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32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涉及动物笼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动物监护笼具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所述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将所述笼体分隔为至少两个监护腔室;所述笼体与所述分隔组件滑动配合,滑动所述分隔组件能改变所述监护腔室的体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监护腔室的设置能够实现不同种类动物的单独收容,避免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通过滑动设置的分隔组件能够调节对应监护腔室的体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实现不同体型动物的分类收容,而且能够根据动物体型的变化适时调节监护腔室的体积,使用过程方便,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
本技术涉及动物笼具
,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
技术介绍
笼具作为收容、饲养以及监护动物的主要设备被广泛使用,现有饲养笼大多数为单个不锈钢笼具,其内部的空间为固定设置,目前,针对具有监护作用的牛羊等动物术后监护饲养笼,通过在现有饲养笼上加装监护设备,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便。申请人对比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监护饲养笼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现有监护饲养笼在收容动物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个饲养笼,才能实现牛羊等动物的分类收容,使用不便。2.现有监护饲养笼其内部空间大多数为固定设置,一方面无法实现不同体型动物的分类收容,无论空间过大还是过小,都会对动物造成一定的伤害,对评价实验造成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动物体型的不断变化,其固定空间的局限性已经无法满足动物的日常活动,使用不便。3.现有监护饲养笼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监护设备的管路容易受到动物的破坏,不但影响设备使用,而且会对动物造成损伤,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动物监护笼具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分隔组件包括分隔体,笼体内部位于分隔体的两侧形成监护腔室,分隔体上可转动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通过传动机构与笼体相连,通过操作传动轴转动能够带动分隔体相对于笼体滑动,从而实现监护腔室大小的调节;传动轴的主动端设置有手柄组件,手柄组件用于人手握持,便于操作;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齿轮固定套设在传动轴上,齿条设置在笼体上,齿轮和齿条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分隔体与笼体的相对滑动,结构简单,滑动效果显著;分隔体设置为框架结构,一方面能够避免相邻监护腔室内动物的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分隔体内部能够用于线路的容纳和安装;分隔体上设置有滑座,笼体上设置有导轨,导轨与齿条平行设置,使分隔体滑动过程更加平稳;笼体侧壁上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笼门,笼门上设置有门锁,笼门用于动物的进出;分隔组件和笼体顶部滑动设置有置物板,置物板用于动物监护设备的安装和支撑;笼体设置为框架结构,在实现监护动物的基础上,四面敞通,便于观察动物和空气流动;监护笼具还包括U形锁,U形锁能够牢固锁定分隔体与笼体的相对位置,进而锁定相邻监护腔室的体积等);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包括笼体,其中:所述笼体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将所述笼体分隔为至少两个监护腔室;所述笼体与所述分隔组件滑动配合,滑动所述分隔组件能改变所述监护腔室的体积。优选地,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分隔体,所述分隔体上可转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笼体相连;转动所述传动轴能带动所述分隔体相对于所述笼体滑动。优选地,所述传动轴的主动端穿过所述笼体并连接设置有手柄组件。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其中:所述齿轮套装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笼体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优选地,所述分隔体包括第一水平框架、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条,其中:所有所述第一水平框架层级设置,相邻所述第一水平框架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一支撑条。优选地,所述分隔体上设置有滑座,所述笼体内部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相对于所述齿条平行设置,所述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优选地,所述笼体侧壁上与所述监护腔室连通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笼门;所述笼门上设置有门锁。优选地,所述分隔组件的高度大于所述笼体的高度;所述分隔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置物板通过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分隔组件滑动配合,所述置物板通过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笼体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笼体包括第二水平框架、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条,其中:所有所述第二水平框架层级设置,相邻所述第二水平框架之间竖直设置有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二水平框架和所述第二立柱形成立方体支撑框架,所述立方体支撑框架的框壁均匀设置有所述第二支撑条。优选地,所述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还包括U形锁,所述U形锁能将所述分隔组件锁定在相应第二支撑条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将所述笼体分隔为至少两个监护腔室,监护腔室用于动物的收容,多个监护腔室的设置能够实现不同动物的分类收容;所述笼体与所述分隔组件滑动配合,滑动所述分隔组件能改变所述监护腔室的体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根据不同动物的不同体型,将相应动物收容至对应体积的监护腔室内,而且能够随着动物体型的不断变化,适时调节监护腔室的体积,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分隔体滑动结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笼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分隔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置物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笼体;11、第二水平框架;12、第二立柱;13、第二支撑条;14、导轨;15、第二安装梁;2、分隔组件;21、第一水平框架;22、第一立柱;23、第一支撑条;24、滑座;25、第一安装梁;3、传动轴;31、手柄组件;4、传动机构;41、齿轮;42、齿条;5、置物板;51、第一滑动部;52、第二滑动部;6、笼门;61、门锁;7、U形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如图1所示,所述外科术后动物笼具包括笼体1,其中:笼体1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分隔组件2,分隔组件2将笼体1分隔为至少两个监护腔室;笼体1与分隔组件2滑动配合,滑动分隔组件2能改变其对应所述监护腔室的体积。在使用的过程中,分隔组件2将笼体1内部的空腔分隔为多个监护腔室,通过滑动分隔组件2,能够将其对应两侧的所述监护腔室调节至合适的体积,当收容动物时,能够根据动物的不同体型或者不同种类进行分类收容;本技术通过多个监护腔室的设置能够实现不同种类动物的单独收容,避免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直接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笼体(1),其中:/n所述笼体(1)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分隔组件(2),所述分隔组件(2)将所述笼体(1)分隔为至少两个监护腔室;/n所述笼体(1)与所述分隔组件(2)滑动配合,滑动所述分隔组件(2)能改变所述监护腔室的体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笼体(1),其中:
所述笼体(1)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分隔组件(2),所述分隔组件(2)将所述笼体(1)分隔为至少两个监护腔室;
所述笼体(1)与所述分隔组件(2)滑动配合,滑动所述分隔组件(2)能改变所述监护腔室的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2)包括分隔体,所述分隔体上可转动设置有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通过传动机构(4)与所述笼体(1)相连;
转动所述传动轴(3)能带动所述分隔体相对于所述笼体(1)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的主动端穿过所述笼体(1)并连接设置有手柄组件(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齿轮(41)和齿条(42),其中:
所述齿轮(41)套装设置在所述传动轴(3)上;
所述齿条(42)设置在所述笼体(1)上;
所述齿轮(41)与所述齿条(42)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体包括第一水平框架(21)、第一立柱(22)和第一支撑条(23),其中:
所有所述第一水平框架(21)层级设置,相邻所述第一水平框架(21)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一立柱(22)和所述第一支撑条(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科术后动物监护笼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佳菲王欣岳广新杨伯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