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48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14
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包括创口包覆片、充气组件、第一腕带以及第二腕带。充气组件包括气弹盒、一次性气弹、充气管、创口气囊和侧翼气囊,充气管包括连接头、输气部以及导气部,气弹盒包括盒体以及按压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协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穿刺伤口进行快速止血,装置整体为绑带式结构,在使用时,只需将装置绑在患者的穿刺部位即可,绑定完成后,通过按压气弹盒上的开关,气弹盒内的一次性气弹内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气体,气体进入气囊后对患者穿刺伤口以及周围进行挤压,达到止血的目的,整个止血的操作非常便捷,适于工作量大的医护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当前心内科用橈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基本上都是通过止血钳止血,这种介入心内科的创伤面小,但是当止血钳拿出后,容易再次出血,甚至出现血肿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包括创口包覆片、充气组件、第一腕带以及第二腕带;所述创口包覆片为矩形结构,创口包覆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的开放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创口包覆片的内部具有空腔,创口包覆片内侧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位于圆形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通孔;所述创口包覆片的内侧面还设置有粘贴层,粘贴层对应通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粘贴层的背面固定在创口包覆片上;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气弹盒、一次性气弹、充气管、创口气囊和侧翼气囊;所述充气管包括连接头、输气部以及导气部,导气部为置入创口包覆片空腔内的矩形管体,输气部贴设在第一腕带的外侧,导气部对应圆形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圆孔,创口气囊设置在该圆孔处,导气部对应长条形通孔的位置设置有长条形孔,侧翼气囊设置在该长条形孔;所述气弹盒固定在第一腕带上,气弹盒包括盒体以及按压片,盒体内部具有可以容纳一次性气弹的空腔,盒体的外侧面设置有通孔,按压片设置在该通孔处,按压片的四个边角处均通过弹簧与盒体连接;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装弹孔,一次性气弹可通过装弹孔置入盒体内,一次性气弹包括袋体和充气头,袋体内设置有反应物,通过挤压袋体可使袋体内的反应物反应生产气体,充气头与充气管的连接头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粘贴层的正面还覆盖有可剥离保护贴纸。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一次性气弹的袋体内装载有第一反应丸和第二反应丸,第一反应丸由石腊壳以及填充在石腊壳内部的第一反应物构成,第二反应丸由石腊壳以及填充在石腊壳内部的第二反应物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反应物为柠檬酸,第二反应物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充气头内设置有隔膜,充气头和连接头旋合在一起,连接头具有可刺穿隔膜的尖头。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充气管的导气部设置有泄气阀,泄气阀的控制端由创口包覆片侧壁伸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创口包覆片、第一腕带以及第二腕带均为橡胶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通过魔术贴连接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充气管的导气部与创口包覆片外侧面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协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穿刺伤口进行快速止血,装置整体为绑带式结构,在使用时,只需将装置绑在患者的穿刺部位即可,绑定完成后,通过按压气弹盒上的开关,气弹盒内的一次性气弹内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气体,气体进入气囊后对患者穿刺伤口以及周围进行挤压,达到止血的目的,整个止血的操作非常便捷,适于工作量大的医护人员使用;二、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在对患者的穿刺伤口处进行压迫止血的同时,还能够在创口处黏贴保护贴创可贴等,在使用前,将创可贴粘贴在装置的创口包覆片上,当需要进行止血时,将保护贴纸撕掉,然后对准创口将装置绑定至患者手臂上,随着气囊充气鼓气,一方面,对创口进行压迫止血,另一方面,将保护贴与创口包覆片分离,处理结束后,将装置移除,此时,保护贴会留在患者手臂上,能够对创口进行保护,防止创口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止血装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止血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止血装置中创口包覆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止血装置中创口包覆片与粘贴层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止血装置中导气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止血装置中创口包覆片、粘贴层和创可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止血装置中创口包覆片与导气部的装配过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止血装置中气弹盒(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止血装置中气弹盒(按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止血装置中气弹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止血装置中一次性气弹与充气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标记:1、创口包覆片,2、充气组件,3、第一腕带,4、第二腕带,5、创可贴,1-1、圆形通孔,1-2、长条形通孔,1-3、粘贴层,1-4、避让孔,1-5、保护贴纸,2-1、气弹盒,2-2、一次性气弹,2-3、充气管,2-4、创口气囊,2-5、侧翼气囊,2-6、连接头,2-7、输气部,2-8、导气部,2-9、盒体,2-10、按压片,2-11、弹簧,2-12、装弹孔,2-13、袋体,2-14、充气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所示: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包括创口包覆片1、充气组件2、第一腕带3以及第二腕带4。创口包覆片1为矩形结构,创口包覆片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腕带3和第二腕带4,第一腕带3和第二腕带4的开放端通过魔术贴连接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腕带3和第二腕带4将整个止血装置绑在患者的创口处。第一腕带3和第二腕带4可以通过现有任意一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不限于魔术贴的方式,还可以是搭扣的方式等。创口包覆片1、第一腕带3以及第二腕带4均为橡胶材质,其中创口包覆片1的材质应当比第一腕带3和第二腕带4硬,因为创口包覆片1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形态。创口包覆片1的内部具有空腔,创口包覆片1内侧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1-1,位于圆形通孔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通孔1-2,通孔处均设置有与通孔形状相适应的弹性膜。创口包覆片1的外侧面内壁设置有加强板,通过加强板可以增强创口包覆片1的强度,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形变。创口包覆片1的内侧面还设置有粘贴层1-3,粘贴层1-3对应通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1-4,粘贴层1-3的背面固定在创口包覆片1上。该粘贴层1-3的作用是临时固定创可贴,创可贴的形状与创口包覆片1的形状相适应,将创可贴通过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创口包覆片(1)、充气组件(2)、第一腕带(3)以及第二腕带(4);/n所述创口包覆片(1)为矩形结构,创口包覆片(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腕带(3)和第二腕带(4),第一腕带(3)和第二腕带(4)的开放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n所述创口包覆片(1)的内部具有空腔,创口包覆片(1)内侧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1-1),位于圆形通孔(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通孔(1-2);/n所述创口包覆片(1)的内侧面还设置有粘贴层(1-3),粘贴层(1-3)对应通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1-4),粘贴层(1-3)的背面固定在创口包覆片(1)上;所述充气组件(2)包括气弹盒(2-1)、一次性气弹(2-2)、充气管(2-3)、创口气囊(2-4)和侧翼气囊(2-5);/n所述充气管(2-3)包括连接头(2-6)、输气部(2-7)以及导气部(2-8),导气部(2-8)为置入创口包覆片(1)空腔内的矩形管体,输气部(2-7)贴设在第一腕带(3)的外侧,导气部(2-8)对应圆形通孔(1-1)的位置设置有圆孔,创口气囊(2-4)设置在该圆孔处,导气部(2-8)对应长条形通孔(1-2)的位置设置有长条形孔,侧翼气囊(2-5)设置在该长条形孔;/n所述气弹盒(2-1)固定在第一腕带(3)上,气弹盒(2-1)包括盒体(2-9)以及按压片(2-10),盒体(2-9)内部具有可以容纳一次性气弹(2-2)的空腔,盒体(2-9)的外侧面设置有通孔,按压片(2-10)设置在该通孔处,按压片(2-10)的四个边角处均通过弹簧(2-11)与盒体(2-9)连接;/n所述盒体(2-9)上还设置有装弹孔(2-12),一次性气弹(2-2)可通过装弹孔(2-12)置入盒体(2-9)内,一次性气弹(2-2)包括袋体(2-13)和充气头(2-14),袋体(2-13)内设置有反应物,通过挤压袋体(2-13)可使袋体(2-13)内的反应物反应生产气体,充气头(2-14)与充气管(2-3)的连接头(2-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充气心内科临床快速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创口包覆片(1)、充气组件(2)、第一腕带(3)以及第二腕带(4);
所述创口包覆片(1)为矩形结构,创口包覆片(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腕带(3)和第二腕带(4),第一腕带(3)和第二腕带(4)的开放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所述创口包覆片(1)的内部具有空腔,创口包覆片(1)内侧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1-1),位于圆形通孔(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通孔(1-2);
所述创口包覆片(1)的内侧面还设置有粘贴层(1-3),粘贴层(1-3)对应通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1-4),粘贴层(1-3)的背面固定在创口包覆片(1)上;所述充气组件(2)包括气弹盒(2-1)、一次性气弹(2-2)、充气管(2-3)、创口气囊(2-4)和侧翼气囊(2-5);
所述充气管(2-3)包括连接头(2-6)、输气部(2-7)以及导气部(2-8),导气部(2-8)为置入创口包覆片(1)空腔内的矩形管体,输气部(2-7)贴设在第一腕带(3)的外侧,导气部(2-8)对应圆形通孔(1-1)的位置设置有圆孔,创口气囊(2-4)设置在该圆孔处,导气部(2-8)对应长条形通孔(1-2)的位置设置有长条形孔,侧翼气囊(2-5)设置在该长条形孔;
所述气弹盒(2-1)固定在第一腕带(3)上,气弹盒(2-1)包括盒体(2-9)以及按压片(2-10),盒体(2-9)内部具有可以容纳一次性气弹(2-2)的空腔,盒体(2-9)的外侧面设置有通孔,按压片(2-10)设置在该通孔处,按压片(2-10)的四个边角处均通过弹簧(2-11)与盒体(2-9)连接;
所述盒体(2-9)上还设置有装弹孔(2-12),一次性气弹(2-2)可通过装弹孔(2-12)置入盒体(2-9)内,一次性气弹(2-2)包括袋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欢欢师晓娜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