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及显示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534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和显示屏,控制装置用于安装在发光屏幕上并容置有电子元器件并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开设有敞口腔和安装孔,所述敞口腔用于收容所述电子元器件。及维护盖,所述维护盖包括盖体和锁合机构,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控制盒上并用于盖合所述敞口腔,所述锁合机构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当所述锁合机构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合机构卡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盖体遮盖所述敞口腔,当所述锁合机构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合机构能够脱离所述安装孔以使所述盖体打开所述敞口腔。这样可以仅拆卸盖体即可对敞口腔中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维护,无需卸载整个控制装置,从而提高电子元器件维护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装置及显示屏
本技术涉及显示屏
,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及包含该控制装置的显示屏。
技术介绍
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用来显示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各种信息。LED显示屏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采用模块化结构进行显示控制,通过点亮或熄灭灯珠以更换文字、动画、图片或视频等屏幕显示内容。LED显示屏具有色彩鲜艳、动态范围广、亮度高、寿命长和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从而广泛应用于商业传媒、文化演出市场、体育场馆、信息传播、新闻发布和证券交易等,可以满足不同环境的需要。一般地,LED显示屏包括发光屏幕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对发光屏幕进行电流和通讯信号的控制。控制装置内容置有多种电子元器件,其中部分电子元器件较为脆弱而易损率相对较高。对于传统的LED显示屏,在电子元器件损坏的情况下,需要将整个LED显示屏进行拆卸才能对已损害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维护,从而导致电子元器件的维护耗时且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子元器件维护的便捷性。一种控制装置,用于安装在发光屏幕上并容置有电子元器件,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开设有敞口腔和安装孔,所述敞口腔用于收容所述电子元器件;及维护盖,所述维护盖包括盖体和锁合机构,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控制盒上并用于盖合所述敞口腔,所述锁合机构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当所述锁合机构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合机构卡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盖体遮盖所述敞口腔,当所述锁合机构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合机构能够脱离所述安装孔以使所述盖体打开所述敞口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合机构包括转动杆、抵接头和把手,所述转动杆和所述抵接头能够跟所述安装孔配合,所述抵接头的横截面尺寸大于转动杆的横截面尺寸,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台阶孔的口径,所述第一台阶孔和所述第二台阶孔的连通处形成有台阶面,所述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孔中,所述把手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台阶孔的口径,所述把手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孔中并能够与所述台阶面相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包括手柄和安装轴,所述安装轴固定在所述手柄上并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盖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台阶孔连通的限位孔;当所述锁合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手柄收容在所述限位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包括柄部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支耳,两个所述支耳一端均与所述柄部连接,两个所述支耳之间间隔形成有间隔槽,所述转动杆的端部收容在所述间隔槽中,所述安装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耳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两者沿所述第一配合孔的轴向排列,所述第一配合孔相对所述第二配合孔更加靠近所述盖体设置,所述第一配合孔包括相互连通的中心单元孔和两个边缘单元孔,两个所述边缘单元孔沿所述中心单元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抵接头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中心单元孔的口径且能够在所述第二配合孔中转动,所述中心单元孔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二配合孔的孔径,两个所述边缘单元孔所形成的口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配合孔的口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接头与所述中心单元孔相对应,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抵接头与所述边缘单元孔相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边缘单元孔沿所述中心单元孔的周向所间隔的角度18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具有安装面并包括限位片,所述安装面的一部分凹陷形成所述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开设在所述限位片上,所述限位片与所述安装面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还包括与所述安装面弯折连接并界定所述第二配合孔边界的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第三限位面和第四限位面,所述第一圆弧面和所述第二圆弧面两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圆弧面的两端,所述第三限位面和所述第四限位面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圆弧面的两端,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接头同时抵接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三限位面,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抵接头同时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面和所述第四限位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敞口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敞口腔分居所述控制盒的相对两端;所述维护盖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盖体上的凸起,所述控制盒上还开设有卡孔,所述凸起能够与所述卡孔配合。一种显示屏,包括发光屏幕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发光屏幕上。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通过在控制盒上设置敞口腔,并将易损率较高的电子元器件收容在该敞口腔中,当锁合机构转动至第一位置,盖体通过锁合机构固定在控制盒上并遮盖敞口腔,从而对敞口腔内的电子元器件形成保护。当需要对损坏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可以将锁合机构转动至第二位置,解除锁合机构对盖体的固定作用,从而仅将盖体从控制盒上卸载即可打开敞口腔,此时可以很方便地对损坏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维护,避免将整个控制装置进行拆卸以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维护,最终提高对电子元器件维护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控制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控制装置在锁合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控制装置中控制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控制装置中抵接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配合孔适配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控制装置中抵接头在第二位置与第二配合孔适配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控制装置中维护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维护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维护盖在锁合机构处于第一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所示维护盖在锁合机构处于第二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可以为LED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控制装置10和发光屏幕,发光屏幕用于发光以显示图像和影像。控制装置10安装在发光屏幕上,控制装置10能够对发光屏幕进行电流和通讯讯号的控制,控制装置10用于安装较为脆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装置,用于安装在发光屏幕上并容置有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n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开设有敞口腔和安装孔,所述敞口腔用于收容所述电子元器件;及/n维护盖,所述维护盖包括盖体和锁合机构,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控制盒上并用于盖合所述敞口腔,所述锁合机构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n当所述锁合机构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合机构卡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盖体遮盖所述敞口腔,当所述锁合机构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合机构能够脱离所述安装孔以使所述盖体打开所述敞口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装置,用于安装在发光屏幕上并容置有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开设有敞口腔和安装孔,所述敞口腔用于收容所述电子元器件;及
维护盖,所述维护盖包括盖体和锁合机构,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控制盒上并用于盖合所述敞口腔,所述锁合机构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
当所述锁合机构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合机构卡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盖体遮盖所述敞口腔,当所述锁合机构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合机构能够脱离所述安装孔以使所述盖体打开所述敞口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机构包括转动杆、抵接头和把手,所述转动杆和所述抵接头能够跟所述安装孔配合,所述抵接头的横截面尺寸大于转动杆的横截面尺寸,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台阶孔的口径,所述第一台阶孔和所述第二台阶孔的连通处形成有台阶面,所述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孔中,所述把手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台阶孔的口径,所述把手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孔中并能够与所述台阶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手柄和安装轴,所述安装轴固定在所述手柄上并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盖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台阶孔连通的限位孔;当所述锁合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手柄收容在所述限位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柄部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支耳,两个所述支耳一端均与所述柄部连接,两个所述支耳之间间隔形成有间隔槽,所述转动杆的端部收容在所述间隔槽中,所述安装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耳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两者沿所述第一配合孔的轴向排列,所述第一配合孔相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元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金立翔视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