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宜振专利>正文

一种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6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杯20可相对于外杯10转动的杯子,其基本结构包括有一外杯10、内杯20以及设于外杯底部之传动模组30,其中该内杯20之内壁面上拗设有若干凸叶21,内杯20套设于外杯内部并与传动模组30相啮合,该传动模组30具有一按钮36凸露于外杯10外,当按钮36反复被施压后,带动传动模组30内之齿轮组35,可驱使内杯20相对于外杯转动,利用凸叶21搅拌杯内液体产生水流,达到搅拌均匀之目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杯子。传统的杯子均为简单的容器,在冲泡茶水或咖啡等饮料时,皆需以一搅拌棒搅动均匀后,方能产生良口的饮料。但在上述饮料利用搅拌棒搅动完成后,即会将搅拌棒取出置于一侧,易将桌面沾污,再者,多数饮用者在饮用上述饮料时,尤其是热饮,均慢慢品尝,在品尝过程中,饮料中的颗粒分子将会沉淀在杯底,同时比重不同的液体会分离,此时,仍需利用搅拌棒加以搅动均匀后,再予以饮用,非但在使用上相当不便外,更会使饮料滴落在桌面上。除此之外,一般人在冲泡茶包后,极少有一口喝完所冲泡的茶水,在茶包浸渍茶水中过久后,茶水会变得苦涩;因此,许多人在冲泡一段时间后,将茶包从茶水中取出,但却不知要置于何处,若将其丢弃十分可惜,若欲再利用冲泡续杯,又需将该茶水一口喝完,方能品尝到较为甘纯的茶水,对饮用者造成相当大的困扰。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杯子。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外杯可分离的杯子,以方便内杯的清洗。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有一外杯、内杯以及设于外杯底都的传动模组,其中,该内杯的内壁面上拗设有若干凸叶,内杯套设于外杯内部并与传动模组相啮合,该传动模组具有一按钮凸露于外杯外,当按钮反复被施压后,带动传动模组内的齿轮组,可驱使内杯相对于外杯转动,利用凸叶搅拌杯内液体产生水流,达到搅拌均匀的目的。另外,该传动模组与内杯利用磁性元件相互吸引结合,使用者施力拉拔后,使内杯与外杯分离,方便内杯清洗,又可迅速组装为一体。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杯与传动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10为外杯、11为固定座、20为内杯、21为凸叶、22为第一磁性元件、23为卡制瓣、24为杯盖、30为传动模组、31为轴承、311为上轴承座、312为下轴承座、313为钢珠、314为第二磁性元件、315为卡榫、32为底盖、33为隔板一、331为止抵座、34为隔板二、35为齿轮组、36为按钮、37为齿条、33为弹簧。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一外杯10、内杯20以及设于外杯10底部的传动模组30,其中,外杯10呈中空管状,可供内杯20套设,其侧壁面设有把手供人握持,其底部设有若干固定座11;内杯20的内壁面上拗设有若干凸叶21,内杯20底部设有若干卡制瓣23,如图2所示,并镶设一第一磁性元件22,在内杯20的顶端开口可盖合一杯盖24;传动模组30利用螺钉锁固在外杯10底部的固定座11上,传动模组30包括有一轴承31与一底盖32组装构成一中空容室的壳体,壳体内部中空容室利用隔板一33与隔板二34组立齿轮组35,另有一按钮36设于该壳体内部并凸露于外杯10外缘,按钮36延伸有一齿条37与齿轮组35配合,齿条37内穿设弹簧38并止抵于隔板一33上的止抵座331,以供按钮36与齿条37保持向外复归的作用力,按钮36被施压后齿条37往复运动,将会驱动齿轮组35转动,利用齿轮比的搭配令齿轮组35最末端的齿轮具有适当的转速,此为现有的极为简易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中轴承31包括有上轴承座311、下轴承座312与钢珠313,上轴承座311顶缘镶设有第二磁性元件314及与卡制瓣23相对应的卡榫315,该上轴承座311与齿轮组35的最末端齿轮结合为一体并呈同心状态,在按钮36施力下压后,利用齿轮组35的配合带动上轴承座311转动。本实施例组装后,外杯10与传动模组30结合为一体,而内杯20套设于外杯10内部后利用二磁性元件相互拉引而组立为一体,并利用卡制瓣23与卡榫315的卡合,令上轴承座311转动时被驱使转动,使用者也可稍用力拉拔,即可将内杯20与外杯10分离,方便内杯20清洗。如图4所示,在内杯20装填液体后,不断地按压按钮36,利用齿轮组35的转动与配速,藉由上轴承座311驱使内杯20相对于外杯10转动,此时,凸叶21即会带动水流而对内杯20内的液体产生搅拌的作用,进而使内杯20内的液体及冲泡物,如茶包、咖啡粉末等均匀的混合,达到搅拌均匀的目的。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并不需要外来的搅拌元件加以搅拌,不论何时使用者仅需按压转钮,即可使内杯转动,可避免饮料滴落桌面的情况发生。另外,外杯10可用透明材质制造,而内杯20外壁面可印制图案或文字,在内杯转动时,能令图案或文字旋转,产生视觉上的变化,极富有趣味性,若将其应用于儿童用品,除了可增进使用趣味性外,更可了解内杯转动的结构和原理,具有启发儿童智力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杯(10)、内杯(20)以及设于外杯底部的传动模组(30),其中,内杯(20)的内壁面上拗设有若干凸叶(21),内杯(20)套设于外杯(10)内部并与传动模组(30)相啮合;该传动模组(30)具有按钮(36)、齿条(37)、齿轮组(35),其按钮(36)凸露于外杯(10)外,反复按压按钮(36),驱动齿轮组(35)转动,进而驱动内杯(20)相对于外杯(10)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杯(10)、内杯(20)以及设于外杯底部的传动模组(30),其中,内杯(20)的内壁面上拗设有若干凸叶(21),内杯(20)套设于外杯(10)内部并与传动模组(30)相啮合;该传动模组(30)具有按钮(36)、齿条(37)、齿轮组(35),其按钮(36)凸露于外杯(10)外,反复按压按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宜振刘亚樵
申请(专利权)人:江宜振刘亚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