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振专利>正文

一种通讯铁塔天线自动调节抱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451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讯铁塔天线自动调节抱杆,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节天线角度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通讯铁塔天线自动调节抱杆,包括角钢底座,角钢底座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之间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天线,用于对信号的发射,第一滑块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架转动的驱动件,第一滑块的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天线角度的自动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讯铁塔天线自动调节抱杆
本技术涉及通讯信号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通讯铁塔天线自动调节抱杆。
技术介绍
通讯铁塔在国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管是单管塔,角钢塔,三管塔,楼顶支架还是特殊造型塔型,天线的悬挂方式都是传统的螺栓连接固定在铁塔70MM-75MM×4MM规格的管体抱杆上,抱杆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铁塔上,铁塔平台360°均分悬挂天线,使其达到波段覆盖率。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投入的加大,通讯设备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通讯塔被建立。原有天线无法实现角度微调,使其天线波段被高大建筑物遮挡。为了满足4G信号的覆盖率,中国铁塔公司和三大运营商不断选址建设更多铁塔基站和楼顶基站,目前国内铁塔几乎完全覆盖所有地区,基本满足4G覆盖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即将步入5G时代,5G时代的天线连接方式依然为传统的螺栓连接抱杆方式,这样需要对角度进行调节时,需要人员手工改动,增加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讯铁塔天线自动调节抱杆,其具有能够自动调节天线角度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讯铁塔天线自动调节抱杆,包括角钢底座,角钢底座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之间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天线,用于对信号的发射,第一滑块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架转动的驱动件,第一滑块的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调节天线角度时,第一滑块上的驱动件运动带动着第一转动架在第一滑块上转动,第一转动架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天线运动,天线与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在第二滑块上,因此第二转动架在第二滑块上转动,通过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的转动,带动着天线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一滑块一侧的连接件对第二转动架进行限位,以此实现对天线角度的调节。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支撑杆上的滑槽内,能够便于人们调节天线的高度。进一步设置:驱动件包括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的箱体,箱体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分别穿透箱体,且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架固定连接,转动轴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驱动第一转动架运动时,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内的第一电机运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架在第一滑块上转动,以此实现对第一转动架的驱动。进一步设置:连接件包括与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的第一滑杆,第一滑杆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滑杆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杆内,同时第一滑杆与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第二滑杆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块上,能够对第二转动架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通过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复位弹簧,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进一步设置:滑槽内转动连接有驱动丝杠,驱动丝杠转动连接在支撑杆内,驱动丝杠分别穿透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且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分别与驱动丝杠螺纹连接,驱动丝杠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杆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机转动,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驱动丝杠转动,驱动丝杠转动带动着螺纹连接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运动,以此实现对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驱动。进一步设置:天线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柱与第二转动柱,第一转动柱与第二转动柱上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转动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架上。第一转动柱内固定连接有圆环齿条,圆环齿条内设有三脚架,三脚架上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上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三脚架的三角处,且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分别与圆环齿条适配,第一连接杆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分别穿透第一转动架与第一转动柱,且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在三脚架上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转动,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转动带动着适配的圆环齿条转动,圆形齿条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柱转动,第一转动柱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天线转动,同时第一转动柱在第一连接杆上转动,以此对天线的驱动,实现天线的二次角度微调。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需要调节天线角度时,通过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上的驱动件驱动着第一转动架在第一滑块上转动,第一转动架转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天线转动,天线转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架在第二滑块上转动,通过分别与第一滑块及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的连接架,能够对第二转动架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通过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的转动,以此来调节天线的角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通讯铁塔天线自动调节抱杆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二电机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滑块内第一电机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转动柱与第二转动柱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一转动柱内圆环齿条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一连接杆内第三电机结构示意图。图中,1、角钢底座;2、支撑杆;21、第二电机;22、箱体;3、滑槽;4、驱动丝杠;5、第一滑块;51、第一支撑板;52、第二支撑板;53、第三支撑板;54、第四支撑板;55、第一转轴;56、第二转轴;57、转动轴;58、第一锥齿轮;59、第二锥齿轮;591、第一电机;510、第五支撑板;511、第六支撑板;512、第七支撑板;513、第八支撑板;514、第三转轴;515、第四转轴;516、第一滑杆;517、第二滑杆;518、第一固定板;519、第二固定板;520、复位弹簧;6、第二滑块;7、第一转动架;8、第二转动架;9、天线;91、第一转动柱;911、圆环齿条;912、三脚架;913、第一齿轮;914、第二齿轮;915、第三齿轮;916、第四齿轮;92、第二转动柱;93、第一连接杆;931、第三电机;94、第二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讯铁塔天线自动调节抱杆,包括角钢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底座(1)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杆(2),支撑杆(2)上开设有滑槽(3),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3)内的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架(7)与第二转动架(8),第一转动架(7)与第二转动架(8)之间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天线(9),用于对信号的发射,第一滑块(5)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架(7)转动的驱动件,第一滑块(5)的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二转动架(8)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铁塔天线自动调节抱杆,包括角钢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底座(1)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杆(2),支撑杆(2)上开设有滑槽(3),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3)内的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架(7)与第二转动架(8),第一转动架(7)与第二转动架(8)之间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天线(9),用于对信号的发射,第一滑块(5)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架(7)转动的驱动件,第一滑块(5)的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二转动架(8)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铁塔天线自动调节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与第一滑块(5)固定连接的箱体(22),箱体(22)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57),转动轴(57)的两端分别穿透箱体(22),且转动轴(5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架(7)固定连接,转动轴(57)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58),第一锥齿轮(58)的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锥齿轮(59),第二锥齿轮(59)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591),第一电机(591)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铁塔天线自动调节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第二转动架(8)转动连接的第一滑杆(516),第一滑杆(516)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杆(517),第二滑杆(517)与第一滑块(5)转动连接,第一滑杆(516)与第二滑杆(517)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518)与第二固定板(519),第一固定板(518)与第二固定板(519)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
申请(专利权)人:赵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