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式球形日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406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凸透镜式球形日晷。在古代,我国聪明的劳动人们已能够通过制作日晷来观察太阳的位置。为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凸透镜式球形日晷,其主要由半球壳光屏(1),盖在所述的半球壳光屏(1)上的圆盖(2)和安装在所述的圆盖(2)中心的凸透镜筒体(3)组成;其中,所述的半球壳光屏(1)的半径是刚好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所述的凸透镜的筒体(3)通过万向圈(4)与圆盖(2)相连,使其凸透镜的轴心始终通过球形光屏(1)的圆心,而且其焦距不变,又可向任意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凸透镜式球形日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可根据球形光屏上的经线与纬线就可知太阳的方位角与高度角。(*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对太阳位置进行自动跟踪的装置,具体涉及凸透镜式球形日晷
技术介绍
在古代,我国聪明的劳动人们已能够通过制作日晷来观察太阳的位置。目前,科学技术已可使得我们能够制造大型的精密仪器来实现自动地跟踪太阳的位置,但这些仪器结构庞大,费用昂贵,因此不适宜对广大普通百姓和中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观察的自动跟踪太阳位置的凸透镜式球形日晷。本技术提供的凸透镜式球形日晷的结构主要特征是用了一个半透明的半球壳作光屏,而且它的半径是刚好等于凸透镜的焦距。且凸透镜的筒体通过万向圈与圆盖相连,使其凸透镜的轴心始终通过球形光屏的圆心,而且其焦距不变,又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在使用时,只需将筒体前端对准太阳,使光点对准十字槽,并照在半透明球形光屏上,根据球形光屏上的经线与纬线就可知太阳的方位角与高度角。本技术提供的凸透镜式球形日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可精确显示太阳的方位和仰角。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提供的凸透镜式球形日晷主要由半球壳光屏1,盖在所述的半球壳光屏1上的圆盖2和安装在所述的圆盖2中心的凸透镜筒体3组成。本技术的提供的凸透镜式球形日晷用了一个半透明的半球壳作光屏1,所述的半球壳光屏1的半径是刚好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所述的凸透镜的筒体3通过万向圈4与圆盖2相连,使其凸透镜的轴心始终通过球形光屏1的圆心,而且其焦距不变,又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在使用时,只需将凸透镜筒体3的前端前透镜5对准太阳,使光点对准后透镜6上的十字槽7,并照在半透明球形光屏1上,根据球形光屏上的经线与纬线就可知太阳的方位角与高度角。权利要求1.一种凸透镜式球形日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日晷主要由半球壳光屏(1),盖在所述的半球壳光屏(1)上的圆盖(2)和安装在所述的圆盖(2)中心的凸透镜筒体(3)组成;其中,所述的半球壳光屏(1)的半径是刚好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所述的凸透镜的筒体(3)通过万向圈(4)与圆盖(2)相连,使其凸透镜的轴心始终通过球形光屏(1)的圆心,而且其焦距不变,又可向任意方向转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凸透镜式球形日晷。在古代,我国聪明的劳动人们已能够通过制作日晷来观察太阳的位置。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凸透镜式球形日晷,其主要由半球壳光屏(1),盖在所述的半球壳光屏(1)上的圆盖(2)和安装在所述的圆盖(2)中心的凸透镜筒体(3)组成;其中,所述的半球壳光屏(1)的半径是刚好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所述的凸透镜的筒体(3)通过万向圈(4)与圆盖(2)相连,使其凸透镜的轴心始终通过球形光屏(1)的圆心,而且其焦距不变,又可向任意方向转动。本技术提供的凸透镜式球形日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可根据球形光屏上的经线与纬线就可知太阳的方位角与高度角。文档编号G04B49/00GK2724061SQ200420081630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黄曾新, 杨之江 申请人:上海市向明中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透镜式球形日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日晷主要由半球壳光屏(1),盖在所述的半球壳光屏(1)上的圆盖(2)和安装在所述的圆盖(2)中心的凸透镜筒体(3)组成;其中,所述的半球壳光屏(1)的半径是刚好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所述的凸透镜的筒体(3)通过万向圈(4)与圆盖(2)相连,使其凸透镜的轴心始终通过球形光屏(1)的圆心,而且其焦距不变,又可向任意方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曾新杨之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向明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