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52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腰肌劳损康复护理训练装置,通过开合式的扣接装置将壳体及其连接部分绑缚在患者的腰部,通过切换式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锥齿轮工作,经连接轴和万向联轴器驱动第一丝杠转动,从而调节两侧绑缚腰部的松紧程度,切换式驱动装置在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后,驱动套筒轴进行转动,两组套筒轴的转动分别经升降装置和横向驱动装置调节平移板上方按摩击打装置的位置,使患者不用扭身等动作,按摩击打装置通过单向轴承、线轮以及卷簧的配合使得患者可以通过拉动线轮实现按摩装置的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调节方便,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自身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节,经手臂的拉动,驱动按摩装置对自身的腰部进行按摩护理的工作,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腰肌劳损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腰肌劳损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特别是一些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教师等长久站立的工作人员,其腰部经常会发生腰肌劳损的症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对腰部的护理,通常在人们在健身馆等康复中心通过使用锻炼装置来缓解对腰部病痛的护理。但是目前市场的腰肌劳损康复训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患者的腰部难以进行弯曲等动作,需要借住外力如手臂的动作对腰部进行按摩护理的训练,其次,现有的腰肌劳损康复护理训练装置不能根据使用者的个人情况以及个人需求进行精准的击打按摩工作,因此,我们亟待一种腰肌劳损康复护理训练装置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腰肌劳损康复护理训练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腰肌劳损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两端分别横向滑动连接有连接箱且满足连接箱只能沿着壳体横向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的连接箱延伸处壳体的一端分别铰接有多组首尾相连的连接扣,且在尾部的连接扣上铰接一矩形箱,两组连接箱的端部之间经开合式的扣接装置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箱、连接扣和矩形箱内分别沿竖向间隔布设有两组沿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连接轴,处于上下同侧的相邻连接轴之间经万向联轴器进行连接,所述的连接箱内的下侧连接轴同轴连接一延伸至壳体内的第一丝杠,所述的第一丝杠的转轴沿横向螺纹配合在壳体中,所述的壳体内的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横向转动连接有两组套筒轴,所述的套筒轴与相应侧的连接箱内的上方连接轴之间经花键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的矩形箱内的下方连接轴同轴连接第一锥齿轮,上方连接轴同轴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转动连接在矩形箱内且与第一锥齿轮同轴心设置的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同轴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的矩形箱上连接一切换式驱动装置,满足切换式驱动装置的位置改变可以分别驱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所述的壳体上方设置有一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与左侧的套筒轴之间连接有一升降装置,满足升降装置经套筒轴的驱动实现竖向方向上的位移,所述的支撑板上端横向滑动连接一U形的平移板,所述的平移块与右侧套筒轴之间连接一横向驱动装置,满足横向驱动装置经套筒轴驱动平移板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的平移板内连接有一按摩击打装置,满足按摩击打装置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按摩击打。优选的,所述的按摩击打装置包括两组横向间隔设置且纵向转动连接在平移板内的传动轴,所述的平移板内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一与传动轴同轴设置的固定环,所述的传动轴与固定环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卷簧,所述的传动轴上同轴连接连接一线轮,所述的传动轴同轴连接一单向轴承,所述的单向轴承的外圈与纵向转动连接在平移板的过渡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过渡轴与安装在平移板上端的按摩装置相连接,满足过渡轴驱动按摩装置进行工作,所述壳体、连接扣上分别安装有挂钩,所述的线轮上的线绳经相应侧上的多组挂钩进行绕设,且在端部连接一拉环。优选的,所述的按摩装置包括沿竖向转动连接在平移板上的拨杆轴,还包括与过渡轴同轴连接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的拨杆轴同轴连接一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还包括纵向滑动连接在U形板上端的矩形杆,所述的矩形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与平移板之间连接有套设在矩形杆外的第一弹簧,所述的限位杆后端连接一矩形筒,所述的矩形筒的后端沿纵向滑动配合一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与矩形筒内底面之间连接一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二弹簧的后端连接一橡胶按摩球,所述的矩形筒下端连接一驱动销,所述的拨杆轴上端连接一与驱动销配合的拨杆,满足拨杆驱动矩形杆相对于平移板纵向移动。优选的,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横向连接在壳体上端的左侧的两组第一长条孔,所述的第一长条孔分别置于壳体上端的前后两侧,还包括横向连接在支撑板的左侧的两组第二长条孔,所述的第二长条孔分别置于支撑板下端的左右两侧,两组第一长条孔之间和两组第二长条孔之间横向滑动连接一平移轴,所述的壳体上端和平移板的下端分别纵向转动连接固定轴,所述的平移轴与固定轴的前侧轴端之间铰接有两组呈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所述的平移轴与固定轴的后侧轴端之间铰接有两组呈交叉设置的第二连杆,两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在交叉点的位置处纵向转动连接一连接杆,下方的所述的平移轴连接第二丝杠,所述的第二丝杠与横向转动连接在壳体上端的第一套筒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二丝杠螺纹套装在第一套筒内,所述的第一套筒与左侧的套筒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横向驱动装置包括横向转动连接在壳体上端的第一转轴,还包括竖向转动连接在壳体上端且置于第一转轴右侧的第二转轴,所述的第一转轴同轴连接第五锥齿轮,所述的第五锥齿轮与同轴连接在第二转轴上的第六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的支撑板上竖向转动连接一第二套筒,所述的第二转轴与第二套筒之间经花键进行滑动配合,所述的支撑板上横向转动连接一第三丝杠,所述的第三丝杠与平移板之间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三丝杠同轴连接第七锥齿轮,所述的第七锥齿轮与同轴连接在第二套筒上的第八锥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一转轴与右侧套筒轴上的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切换式驱动装置包括开在矩形箱上的直槽孔,所述的直槽孔内横向滑动配合一移动环,所述的移动环内转动连接一驱动柄,所述的驱动柄延伸至矩形箱内的部分同轴连接第九锥齿轮,所述的移动环外侧壁沿均布开有两组容纳槽,所述的容纳槽内沿径向滑动配合一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朝向矩形箱的端面上连接一钩爪,所述的驱动杆与容纳槽内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的直槽孔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置于其上下两侧的且与钩爪配合的L形钩槽,处于上下同侧的两组钩槽处于贯通状态,处于左右同侧的两组L形沟槽与钩爪的配合位置满足使得第九锥齿轮能分别可靠地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优选的,所述的开合式扣接装置包括连接在左侧矩形箱端部的扣子,还包括连接在右侧矩形箱端部的扣眼,所述的扣子和扣眼相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开合式的扣接装置将壳体、连接箱、连接扣以及矩形箱绑缚在患者的腰部,通过切换式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锥齿轮工作,经连接轴和万向联轴器驱动第一丝杠转动,从而调节两侧绑缚腰部的松紧程度,切换式驱动装置在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后,驱动套筒轴进行转动,两组套筒轴的转动分别经升降装置和横向驱动装置调节平移板上方按摩击打装置的位置,方便使用者进行调节,且患者不用扭身等动作,按摩击打装置通过单向轴承、线轮以及卷簧的配合使得患者可以通过拉动线轮实现按摩装置的工作,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调节也方便,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自身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同时患者只需通过手臂的拉动,从而反复驱动按摩装置对自身的腰部进行按摩护理的工作,锻炼手臂的同时,实现了对腰部的护理按摩工作,本专利技术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保护点】
1.腰肌劳损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两端分别横向滑动连接有连接箱(2)且满足连接箱(2)只能沿着壳体(1)横向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的连接箱(2)延伸处壳体(1)的一端分别铰接有多组首尾相连的连接扣(3),且在尾部的连接扣(3)上铰接一矩形箱(4),两组连接箱(2)的端部之间经开合式的扣接装置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箱(2)、连接扣(3)和矩形箱(4)内分别沿竖向间隔布设有两组沿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连接轴(5),处于上下同侧的相邻连接轴(5)之间经万向联轴器(6)进行连接,所述的连接箱(2)内的下侧连接轴(5)同轴连接一延伸至壳体(1)内的第一丝杠(7),所述的第一丝杠(7)的转轴沿横向螺纹配合在壳体(1)中,所述的壳体(1)内的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横向转动连接有两组套筒轴(8),所述的套筒轴(8)与相应侧的连接箱(2)内的上方连接轴(5)之间经花键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的矩形箱(4)内的下方连接轴(5)同轴连接第一锥齿轮(9),上方连接轴(5)同轴连接第一齿轮(10),所述的第一齿轮(10)与转动连接在矩形箱(4)内且与第一锥齿轮(9)同轴心设置的第二齿轮(11)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11)同轴连接第二锥齿轮(12),所述的矩形箱(4)上连接一切换式驱动装置,满足切换式驱动装置的位置改变可以分别驱动第一锥齿轮(9)和第二锥齿轮(12)进行转动;/n所述的壳体(1)上方设置有一支撑板(13),所述的支撑板(13)与左侧的套筒轴(8)之间连接有一升降装置,满足升降装置经套筒轴(8)的驱动实现竖向方向上的位移,所述的支撑板(13)上端横向滑动连接一U形的平移板(14),所述的平移块与右侧套筒轴(8)之间连接一横向驱动装置,满足横向驱动装置经套筒轴(8)驱动平移板(14)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的平移板(14)内连接有一按摩击打装置,满足按摩击打装置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按摩击打。/n...

【技术特征摘要】
1.腰肌劳损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两端分别横向滑动连接有连接箱(2)且满足连接箱(2)只能沿着壳体(1)横向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的连接箱(2)延伸处壳体(1)的一端分别铰接有多组首尾相连的连接扣(3),且在尾部的连接扣(3)上铰接一矩形箱(4),两组连接箱(2)的端部之间经开合式的扣接装置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箱(2)、连接扣(3)和矩形箱(4)内分别沿竖向间隔布设有两组沿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连接轴(5),处于上下同侧的相邻连接轴(5)之间经万向联轴器(6)进行连接,所述的连接箱(2)内的下侧连接轴(5)同轴连接一延伸至壳体(1)内的第一丝杠(7),所述的第一丝杠(7)的转轴沿横向螺纹配合在壳体(1)中,所述的壳体(1)内的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横向转动连接有两组套筒轴(8),所述的套筒轴(8)与相应侧的连接箱(2)内的上方连接轴(5)之间经花键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的矩形箱(4)内的下方连接轴(5)同轴连接第一锥齿轮(9),上方连接轴(5)同轴连接第一齿轮(10),所述的第一齿轮(10)与转动连接在矩形箱(4)内且与第一锥齿轮(9)同轴心设置的第二齿轮(11)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11)同轴连接第二锥齿轮(12),所述的矩形箱(4)上连接一切换式驱动装置,满足切换式驱动装置的位置改变可以分别驱动第一锥齿轮(9)和第二锥齿轮(12)进行转动;
所述的壳体(1)上方设置有一支撑板(13),所述的支撑板(13)与左侧的套筒轴(8)之间连接有一升降装置,满足升降装置经套筒轴(8)的驱动实现竖向方向上的位移,所述的支撑板(13)上端横向滑动连接一U形的平移板(14),所述的平移块与右侧套筒轴(8)之间连接一横向驱动装置,满足横向驱动装置经套筒轴(8)驱动平移板(14)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的平移板(14)内连接有一按摩击打装置,满足按摩击打装置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按摩击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肌劳损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击打装置包括两组横向间隔设置且纵向转动连接在平移板(14)内的传动轴(15),所述的平移板(14)内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一与传动轴(15)同轴设置的固定环(16),所述的传动轴(15)与固定环(16)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卷簧(17),所述的传动轴(15)上同轴连接连接一线轮(18),所述的传动轴(15)同轴连接一单向轴承(19),所述的单向轴承(19)的外圈与纵向转动连接在平移板(14)的过渡轴(20)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过渡轴(20)与安装在平移板(14)上端的按摩装置相连接,满足过渡轴(20)驱动按摩装置进行工作,所述壳体(1)、连接扣(3)上分别安装有挂钩(21),所述的线轮(18)上的线绳经相应侧上的多组挂钩(21)进行绕设,且在端部连接一拉环(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肌劳损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装置包括沿竖向转动连接在平移板(14)上的拨杆轴(23),还包括与过渡轴(20)同轴连接的第三锥齿轮(24),所述的拨杆轴(23)同轴连接一与第三锥齿轮(24)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5),还包括纵向滑动连接在U形板上端的矩形杆(26),所述的矩形杆(26)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与平移板(14)之间连接有套设在矩形杆(26)外的第一弹簧(27),所述的限位杆后端连接一矩形筒(28),所述的矩形筒(28)的后端沿纵向滑动配合一伸缩杆(29),所述的伸缩杆(29)与矩形筒(28)内底面之间连接一第二弹簧(30),所述的第二弹簧(30)的后端连接一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玲张巧红刘晓辉程红李彩霞杜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