77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面部筋膜剥离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将传统手术钳当中可相互咬合棱状凸齿改进为:相互适配的第一突触和第二突触,相较于传统手术钳中的棱状凸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障对于面部筋膜钳合稳定性的前提下,并不存在容易破坏筋膜层的锐边结构,同时,钳合的接触方式也是相较于点接触,向筋膜层施加压强更小的面接触,可有效保障筋膜层的组织完整性,缩短了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部筋膜剥离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面部筋膜剥离器。
技术介绍
面部筋膜手术是一类常见的美容外科手术,其主要实施对象是人体面部的筋膜层。在面部筋膜手术的过程当中,有一道步骤是将面部筋膜剥离开来。现有方式主要是采用传统样式的手术钳来钳合住筋膜层,再进行剥离动作。但如图1所示,传统手术钳的钳合部为保障其能稳定地钳合住组织层,其接触部位上设置有可相互咬合、带有锐边的棱状凸齿30,这些棱状凸齿30在钳合夹持时,其锐边结构容易破坏筋膜层组织结构的完整性,造成患者术后面部淤血发黑,延长了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期。进一步的,如果采用钳合部接触面为光滑面的手术钳,由于筋膜层具有较薄且较光滑的特性,所以在手术过程当中,这种手术钳的钳合稳定性较差,常常会出现筋膜层与手术钳相脱离的意外,难以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面部筋膜剥离器,其可在保障对于面部筋膜钳合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钳合操作对于面部筋膜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面部筋膜剥离器,包括有相互枢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上设有第一钳合部,所述第二钳体上设有第二钳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合部主要由若干个呈半球状的第一突触所构成,而所述第二钳合部主要由若干个与所述突触对应适配且呈半球状的第二突触所构成;其中,所述第一突触可随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间的相对转动,而接触并挤压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突触,以使第二突触发生弹性凹陷形变。优选的,所述第二突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和/或,所述第一突触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二突触呈带有内腔的中空形状,且第二突触上还形成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通气结构。优选的,所述通气结构为若干个环绕所述第二突触的轴线,均匀排布于第二突触的侧部的通气孔。优选的,所述第二突触与第二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突触背离其用于与第一突触接触的一端上连接有插入栓,所述第二钳体上形成有供所述插入栓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入栓与插孔之间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突触的半球球径与第二突触的半球球径的大小比例在1:1.5以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突触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突触在第一钳体上呈矩形点阵排布。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有:本技术主要将传统手术钳当中可相互咬合棱状凸齿改进为相互适配的第一突触和第二突触,第一突触可随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间的相对转动,而接触并挤压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突触,以使第二突触发生弹性凹陷形变;在需要剥离筋膜层时,筋膜层置于第一突触和第二突触之间,且在第一突触的带动下,形变并嵌入在第二突触凹陷部位内,由第一突触和第二突触包裹住,从而实现对于筋膜层的稳定钳合。相较于传统手术钳中的棱状凸齿,本技术用于钳合筋膜层的第一钳合部和第二钳合部并不存在容易破坏筋膜层的锐边,同时,钳合的接触方式也是相较于点接触,向筋膜层施加压强更小的面接触,可有效保障筋膜层的组织完整性,缩短了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传统手术钳中棱状凸齿咬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突触和第二突触随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相对转动而相互接触的示意图;图5和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第二突触在第一突触作用下弹性凹陷形变的剖面示意图。【具体符号说明】:10-第一钳体,11-第一突触,20-第二钳体,21-第二突触,22-通气孔,23-插入栓,30-棱状凸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见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1提出面部筋膜剥离器,包括有相互枢接的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所述第一钳体10上设有第一钳合部,所述第二钳体20上设有第二钳合部,所述第一钳合部主要由若干个呈半球状的第一突触11所构成,而所述第二钳合部主要由若干个与所述突触对应适配且呈半球状的第二突触21所构成;其中,所述第一突触11可随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间的相对转动,而接触并挤压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突触21,以使第二突触21发生弹性凹陷形变。在手术过程当中,医生手握住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向其施加以握力,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从而相对转动,第一突触11和第二突触21即钳合住处于两者之间的待剥离开来的面部筋膜。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突触11在挤压第二突触21之前,第一突触11会首先与筋膜层相接触,筋膜层即与第一突触11的球状外表贴合住,呈半球膜状;然后,第一突触11再带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面部筋膜剥离器,包括有相互枢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上设有第一钳合部,所述第二钳体上设有第二钳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合部主要由若干个呈半球状的第一突触所构成,而所述第二钳合部主要由若干个与所述突触对应适配且呈半球状的第二突触所构成;其中,所述第一突触可随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间的相对转动,而接触并挤压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突触,以使第二突触发生弹性凹陷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面部筋膜剥离器,包括有相互枢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上设有第一钳合部,所述第二钳体上设有第二钳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合部主要由若干个呈半球状的第一突触所构成,而所述第二钳合部主要由若干个与所述突触对应适配且呈半球状的第二突触所构成;其中,所述第一突触可随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间的相对转动,而接触并挤压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突触,以使第二突触发生弹性凹陷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筋膜剥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和/或,
所述第一突触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部筋膜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触呈带有内腔的中空形状,且第二突触上还形成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通气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薇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晶肤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