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声专利>正文

电光显示的机械传动钟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90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在黑暗处显示钟点的钟表,其结构包括有表盘、指针、钟表机心及驱动机构,在表盘的各种点位置处及指针上设置发光二极管,指针上的发光管的电连接装置是在末级齿轮上设置两滑环,并通过轴套两侧引线接于指针的套圈内,在指针内引线接发光管。在末级齿轮上部增设一电刷盘,盘底面有两电刷与滑环相接触,电刷通过紧固件定位,并与电源相通。本钟表能见度可达百米,标识极为清楚。(*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驱动或电驱动的钟表,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在黑暗处显示钟点的钟表。现有使用的各类机械钟表、石英钟或电钟表等,均包括有表盘、指针、钟表机心及驱动机构。为了易辨认时间,一般都是把指针、钟点数与表盘用反差较大的颜色区分。为了提高在黑暗处的可见度,也多是采用外光源照射或者涂盖荧光材料等来实现。使用外光源照射,其耗电量较大,使用不经济。涂盖荧光材料其可见度也只在咫尺,稍远则辨认不清。而且荧光材料本身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不宜广泛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清楚辨认时间且使用经济的钟表,以克服现有钟表的不足,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需要。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钟表仍包括有表盘、指针、钟表机心及驱动机构等几部分,在表盘的各钟点位置处及指针上设置发光二极管,用以显示时间。由于表盘为固定结构,其上的发光二极管可直接并联后接电源,而指针因是活动旋转部件,需增设一套电连接装置,以向指针上的发光二极管通电。该电连接装置是在钟表机心的传动机构中的末级齿轮上设置两铜片滑环,并通过轴套两侧引线接于指针的套圈内,在指针内引线接发光管。在末级齿轮上部增设一电刷盘,盘底面设置两电刷分别与两滑环相接触。电刷通过紧固件定位,并与电源相通。这样即可使表盘和指针上的发光管点亮,达到远距离清楚、准确地辨认时间。由于发光二极管耗电量极少,因此使用经济,而且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较高,白天、黑夜均十分醒目,标识极为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钟表机心里的末级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图。图4、图5是两种供电方式的电路图。各种钟表的驱动机构及钟表机心虽有所不同,但末级传动部分及表盘、指针等均是相同的,即如图1所示,分针轴套4上套接分针齿轮11,分针轴套外部的时针轴套9上套接时针齿轮10。在分针轴套4端部套接分针8,在时针轴套9端部套接时针7。如果钟表上有秒针,则在分针轴套内穿有秒针轴,轴两端分接秒针和秒针齿轮。本技术是在钟表机心的传动机构中的分针齿轮11和时针齿轮10顶面分别粘贴两个同心滑环,圆心与齿轮圆心吻合。在分针轴套4和时针轴套9的两边分别贴有两条轴向的铜片导线。分针轴套4上的两铜片5与分针齿轮11上的两滑环分别保持电连接,即铜片上部先贴于齿轮底面,再穿过齿轮与滑环相接。时针轴套9上的两铜片6与时针齿轮上的两滑环分别保持电连接,连接方式同前。在传动机构中的分针轴套4和时针轴套9上分别套有电刷盘1、3,两电刷盘分别位于分针齿轮11和时针齿轮10的上部。在两电刷盘底面分别粘贴有两电刷2、12,两组电刷的前端分别与两齿轮10、11顶面的两滑环相接触,两组电刷的尾部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定位板上,并分接电源的正、负极。定位板可以是钟表机心罩板等固定部件。如图2所示,电刷可以制成拨叉状,在拨叉的两端头有一弯钩状折起。这种结构既可使每一拨叉有两个接触点,又可使弯钩状折起形成弹性接触,从而实现了可靠的电连接。图3中,在指针中的分针8的套圈内侧贴附有两接触铜片,与两铜片分别相连的两条导线13穿过指针的中部,与针尖部安装的发光二极管14电连接。具体制作方法可以是将分针用两片粘贴制成,粘贴前先将导线焊接在发光二极管及接触铜片上,再铺好导线,将两片对合,粘贴成指针,最后固定发光管和接触铜片。时针7的结构与分针的完全相同,仅套圈直径略大,以与时针轴套9相配合。这样,将电刷2接电源正极,电刷12接触电源负极,通过两滑环及分针轴套两边的铜片导线5,使电力传输到轴套端部,再经分针8上的接触铜片和导线13,最后汇聚到发光二极管上,构成电回路,即可使分针上的发光管点亮。时针上的发光管同理也被点亮。在表盘的各钟点位置处均装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各发光管并联(如图4、5所示),再串接电阻R2后接于电源两端。本钟表电源可以采用220伏交流电源,在其一输出端上串接有电阻R1和整流二极管D1。如果使用干电池,则本钟表电源即为3伏直流电,在其一输出端上串接有电阻R1。电阻R1、R2均为分压电阻,以保护发光二极管。本新型钟表通过加装发光管显示装置,能见度可达百米,用肉眼即可清楚地辨识,克服了现有钟表在暗处或远距离不易辨识的缺陷,可做为家庭、室内、宾馆、车站等各种场所的计时装置使用。而且发光管的形状、颜色可与钟表配合设计,使钟表在计时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装饰效果,观赏性增强。权利要求1.一种电光显示的机械传动钟表,包括有表盘、指针、钟表机心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a、在钟表机心的传动机构中的分针齿轮(11)和时针齿轮(10)顶面分别设有两个同心滑环,在分针轴套(4)和时针轴套(9)的两边分别有两条轴向的铜片,分针轴套上的两铜片与分针齿轮上的两滑环分别保持电连接,时针轴套上的两铜片与时针齿轮上的两滑环分别保持电连接,b、在传动机构中的分针轴套(4)和时针轴套(9)上分别套有电刷盘(1、3),两电刷盘分别位于分针齿轮(11)和时针齿轮(10)的上部,在两电刷盘底面分别设有两电刷(2、12),两组电刷的前端分别与两齿轮顶面的两滑环相接触,两组电刷的尾部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定位板上,并分接电源的正、负极,c、在指针中的时针(7)和分针(8)套圈内侧设有两接触铜片,与两铜片分别相连的导线(13)穿过指针的中部,与针尖部安装的发光二极管(14)电连接,d、在表盘的各钟点位置处均装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各发光管并联,再串接电阻R2后接于电源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电刷呈拨叉状,在拨叉的两端头有一弯钩状折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电源为220伏交流电,在其一输出端上串接有电阻R1和整流二极管D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电源为3伏直流电,在其一输出端上串接有电阻R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在黑暗处显示钟点的钟表,其结构包括有表盘、指针、钟表机心及驱动机构,在表盘的各钟点位置处及指针上设置发光二极管,指针上的发光管的电连接装置是在末级齿轮上设置两滑环,并通过轴套两侧引线接于指针的套圈内,在指针内引线接发光管。在末级齿轮上部增设一电刷盘,盘底面有两电刷与滑环相接触,电刷通过紧固件定位,并与电源相通。本钟表能见度可达百米,标识极为清楚。文档编号G04B19/30GK2296538SQ97203108公开日1998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7日专利技术者刘洪声 申请人:刘洪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光显示的机械传动钟表,包括有表盘、指针、钟表机心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a、在钟表机心的传动机构中的分针齿轮(11)和时针齿轮(10)顶面分别设有两个同心滑环,在分针轴套(4)和时针轴套(9)的两边分别有两条轴向的铜片,分针轴套上 的两铜片与分针齿轮上的两滑环分别保持电连接,时针轴套上的两铜片与时针齿轮上的两滑环分别保持电连接,b、在传动机构中的分针轴套(4)和时针轴套(9)上分别套有电刷盘(1、3),两电刷盘分别位于分针齿轮(11)和时针齿轮(10)的上部,在两 电刷盘底面分别设有两电刷(2、12),两组电刷的前端分别与两齿轮顶面的两滑环相接触,两组电刷的尾部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定位板上,并分接电源的正、负极,c、在指针中的时针(7)和分针(8)套圈内侧设有两接触铜片,与两铜片分别相连的导线(13) 穿过指针的中部,与针尖部安装的发光二极管(14)电连接,d、在表盘的各钟点位置处均装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各发光管并联,再串接电阻R2后接于电源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声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