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星明专利>正文

无单体外壳和连接附件的锂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99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单体外壳和连接附件的锂电池组,包括铝箔层、单面镀铜层、隔离网、密封胶、电解质、负极材料层和正极材料层,所述单面镀铜层涂覆负极材料层,所述铝箔层涂覆正极材料层,所述负极材料层和正极材料层之间设置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边缘处刷有密封胶,所述隔离网中心涂覆有电解质,锂电池组上下两个端面不涂覆负极材料层和正极材料层来作为电池组的正负极对外输出,铝箔层和单面镀铜层的形状可以根据工艺要求定制,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无附件连接将电池单体串联组装成锂电池组,无附件连接具有降低连接电阻、减轻重量、节省空间、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的作用,无单体外壳进一步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并大幅度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单体外壳和连接附件的锂电池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为无单体外壳和连接附件的锂电池组。
技术介绍
传统动力锂电池组一般都采用单体电芯通过串并联组合而成,以特斯拉的圆柱单体电芯为例,每个单体电芯包括卷绕在一起的涂敷了正负极材料的铜箔铝箔以及隔在铜箔铝箔中间的隔膜,还包括电池极耳,泄压阀,密封组件等,因为内部附件和电池外壳占比较多,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本就不算很高,目前也就300WH/KG左右,这些单体电芯要用连接电极片以先并联后串联的方式组合起来,连接片的存在进一步降低整个电池组的能量密度,由此带来的内阻增大还会增加电池组的内耗,由于单体电芯和汽车底盘的配合度不佳,不能充分的利用汽车底盘空间,最终的电池组因为各种封装和连接附件的存在,实际空间利用效率只有50%左右,并且增加了各种无谓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无单体外壳和连接附件的锂电池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单体外壳和连接附件的锂电池组,包括铝箔层、单面镀铜层、隔离网、密封胶、电解质、负极材料层和正极材料层,所述单面镀铜层涂覆负极材料层,所述铝箔层涂覆正极材料层,所述负极材料层和正极材料层之间设置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边缘处刷有密封胶,所述隔离网中心涂覆有电解质。进一步的,所述铝箔层、单面镀铜层、隔离网、密封胶、电解质、负极材料层和正极材料层组成一个单体电池,且单体电池以堆叠压平的方式串联组成锂电池组。进一步的,所述单面镀铜层为另一个单体电池的负极,所述铝箔层与单面镀铜层相连相当于将两个单体电池以无连接附件的方式进行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网大小和形状均与铝箔层和单面镀铜层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通过无附件连接将电池单体串联组装成锂电池组,无附件连接具有降低连接电阻、减轻重量、节省空间、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的作用,无单体外壳进一步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并大幅度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有利于提高电池容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锂电池组剖面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锂电池组单体电池剖面图;图中:1、铝箔层;2、单面镀铜层;3、隔离网;4、密封胶;5、电解质;6、负极材料层;7、正极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无单体外壳和连接附件的锂电池组,包括铝箔层1、单面镀铜层2、隔离网3、密封胶4、电解质5、负极材料层6和正极材料层7,单面镀铜层2涂覆负极材料层6,铝箔层1涂覆正极材料层7,负极材料层6和正极材料层7之间设置有隔离网3,隔离网3大小和形状均与铝箔层1和单面镀铜层2一致,有利于保证电池单体的串联拼接,隔离网3边缘处刷有密封胶4,隔离网3中心涂覆有电解质5,铝箔层1、单面镀铜层2、隔离网3、密封胶4、电解质5、负极材料层6和正极材料层7组成一个单体电池,且单体电池以堆叠压平的方式串联组成锂电池组,单面镀铜层2为另一个单体电池的负极,铝箔层1与单面镀铜层2相连相当于将两个单体电池以无连接附件的方式进行连接,有利于降低连接电阻、减轻重量、节省空间、降低成本;该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铝箔层1、单面镀铜层2、隔离网3、密封胶4、电解质5、负极材料层6和正极材料层7连接组成一个电池单体,通过若干个电池单体串联形成锂电池组,锂电池组上下两个端面分别为单面镀铜层2和铝箔层1,且锂电池组上下两个端面不涂覆负极材料层6和正极材料层7来作为电池组的正负极对外输出,其中铝箔层1和单面镀铜层2的形状可以根据工艺要求定制,定制异型平面可以充分利用底盘空间,提高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负极材料层6和正极材料层7到铝箔层1两端留有3-5mm的空白,避免负极材料层6和正极材料层7直接接触,提高了锂电池组使用的安全性,所有铝箔层1、单面镀铜层2和隔离网3以堆叠压平的方式组合成电池组,取消了折叠或卷绕工艺,堆叠放置相当于将很多单体电池串联起来,堆叠的层数越多,则电池组总电压越高,能量也就越高,同时锂电池组的容量与铝箔层1和单面镀铜层2的面积成正相关,该专利技术通过无附件连接将电池单体串联组装成锂电池组,无附件连接具有降低连接电阻、减轻重量、节省空间、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的作用,无单体外壳进一步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并大幅度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有利于提高电池容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单体外壳和连接附件的锂电池组,包括铝箔层(1)、单面镀铜层(2)、隔离网(3)、密封胶(4)、电解质(5)、负极材料层(6)和正极材料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镀铜层(2)涂覆负极材料层(6),所述铝箔层(1)涂覆正极材料层(7),所述负极材料层(6)和正极材料层(7)之间设置有隔离网(3),所述隔离网(3)边缘处刷有密封胶(4),所述隔离网(3)中心涂覆有电解质(5)。/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单体外壳和连接附件的锂电池组,包括铝箔层(1)、单面镀铜层(2)、隔离网(3)、密封胶(4)、电解质(5)、负极材料层(6)和正极材料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镀铜层(2)涂覆负极材料层(6),所述铝箔层(1)涂覆正极材料层(7),所述负极材料层(6)和正极材料层(7)之间设置有隔离网(3),所述隔离网(3)边缘处刷有密封胶(4),所述隔离网(3)中心涂覆有电解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单体外壳和连接附件的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1)、单面镀铜层(2)、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子轩
申请(专利权)人:张星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