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及充电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46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及充电头,其中,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包括有:外壳,外壳上设有充电线插孔;线路板,设置在外壳中;线路板上设有供充电线连接的接口,且接口与充电线插孔相对;嵌件,可拆卸地套设在接口上,且嵌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充电线插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嵌件套设在接口上,且嵌件与充电线插孔可拆卸连接,可有效防止嵌件与接口错位,进而防止接口金属边外漏的情况,且组装更简单、高效,数据线插拔顺滑,手感更佳;壳体与面盖采用卡扣连接,组装顺畅、固定效果好,且可保证接口居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及充电头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及充电头。
技术介绍
现有具有USB模块的装置中,比如充电头和USB插座等,有的结构将线路板上的USB接口直接与外壳上的充电线插口相对,在反复插拔过程中,容易出现USB接口错位的情况,导致充电线插拔困难,使用寿命低。有的结构在外壳上嵌设嵌件,通过热熔工艺将嵌件与外壳固连成一体,但组装难、效率低;嵌件活动地套接在USB接口上,实现USB接口的限位,嵌件与USB接口独立装配,无法矫正嵌件与USB接口错位问题,致使C口偏心,仍然不可避免出现USB接口错位的情况,进而导致USB接口金属边外露,影响充电线的插拔手感。且大多的外壳设置成一体,外观造型单一,颜色搭配单调。如专利“CN201320423235.2”公开了一种双端口充电器,包括外壳、充电线路板组件以及旋转式插头组件。其中,针对现有充电头的USB连接端口一般只是焊接在线路板上,周边没有加固机构,在其不断的拔插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使整个充电器的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在其充电端口设置加固机构,防止充电端口在不断的拔插过程中出现松动等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方案中,将嵌件结构安装在外壳体上来实现USB接口的限位,但仍然容易出现USB接口错位脱离壳体开口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装配简单、高效且可防止嵌件错位的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及充电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充电线插孔;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供充电线连接的接口,且所述接口与所述充电线插孔相对;嵌件,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接口上,且所述嵌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充电线插孔中。进一步地,所述嵌件包括有套体和凸出在所述套体上的定位凸头;所述套体套设在所述接口上,所述定位凸头插接在所述充电线插孔中。进一步地,所述套体靠近所述定位凸头的端面抵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定位凸头沿其外周设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贴于所述充电线插孔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沿所述充电线插孔的周向设有一导向斜壁,所述嵌件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斜壁相对的导向头,且所述导向头贴于所述导向斜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套体上沿远离所述定位凸头的一端延伸出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盖设在所述接口上,且与所述接口的侧面相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有壳体和与所述壳体卡扣连接的面盖。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线插孔处于所述面盖上;且当所述定位凸头插接至所述充电线插孔中时,定位凸头的顶面与所述面盖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凸出有若干卡扣,所述面盖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卡槽中。进一步地,所述面盖向所述壳体侧凸出若干凸块,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凸块上;所述面盖向所述壳体侧凸出有定位块,所述壳体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定位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中对称设置有两限位槽,所述线路板活动地设置在两所述限位槽中。进一步地,所述接口为Type-A接口或Type-B接口或Type-C接口。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提出一种充电头,包括上述的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嵌件与外壳之间可拆卸地插接配合,且嵌件与线路板上的接口(本方案中主要指Type-C接口)可拆卸地套接配合,嵌件可随着Type-C接口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可有效防止在反复使用过程中,嵌件与Type-C接口错位的情况发生,不会出现Type-C接口金属边外露的问题,充电线的插拔顺滑、手感好;且嵌件与外壳之间的插接配合,取消传统的热熔工艺将两者固定,简化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嵌件从上至下套入Type-C接口到底,嵌件与Type-C接口无间隙配合,可有效防止嵌件脱落。其中,在嵌件上设置了导向头,方便嵌件能准确安装在外壳上的充电线插孔中,且装配后,导向头与外壳的导向斜壁接触,嵌件的稳定性更好,不会发生移位;当定位凸头插接至充电线插孔中时,定位凸头的顶面与面盖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即呈平齐设置,可进一步对嵌件进行定位,使嵌件的安装位置精度更高。(2)、本技术中,外壳采用分体式设置,分为壳体和面盖,可搭配不同的颜色,满足多种装饰外观的产品需求;面盖上设有凸块,且凸块上设有卡槽(相当于母扣),壳体上设有卡扣(相当于公扣),两者卡扣配合,面盖通过母扣与壳体的公扣扣紧、固定,装配的同时嵌件滑入面盖的充电线插孔中,进而矫正Type-C接口位置,有效保证Type-C接口居中,可靠性高;其中,面盖上的定位块与壳体上定位槽配合,保证壳体与面盖的装配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嵌件与线路板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嵌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嵌件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图5沿A-A处的剖视图;图7为充电头的爆炸图;图8为面盖与壳体的爆炸图;图9为线路板与外壳的装配示意图;图10为卡扣与卡槽配合的局部示意图;图11为壳体与面盖装配后的半剖示意图。图中,1、外壳;10、充电线插孔;11、壳体;110、卡扣;111、定位槽;112、限位槽;12、面盖;120、凸块;1201、卡槽;121、定位块;13、导向斜壁;2、线路板;20、接口;3、嵌件;30、套体;301、连接板;302、端面;31、定位凸头;311、定位面;32、导向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2和图7所示,本方案中,主要针对该定位结构应用于充电头中的情况进行详述,但本限位结构并不限于应用于充电头中的情况,只要包含有USB接口的装置均可使用,比如USB插座等。一种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包括有:外壳1,外壳1上设有充电线插孔10;线路板2,设置在外壳1中;线路板2上设有供充电线(即数据线)连接的接口20,且接口20与充电线插孔10相对,接口20与充电线插孔10对准,保证充电线能顺利插入;嵌件3,可拆卸地套设在接口20上,且嵌件3可拆卸地设置在充电线插孔10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嵌件3采用热熔工艺固定在外壳1上,并与外壳1设置成一体,本方案中,嵌件3与外壳1设置成可拆卸式的,嵌件3与外壳1之间的插接配合,取消传统的热熔工艺,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本方案的接口20可以为Type-A接口或Type-B接口或Type-C接口,本实施例主要针对接口20为Type-C接口做详细描述。如图1-6所示,优选地,嵌件3包括有套体30和凸出在套体30上的定位凸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有充电线插孔(10);/n线路板(2),设置在所述外壳(1)中;所述线路板(2)上设有供充电线连接的接口(20),且所述接口(20)与所述充电线插孔(10)相对;/n嵌件(3),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接口(20)上,且所述嵌件(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充电线插孔(10)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有充电线插孔(10);
线路板(2),设置在所述外壳(1)中;所述线路板(2)上设有供充电线连接的接口(20),且所述接口(20)与所述充电线插孔(10)相对;
嵌件(3),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接口(20)上,且所述嵌件(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充电线插孔(1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件(3)包括有套体(30)和凸出在所述套体(30)上的定位凸头(31);所述套体(30)套设在所述接口(20)上,所述定位凸头(31)插接在所述充电线插孔(1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30)靠近所述定位凸头(31)的端面(302)抵于所述外壳(1)上;所述定位凸头(31)沿其外周设有定位面(311),所述定位面(311)贴于所述充电线插孔(10)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沿所述充电线插孔(10)的周向设有一导向斜壁(13),所述嵌件(3)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斜壁(13)相对的导向头(32),且所述导向头(32)贴于所述导向斜壁(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USB模块与外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雷迪龙海岸王清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