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53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亳菊:70‑90份、椰子油衍生物:5‑20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5份、柠檬酸:1‑2份、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上述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粉碎、萃取,萃取包括第一次酶萃取以及第二次水萃取、粗滤、精滤、制剂,共计七步操作步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得到一种配方合理、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用量省、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的抗菌洗手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洗手液制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背景、技术水平和环保法规逐渐成为洗消用品全球化发展的三大驱动力,全球的洗涤用品将趋向多样化,但节能、节水、高效、温和、使用方便以及符合安全与环保要求的产品将是当前及未来洗涤产品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人们对于手部的清洁,除采用香皂、肥皂之类的清洁产品外,主要使用洗手液。香皂、肥皂清洁力强,但是具有较高碱性,并对某些人群具有较强刺激性,长期使用会导致手部皮肤粗糙;同时,香皂不断与人手接触,容易产生细菌滞留,造成二次交叉污染。而现有技术中的洗手液,大部分存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清洗困难,而且起不到抗菌的效果;反复、频繁使用会损伤皮肤,使皮肤留不住水分,更容易让病菌侵入。此外,现有技术的洗手液所含乳化剂含量较多,在环境中降解较慢,容易产生环境污染。手是与外界接触最多、最易污染的身体部位,也是传染病菌的重要渠道。因此,洗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香皂、肥皂相比,洗手液具有非接触性、更加卫生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针对上述缺点,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既经济、又能够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具有润肤、护肤作用的抗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进而实现提供一种对人无毒副作用、无腐蚀性、用量省(仅需1mL-2mL即可完成双手清洗)、清洁力强、杀菌消毒效果好,使用后可锁住皮肤水分、具有保湿、护肤功能的抗菌洗手液。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文献调查:菊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亳菊主产安徽亳州,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软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护晶状体等药理作用。《本草拾遗》:“白菊味苦,染髭发令黑,益颜色,好颜色不老。”菊花中含有香精油、菊花素、腺嘌呤、氨基酸和维他命等物质,可抑制皮肤黑色素形成及活化表皮细胞的作用,有很好的美容护肤作用,也称其为延年益寿之花。菊花中丰富的氨基酸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现代研究证明1毫克氨基酸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菊花能够帮助肌肤清除毛孔中的垃圾,将毒素带出肌肤,从而达到美白养颜的作用。菊花中氨基酸成分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据有关试验结果,证实氨基酸的润肤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常见的菊花美容护肤品洗面奶、雪菊面膜等,它们都利用了菊花的美容效果,具有安全、刺激性小等的优点。《中华道地药材》中关于菊花的描述是“含有绿原酸、黄酮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晶状体等作用,详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华道地药材》2012年版菊花条目。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主要有效成分为亳菊、椰子油衍生物椰子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椰子油酰胺丙基氧化胺、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柠檬酸。配方中的柠檬酸作为主杀菌成分,椰子油衍生物椰子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椰子油酰胺丙基氧化胺作为主清洁成分,亳菊活性成分一方面具有协同抗菌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锁水保湿效果。产品的原料配比和制剂工艺参数都会影响产品的抗菌和锁水保湿效果,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产品的制剂工艺,并采用体外杀菌实验验证工艺的可行性,确定产品的配方和配制工艺。一、配方确定:1、配方研究本品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3个浓度配制(1.4%、1.6%、1.8%),分别以中药提取液和水为溶剂配制不同处方的洗手液,通过体外抗菌实验考查确定洗手液的处方组成。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5号。表1不同的洗手液处方组成2、不同处方组成的抗菌洗手液体外抗菌活性研究2.1材料2.1.1供试品洗手液上述5种处方制,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5号;另取亳菊提取液,不加柠檬酸,作为6号样品,通过体外抗菌试验考察这6种样品的抗菌活性。2.1.2培养基营养琼脂(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9070)、营养肉汤(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91216)。2.1.3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由安徽省中医院微生物室提供)2.1.4试验仪器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型号:YXQ,SG41,80A);净化台(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型号:HS-1300);霉菌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型号:BMT-400C);浑浊度测定仪。2.1.5试验试剂及物品的制备5种供试品洗手液121℃高压灭菌30min备用。营养肉汤培养基121℃高压灭菌30min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121℃高压灭菌30min。在洁净化台内,将热的琼脂培养基倒入灭菌后的培养皿中,每板10-15ml,静置使之冷凝,成为琼脂平板备用。无菌生理盐水:将配置好的生理盐水装于三角瓶中,体积不超过三角瓶容积的三分之二,封口,121℃高压灭菌30min备用。将三种菌株分别接种于培养皿中,经37℃培养24h后,分离典型单个菌,用无菌生理盐水调制成菌液浓度约为5×10-5CUF/ml的细菌混悬液备用。2.2实验方法2.2.1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将所有未长菌试管内培养液再移种于琼脂平板上,37℃培养20-24h,平板上未长菌或菌落数<5个的最小稀释度的供试品洗手液浓度即为该供试品的最低杀菌浓度。结果见表1。2.3结果与分析表2.杀菌实验(MBC)注:“+”表示细菌生长,“-”表示细菌不生长,“Y”表示不加菌液加供试品洗手液和营养肉汤(考察药液)的试管组,“P”不加菌液加供试品洗手液和营养肉汤(考察药液)的试管组。由表2可以得出:Y和P组都无细菌生长,说明培养基和供试品洗手液杀菌彻底。1号到6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浓度(MBC)分别为原洗手液浓度的1/4,1/8,1/8,1/4,1/8,1/1;6号洗手液在原浓度下对大肠埃希式菌全无杀灭作用,1号到5号洗手液对大肠埃希式菌的抑菌浓度(MBC)分别为原洗手液浓度的1/4,1/8,1/8,1/4,1/8,1/2;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浓度(MBC)分别为原洗手液浓度的1/4,1/8,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亳菊:70-90份、椰子油衍生物:5-20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5份、柠檬酸:1-2份、余量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亳菊:70-90份、椰子油衍生物:5-20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5份、柠檬酸:1-2份、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亳菊:80份、椰子油衍生物:2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2份、柠檬酸:1.6份、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椰子油衍生物为椰子油酰胺丙基氧化胺。


4.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锁水保湿型抗菌洗手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粉碎:将亳菊通过粉碎机粉碎至过10目筛的原料;
(2)萃取: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原料放入萃取罐中,分两次萃取;
其中,第一次萃取添加纤维素酶、果胶酶至萃取罐中酶解,纤维素酶用量是原料重量的0.3%,果胶酶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允坤韩光张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亿人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