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龙告专利>正文

一种植被恢复用地面种植打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23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植被恢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植被恢复用地面种植打孔设备,包括把手和转轴,所述把手的下方设置有漏斗,且漏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漏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阀门,且阀门的下方设置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的上方设置有电机,且转轴位于主动齿轮的上方。该植被恢复用地面种植打孔设备,与现有的普通植被打孔装置相比,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将冲击力进行很好的缓冲,一方面不会影响打孔效率,另一方面也不会对周围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可以实现边打孔边浇水的操作,功能性丰富,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被恢复用地面种植打孔设备
本技术涉及植被恢复
,具体为一种植被恢复用地面种植打孔设备。
技术介绍
21世纪,生态危机将成为人类的最大威胁,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我国的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主要表现在:林区集中采伐,采伐速度大于更新速度;毁林开荒,滥砍乱发严重;造林保存率低;森林产品使用上的严重浪费等,植被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因此,植被生态系统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生存兴亡密切关系。现有的植被打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将冲击力进行很好的缓冲,一方面影响打孔效率,另一方面容易对周围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同时无法实现边打孔边浇水的操作,功能性不足,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植被打孔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被恢复用地面种植打孔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植被打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将冲击力进行很好的缓冲,一方面影响打孔效率,另一方面容易对周围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同时无法实现边打孔边浇水的操作,功能性不足,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被恢复用地面种植打孔设备,包括把手和转轴,所述把手的下方设置有漏斗,且漏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漏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阀门,且阀门的下方设置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的上方设置有电机,且转轴位于主动齿轮的上方,所述支撑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部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作用板,且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转向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下方设置有旋转叶,且旋转叶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旋转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钻头。优选的,所述漏斗与支撑柱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漏斗的中轴线与旋转柱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为啮合传动,且主动齿轮贯穿于转轴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转轴与主动齿轮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主动齿轮与转轴之间为焊接。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与弹簧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弹簧呈对称状分布于旋转柱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旋转叶通过从动齿轮与转轴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旋转叶设置为螺旋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漏斗、支撑柱、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转轴,使得可以实现便打孔边浇水的操作,使得装置的功能更加丰富,并且不会造成漏斗内水的溅出与晃动,同时在传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传动效率的高效,并且不会产生噪音,具有较高强度的耐磨性;2.本技术通过旋转柱、电机、伸缩杆和弹簧,使得电机在旋转的时候能够保证旋转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偏移造成电机的抖动,并且在固定的时候更加稳固,不会发生旋转时造成断裂,同时一方面能够对旋转柱进行上下运动,实现对旋转柱的高度调节,另一方面能够很好的缓冲钻头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抖动,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了装置整体运行的平稳性,并且能够将冲击力均匀及时的进行缓冲能够增加打孔效率;3.本技术通过从动齿轮、转轴和旋转叶,使得在打孔过程中能够简单便捷的进行操作,且可以面对地面的多种情况,并且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同时在打孔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造成旋转叶的脱落,不会威胁到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2、漏斗;3、支撑柱;4、阀门;5、旋转柱;6、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8、转轴;9、电机;10、隔板;11、伸缩杆;12、弹簧;13、固定块;14、作用板;15、转向轮;16、旋转叶;17、通孔;18、钻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植被恢复用地面种植打孔设备,包括把手1和转轴8,把手1的下方设置有漏斗2,且漏斗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3,漏斗2与支撑柱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漏斗2的中轴线与旋转柱5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使得可以实现便打孔边浇水的操作,使得装置的功能更加丰富,并且不会造成漏斗2内水的溅出与晃动,漏斗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阀门4,且阀门4的下方设置有旋转柱5,旋转柱5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6,且从动齿轮6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6之间为啮合传动,且主动齿轮7贯穿于转轴8的内部,同时在传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传动效率的高效,并且不会产生噪音,具有较高强度的耐磨性;转轴8的上方设置有电机9,且转轴8位于主动齿轮7的上方,电机9通过转轴8与主动齿轮7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主动齿轮7与转轴8之间为焊接,得电机9在旋转的时候能够保证旋转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偏移造成电机9的抖动,并且在固定的时候更加稳固,不会发生旋转时造成断裂,同时能够增加打孔效率,使得在打孔过程中能够简单便捷的进行操作,且可以面对地面的多种情况,支撑柱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隔板10,且隔板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伸缩杆11与弹簧1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弹簧12呈对称状分布于旋转柱5的左右两侧,一方面能够对旋转柱5进行上下运动,实现对旋转柱5的高度调节,另一方面能够很好的缓冲钻头18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抖动,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了装置整体运行的平稳性,同时能够将冲击力均匀及时的进行缓冲;伸缩杆11的外部设置有弹簧12,且弹簧1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作用板14,且固定块13的下方设置有转向轮15,从动齿轮6的下方设置有旋转叶16,且旋转叶16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7,旋转叶16通过从动齿轮6与转轴8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旋转叶16设置为螺旋状结构,使得在打孔过程中能够简单便捷的进行操作,且可以面对地面的多种情况,并且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同时在打孔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造成旋转叶的脱落,不会威胁到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旋转柱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钻头1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植被恢复用地面种植打孔设备时,首先使用者可以推动把手1,将整体的设备通过转向轮15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使用区域后,将漏斗2内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9(型号:B5274-91),电机9带动转轴8转动,转轴8带动主动齿轮7转动,主动齿轮7带动从动齿轮6转动,从动齿轮6带动旋转柱5进行转动,然后按压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被恢复用地面种植打孔设备,包括把手(1)和转轴(8),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下方设置有漏斗(2),且漏斗(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3),所述漏斗(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阀门(4),且阀门(4)的下方设置有旋转柱(5),所述旋转柱(5)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6),且从动齿轮(6)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主动齿轮(7),所述转轴(8)的上方设置有电机(9),且转轴(8)位于主动齿轮(7)的上方,所述支撑柱(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隔板(10),且隔板(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的外部设置有弹簧(12),且弹簧(1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作用板(14),且固定块(13)的下方设置有转向轮(15),所述从动齿轮(6)的下方设置有旋转叶(16),且旋转叶(16)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7),所述旋转柱(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钻头(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被恢复用地面种植打孔设备,包括把手(1)和转轴(8),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下方设置有漏斗(2),且漏斗(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3),所述漏斗(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阀门(4),且阀门(4)的下方设置有旋转柱(5),所述旋转柱(5)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6),且从动齿轮(6)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主动齿轮(7),所述转轴(8)的上方设置有电机(9),且转轴(8)位于主动齿轮(7)的上方,所述支撑柱(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隔板(10),且隔板(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的外部设置有弹簧(12),且弹簧(1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作用板(14),且固定块(13)的下方设置有转向轮(15),所述从动齿轮(6)的下方设置有旋转叶(16),且旋转叶(16)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7),所述旋转柱(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钻头(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被恢复用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才李龙告
申请(专利权)人:李龙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