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电路、开关电源和数字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06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字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开关电源和数字电源,包括电源供电子电路、变压器供电子电路和稳压子电路。电源供电子电路用于在外部电源启动时单独为用电负载供电;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用于检测到外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产生辅助电压达到预设的工作电压后控制电源供电子电路停止供电,以单独为负载供电;稳压子电路用于将电源供电子电路和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的供电电压转换为用电负载的用电电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需要使用额外的辅助电源供电,简化了供电电路的结构,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电路、开关电源和数字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开关电源和数字电源。
技术介绍
数字电源是一种用可编程的数字芯片作为主控芯片的开关电源,数字电源可开放电源的通讯接口,具有数字控制功能,能够检测电源的运行参数,使电源的使用更加智能,是电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数字芯片的供电与模拟芯片不同。数字芯片供电引脚需要接入低压,比如5V、3.3V才能工作,但是模拟芯片供电引脚需要接较高的电压,这就导致使用数字芯片的时候要制作额外的供电电源,使得供电电路更加复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开关电源和数字电源,以克服目前使用数字芯片的时候要制作额外的供电电源,使得供电电路更加复杂,使用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电电路,包括电源供电子电路、变压器供电子电路和稳压子电路;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作为供电源,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用于连接外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作为供电源,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与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相连;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均还用于连接用电负载,所述稳压子电路用于并联在所述用电负载的两端;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用于在所述外部电源启动时单独为所述用电负载供电;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用于检测到所述外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产生辅助电压达到预设的工作电压后控制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停止供电,以单独为所述用电负载供电;所述稳压子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和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的供电电压转换为所述用电负载的用电电压。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稳压子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稳压引脚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端、所述稳压引脚电容的第一端均用于连接所述用电负载的正极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所述稳压引脚电容的第二端均用于连接所述用电负载的负极端、所述外部电源的负极端。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包括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均用于与所述外部电源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端、所述稳压引脚电容的第一端相连。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相连。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外部电源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外部电源的正极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相连。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均为P沟道功率开关;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均为栅极,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二端均为漏极,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三端均为源极。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二端均用于连接所述外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正极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还用于分别与所述外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负极端、所述用电负载的负极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三端、所述用电负载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三端用于与所述外部电源的负极端相连。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二端均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与所述外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正极端相连;其中,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二端相连。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还包括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五二极管与所述用电负载的负极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端与所述用电负载的负极端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相连。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三端相连。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端相连。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还包括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六二极管与所述用电负载的正极端相连;其中,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端与所述用电负载的正极端相连。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一端均为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二端均为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三端均为发射极。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包括电源组件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数字电源,包括数字芯片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电源。本专利技术的供电电路、开关电源和数字电源,包括电源供电子电路、变压器供电子电路和稳压子电路。电源供电子电路用于在外部电源启动时单独为用电负载供电;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用于检测到外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产生辅助电压达到预设的工作电压后控制电源供电子电路停止供电,以单独为负载供电;稳压子电路用于将电源供电子电路和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的供电电压转换为用电负载的用电电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需要使用额外的辅助电源供电,简化了供电电路的结构,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供电子电路、变压器供电子电路和稳压子电路;/n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作为供电源,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用于连接外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作为供电源,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与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相连;/n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均还用于连接用电负载,所述稳压子电路用于并联在所述用电负载的两端;/n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用于在所述外部电源启动时单独为所述用电负载供电;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用于检测到所述外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产生辅助电压达到预设的工作电压后控制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停止供电,以单独为所述用电负载供电;/n所述稳压子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和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的供电电压转换为所述用电负载的用电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供电子电路、变压器供电子电路和稳压子电路;
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作为供电源,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用于连接外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作为供电源,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与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相连;
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均还用于连接用电负载,所述稳压子电路用于并联在所述用电负载的两端;
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用于在所述外部电源启动时单独为所述用电负载供电;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用于检测到所述外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产生辅助电压达到预设的工作电压后控制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停止供电,以单独为所述用电负载供电;
所述稳压子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和所述变压器供电子电路的供电电压转换为所述用电负载的用电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子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稳压引脚电容;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端、所述稳压引脚电容的第一端均用于连接所述用电负载的正极端;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所述稳压引脚电容的第二端均用于连接所述用电负载的负极端、所述外部电源的负极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包括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均用于与所述外部电源的正极端相连;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端、所述稳压引脚电容的第一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外部电源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外部电源的正极端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均为P沟道功率开关;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均为栅极,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莲谭亮曾云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