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升压电路、电子设备及音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552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压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升压电路、电子设备及音箱系统。所述动态升压电路包括:升压单元及动态反馈单元;升压单元,用于接收供电单元输入的供电电压,对供电电压进行升压,并将升压后的供电电压输出至功放单元;动态反馈单元,用于接收功放单元反馈的功放反馈电压,并将上述功放反馈电压转换为功放变化信号输出到升压单元;升压单元,还用于接收功放变化信号,并根据功放变化信号对供电电压进行动态升压,将动态升压后的供电电压输出至功放单元。实现了在电池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有效大幅度提高设备的续航时间;反之则在相同续航时长的状态下,则可使用较小容量的电池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升压电路、电子设备及音箱系统
本技术涉及升压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动态升压电路、电子设备及音箱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池供电音响,其主要应用场景中工作状态为小音量播放状态,但产品设计通常为按额定功率输出的工作电压进行电能供应;即在这种状态下功放本身消耗的静态电流相对大很多;特别是额定输出功率越大的音箱,上述静态消耗电流更不容忽视,使电池容量大大浪费在功放静态消耗电流上。另外市面上的动态升压电路造价成本高,需要采用多路比较器结合MCU(MicroControlUnit,微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产品竞争力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升压电路、电子设备及音箱系统,旨在提升低容量电池供电的续航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升压电路,所述动态升压电路包括:升压单元及动态反馈单元;其中,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入端与供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出端和功放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功放单元的反馈端连接,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升压单元的反馈端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供电单元输入的供电电压,对所述供电电压进行升压,并将升压后的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功放单元;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功放单元反馈的功放反馈电压,并将上述功放反馈电压转换为功放变化信号输出到所述升压单元;所述升压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功放变化信号,并根据所述功放变化信号对所述供电电压进行动态升压,将动态升压后的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功放单元。优选地,所述动态反馈单元包括:反馈接收子单元、分压滤波子单元与转换子单元;其中,所述反馈接收子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功放单元的反馈端连接,所述反馈接收子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分压滤波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压滤波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转换子单元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子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升压单元的反馈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反馈接收子单元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阳极和所述功放单元的反馈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分压滤波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分压滤波子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反馈接收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转换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还和所述转换子单元的另一输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转换子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及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分压滤波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升压单元的反馈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升压单元包括升压控制子单元、第一滤波子单元、第二滤波子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滤波子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子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升压控制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子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功放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子单元的反馈端和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子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功放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滤波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子单元及所述第二滤波子单元的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升压控制子单元包括升压控制芯片,所述升压控制芯片的第十四脚和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控制芯片的第三脚和所述功放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控制芯片的第十一脚和所述第一滤波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升压控制子单元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及第七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滤波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升压控制芯片的第六脚连接。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含如上所述的动态升压电路。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音箱系统,所述音箱系统包含如上所述的动态升压电路。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动态升压电路,所述动态升压电路包括:升压单元及动态反馈单元;其中,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入端与供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出端和功放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功放单元的反馈端连接,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升压单元的反馈端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供电单元输入的供电电压,对所述供电电压进行升压,并将升压后的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功放单元;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功放单元反馈的功放反馈电压,并将上述功放反馈电压转换为功放变化信号输出到所述升压单元;所述升压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功放变化信号,并根据所述功放变化信号对所述供电电压进行动态升压,将动态升压后的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功放单元。实现了在电池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有效大幅度提高设备的续航时间;反之则在相同续航时长的状态下,则可使用较小容量的电池供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动态升压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动态升压电路第二实施例的升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动态升压电路第二实施例的动态反馈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动态升压电路第三实施例的动态反馈单元的电路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D1二极管AMP功放输入端C1~C15第一至第十五电容VCC电池供电端Q1三极管100升压单元L1电感200供电单元R1~R15第一至第十五电阻300功放单元AGND模拟接地脚400动态反馈单元PGND电源接地脚401反馈接收子单元SW开关控制脚402分压滤波子单元BST升压控制脚403转换子单元SDR栅极驱动脚AMP_FB1第一反馈端OUT输出脚AMP_FB1第二反馈端EN使能脚103升压控制子单元CLDR限流开关驱动脚101第一滤波子单元SENSE采样脚102第二滤波子单元SS软启动驱动脚U1升压控制芯片FB反馈脚Q2MOS管COMP补偿脚CE1~CE2第一极性电容至第二极性电容VDD电压输入脚D2双极管IN输入脚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升压电路包括:升压单元及动态反馈单元;其中,/n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入端与供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出端和功放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功放单元的反馈端连接,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升压单元的反馈端连接;/n所述升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供电单元输入的供电电压,对所述供电电压进行升压,并将升压后的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功放单元;/n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功放单元反馈的功放反馈电压,并将上述功放反馈电压转换为功放变化信号输出到所述升压单元;/n所述升压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功放变化信号,并根据所述功放变化信号对所述供电电压进行动态升压,将动态升压后的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功放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升压电路包括:升压单元及动态反馈单元;其中,
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入端与供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出端和功放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功放单元的反馈端连接,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升压单元的反馈端连接;
所述升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供电单元输入的供电电压,对所述供电电压进行升压,并将升压后的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功放单元;
所述动态反馈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功放单元反馈的功放反馈电压,并将上述功放反馈电压转换为功放变化信号输出到所述升压单元;
所述升压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功放变化信号,并根据所述功放变化信号对所述供电电压进行动态升压,将动态升压后的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功放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反馈单元包括:反馈接收子单元、分压滤波子单元与转换子单元;其中,
所述反馈接收子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功放单元的反馈端连接,所述反馈接收子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分压滤波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压滤波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转换子单元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子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升压单元的反馈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接收子单元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阳极和所述功放单元的反馈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分压滤波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滤波子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一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反馈接收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转换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还和所述转换子单元的另一输入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平
申请(专利权)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