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晓燕专利>正文

同时显示世界各地时间和日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06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同时显示世界各地时间和日差的装置。它由字盘、时环、分针、秒针和指针轮系所组成,其用途既可作为钟表的指针系部件显示时间,又可装配成一种教学用具“世界时间仪”。其特点是在字盘的外边绘有表蕿世界24个时区位置的图案、文字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以及显示世界各地日差的符号、文字、在时环上标有数字1~24,时环每天旋转一圈,配合字盘显示全世界各地的时间和日差。(*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世界各地时间的,特别是钟表的装置和教学用具的装置。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各种钟表,款式新颖,计时精确度高,但各种钟表都存在单钟(表)不能同时显示世界各地时间的缺点。潜水表虽然装有世界各地时间的换算装置,但须经“换算”才能显示,使用起来并不方便(见《钟表》,陈祖维编,轻工业出版社1980年4月版,第16页)。为了知道世界各地的时间,一些大宾馆和机关单位只好采取在墙上挂十几个大钟的办法。因此,现有的各种钟表都很难满足使用者的要求,特别是难满足通讯、交通、国际事务工作者和环球旅行者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钟表存在的上述缺点而进行改进,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同时显示世界各地时间和日差的装置,该装置既可以作钟表的指针系统部件,又可以装配成一种教学用具“世界时间仪”。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达到的在字盘[1]的外边画一个圆圈,把圆圈分成24个等分,标上表示世界24个时区位置的标记、文字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以及显示世界各地日差的符号、文字。根据世界各国或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使用的标准时间,在相应的时区写上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的名称,以便记忆。在字盘[1]内绕圆圈写上数字1~12或代替1~12的符号,用以表示时间的分、秒。用圆形的时环[2]代替现有钟表的条形时针,把时环[2]外缘也分为24个等分,标上24个刻度,在刻度内侧顺地球运转方向标出数字1~24。时环[2]内有一字形或三叉形的连接体与环连接,连接体中心有小圆孔,把时环[2]套装在时轮管上,时环[2]的作用是指示24个时区的钟点数。调整指针轮系各轮的齿数比例,使其成为拨针轮[5]与分轮[9]的传动比=11,即(拨针轮齿数×过轮片齿数)/(过轮片齿数×分轮齿数) =1,拨针轮[5]转1圈,分轮[9]也转一圈,等于1小时;分轮[9]与时轮[10]的传动比=241,即 (分轮齿数×小过轮齿数)/(过轮片齿数×时轮齿数) = 1/24 ,分轮[9]转24圈,时轮[10]转一圈,等于1天。拨针轮[5]与过轮片[7]相啮合,过轮片[7]与分轮[9]相啮合,小过轮[8]与时轮[10]相啮合。在机芯能源作用力的驱动下,时环[2]逆地球运动方向旋转,每转过一个时区位为1小时,时环[2]上的24个数字即分别是与之相对应的世界各时区的时数。分针[3]套装在分轮管上,每小时转1圈。秒针[4]装在秒轮轴上,每分钟转1圈,分针[3]和秒针[4]的读数由字盘[1]内的数字1~12或代替1~12的符号来表示。在任何一瞬时,世界24个时区所不同的是时数,分、秒数则是相同的。因此,本装置达到了同时显示世界各地时间和日差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既可安装在钟表内作为钟表的指针系统,显示时间,又可用铆钉将其中的字盘[1]、时环[2]、分针[3]和秒针[4]铆接起来,组成一种地理教学用具“世界时间仪”。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作为钟表的部件使用时,只需在原字盘外边加上表示世界24个时区位置的标记、文字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以及显示世界各地日差的符号、文字;把条形时针改为圆形时环[2];把指针轮系各轮的齿数比例改变一下。结构特别简单,而其显示时间的功能相当于单个钟表的24倍。它比在墙上挂十几个大钟的做法,既使用方便,一目了然,又节省了大笔开支。本专利技术的地理教具“世界时间仪”,因是圆形的,与地球的圆形相关,字盘[1]可模拟地球旋转,使人对《时区和日界线》这一颇费脑筋的课题容易理解。它比初中地理课本《中国地理》上册,1987年版第6页的方块式时区图,具有科学性,直观性,生动性的优点。使用起来,可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同时显示世界各地时间和日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字盘[1]、时环[2]、分针[3]和秒针[4]组合平面图,图中显示了世界24个时区的时间北京6点5分,东京7点5分,纽约是前一天17点5分,伦敦是前一天22点5分……图2是本专利技术作为钟表部件使用的结构展开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组成的教具“世界时间仪”剖面图。实施例1,字盘[1]用薄铝板冲压而成,规格的大小可随意选择,用晒印方法印上时区图和所需要的字及有关标记,安装在钟表匡架上,机芯面上。时环[2]用轻质材料做成,用铝板冲压或用塑料、有机玻璃铸压成均可。时环[2]的外径比时区图的内圆小,能套在时区图的内圆中,时环[2]上的字可以晒印或在模具上刻字,冲压或铸压时一起成型。在闹钟统机的二轮轴[6]下端装上拨针轮[5],与二轮轴[6]紧紧压合,其齿数为10齿,直径为6.6毫米,用铜棍车成,它的作用是随二轮轴[6]转动,与过轮片[7]相啮合,带过轮组件转。过轮组件是由过轮片[7]和小过轮[8]铆合在一起组成,过轮片[7]是由铜板冲压而成,是48齿,直径24毫米。小过轮[8]是由铜棍车成,是10齿,直径6毫米,过轮片[7]与分轮[9]相啮合,小过轮[8]与时轮[10]相啮合。过轮组件的作用一是为时轮[10]变速,二是推动分轮[9]转,通过过轮片[7]将拨针轮[5]的推动力传给分轮[9],带动分轮[9]转,又通过小过轮[8]带动时轮[10]转。分轮[9]是一个带有长管的小轮,是由铜棍车成,是10齿,直径6.6毫米,管长度为12毫米,管外径为4毫米,它套在前夹板正中的中心管上,分针[3]套装在分轮管上,分轮[9]与过轮片[7]相啮合。时轮组件由时轮片[10]和时轮管组成。时轮片[10]是由铜板冲压而成,是50齿,直径24.6毫米。时轮管是由铜棍车成与时轮片[10]铆合在一起,它的外径为5毫米,长度为9.5毫米。时轮管套装在分轮管的外边,时环[2]套装在时轮管上。时轮片[10]与小过轮[8]相啮合。时轮组件的作用是带时环[2]转动指示时间。为了防止啮合时时轮[10]上窜,安装了时轮压簧和盖板。拨针轮[5]、过轮[7]与分轮[9]的轴心之间不是安装在一直线上,三者之间的位置成三角形,它们之间的轴距与原统机一样。秒针[4]与原统机的结构一样套装在秒轮轴上。众所周知,统机闹钟的二轮转动是顺时针方向,而过轮逆时针转动,分轮就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在,本实施例的轮系结构也与统机的结构相同。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时环[2]、分针[3]和秒针[4]将二轮和秒轮的转速指示出来,再与字盘[1]配合起来,即能指示出时和分的正确读数。拨针轮[5]与分轮[9]的传动比= (10×48)/(48×10) =1,即拨针轮[5]转1圈,分轮[9]也转一圈。分轮[9]与时轮[10]的传动比= (10×10)/(48×50) = 1/24 ,即分轮 [9]转1圈,时轮[10]只转二十四分之一圈。根据以上所述,拨针轮[5]转一圈(即二轮转1圈)为1小时,分轮[9]转1圈也是1小时,时轮[10]转1圈为24小时,这就完全符合本装置指示时刻的要求。因为本实施例是以统机闹钟为主体,所以,制闹系里有两个零件也应作相应的改动。一是对闹面[12],原有1~12的字码,现把字码改为1~24;二是闹轮[11],原是48齿,轮片直径24毫米,现改为50齿,直径24.6毫米,与时轮[10]的齿数、直径相同,即得每24小时转1圈。这样,制闹系便可配合指针系工作了。实施例2,统机手表的指针轮系与统机闹钟的指针轮系基本相同,因此,本实施例只是讲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关键点。根据前面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世界各地时间和日差的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1)分针[3];(2)秒针[4];(3)字盘[1],外边有表示世界24个时区位置的标记、文字,有国际日期变更线,有显示世界各地日差的符号、文字,字盘[1]内有数字1~12或代替1~12的符号;(4)时环[2],环面顺地球运转方向标有数字1~24,每两个数字之间有间隔相等的刻度,环面的外径小于字盘[1]中24个时区所绕成的圆圈,环面的内径大于字盘[1]内的数字1~12或代替1~12的符号所绕成的圆圈,环内有连接体与环连接;(5)一种钟表的指示轮系结构,它是:拨针轮[5]与分轮[9]的传动比=1∶1,即拨针轮[5]转1圈,分轮[9]也转1圈,分轮[9]与时轮[10]的传动比=24∶1,即分轮[9]转24圈,时轮[10]转1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吴晓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