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土壤检测用土壤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5071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环保土壤检测用土壤采集装置,涉及环境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其结构包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侧的工形手把、以及安装于固定座底部的滚轮,所述固定座中设有圆形腔体,所述固定座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蓄料盒,所述蓄料盒与圆形腔体相连通,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控制器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设于圆形腔体内侧,所述圆形腔体内侧的转轴上安装有粉碎刀辊,所述圆形腔体下侧设有相连通的锥形管,所述锥形管外侧与固定座下侧连接,所述锥形管内侧设有螺旋叶片杆,所述螺旋叶片杆与转轴末端连接,且所述螺旋叶片杆底部穿出锥形管下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土壤检测用土壤采集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环保土壤检测用土壤采集装置,涉及环境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疏松体的表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成很复杂,总体来说是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的。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引发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其中,土壤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其直接关系着食品安全问题。在土壤的常规检测、污染检测和环评检测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通过对土壤进行取样,随后在进行预处理,目前对土壤样品的取样主要通过人工将简单的取样管插入土壤中进行取样,然而这种方式取样出的土壤较少,需要多次进行取样,不便于使用,且这样收集出来后的土壤样品通常较为原始,大小均匀不同,不便于后续的处理以及检测分析,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环保土壤检测用土壤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土壤检测用土壤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环保土壤检测用土壤采集装置,其结构包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侧的工形手把、以及安装于固定座底部的滚轮,所述固定座中设有圆形腔体,所述固定座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蓄料盒,所述蓄料盒与圆形腔体相连通,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控制器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设于圆形腔体内侧,所述圆形腔体内侧的转轴上安装有粉碎刀辊,所述圆形腔体下侧设有相连通的锥形管,所述锥形管外侧与固定座下侧连接,所述锥形管内侧设有螺旋叶片杆,所述螺旋叶片杆与转轴末端连接,且所述螺旋叶片杆底部穿出锥形管下侧。进一步的,所述圆形腔体一侧锁固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于蓄料盒与圆形腔体之间,所述圆形腔体内侧底部设有倾斜底,所述过滤网设于倾斜底倾斜面较低一侧。进一步的,所述蓄料盒一侧设有通口,所述通口与圆形腔体相连通,所述通口设于过滤网一侧,所述蓄料盒上侧固设有手提。进一步的,所述蓄料盒通过榫卯连接方式由上向下滑动卡合于固定座一侧,所述螺旋叶片杆的转子的间距以及大小由下至上逐级变小。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本技术的结构巧妙布置合理,通过设置的螺旋叶片杆旋转插入土壤中,使得的土壤随着螺旋叶片杆向上输送,且由于螺旋叶片杆的转子的间距以及大小由下至上逐级变小,其下侧输送较多的土壤向上逐渐进行压缩,压缩时具有一定压力对土壤进行挤压磨碎;随后土壤进入圆形腔体通过设置的粉碎刀辊对其进一步进行粉碎;同时蓄料盒与圆形腔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便于粉碎后的样品筛选进蓄料盒,装满后并将蓄料盒向上滑动出相对应的卯眼卡槽即可拆出,该方式能够取样的量较大,且能够对在取样时初步粉碎加工,使得样品达到预处理前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后续的处理以及检测分析。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螺旋叶片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座1、工形手把2、滚轮3、圆形腔体4、过滤网41、倾斜底42、锥形管43、蓄料盒5、通口51、手提52、控制器6、驱动电机7、转轴8、粉碎刀辊81、螺旋叶片杆8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土壤检测用土壤采集装置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固定座1、设于固定座1上侧的工形手把2、以及安装于固定座1底部的滚轮3,所述固定座1中设有圆形腔体4,所述固定座1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蓄料盒5,所述蓄料盒5与圆形腔体4相连通,所述固定座1上安装有控制器6和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轴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贯穿设于圆形腔体4内侧,所述圆形腔体4内侧的转轴8上安装有粉碎刀辊81,所述圆形腔体4下侧设有相连通的锥形管43,所述锥形管43外侧与固定座1下侧连接,所述锥形管43内侧设有螺旋叶片杆82,所述螺旋叶片杆82与转轴8末端连接,且所述螺旋叶片杆82底部穿出锥形管43下侧,所述圆形腔体4一侧锁固有过滤网41,所述过滤网41设于蓄料盒5与圆形腔体4之间,所述圆形腔体4内侧底部设有倾斜底42,所述过滤网41设于倾斜底42倾斜面较低一侧,所述蓄料盒5一侧设有通口51,所述通口51与圆形腔体4相连通,所述通口51设于过滤网41一侧,所述蓄料盒5上侧固设有手提52,所述蓄料盒5通过榫卯连接方式由上向下滑动卡合于固定座1一侧,所述螺旋叶片杆82的转子的间距以及大小由下至上逐级变小,所述驱动电机7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为PLC控制器。本技术在工作时,通过设置的螺旋叶片杆82旋转插入土壤中,使得的土壤随着螺旋叶片杆82向上输送,且由于螺旋叶片杆82的转子的间距以及大小由下至上逐级变小,其下侧输送较多的土壤向上逐渐进行压缩,压缩时具有一定压力对土壤进行挤压磨碎;随后土壤进入圆形腔体4通过设置的粉碎刀辊81对其进一步进行粉碎;同时蓄料盒5与圆形腔体4之间设置有过滤网41,便于粉碎后的样品筛选进蓄料盒5,装满后并将蓄料盒5向上滑动出相对应的卯眼卡槽即可拆出,该方式能够取样的量较大,且能够对在取样时初步粉碎加工,使得样品达到预处理前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后续的处理以及检测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一种环保土壤检测用土壤采集装置,其主要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其未提及的功能、部件及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部件及结构进行实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土壤检测用土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固定座(1)、设于固定座(1)上侧的工形手把(2)、以及安装于固定座(1)底部的滚轮(3),所述固定座(1)中设有圆形腔体(4),所述固定座(1)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蓄料盒(5),所述蓄料盒(5)与圆形腔体(4)相连通,所述固定座(1)上安装有控制器(6)和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轴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贯穿设于圆形腔体(4)内侧,所述圆形腔体(4)内侧的转轴(8)上安装有粉碎刀辊(81),所述圆形腔体(4)下侧设有相连通的锥形管(43),所述锥形管(43)外侧与固定座(1)下侧连接,所述锥形管(43)内侧设有螺旋叶片杆(82),所述螺旋叶片杆(82)与转轴(8)末端连接,且所述螺旋叶片杆(82)底部穿出锥形管(43)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土壤检测用土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固定座(1)、设于固定座(1)上侧的工形手把(2)、以及安装于固定座(1)底部的滚轮(3),所述固定座(1)中设有圆形腔体(4),所述固定座(1)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蓄料盒(5),所述蓄料盒(5)与圆形腔体(4)相连通,所述固定座(1)上安装有控制器(6)和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轴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贯穿设于圆形腔体(4)内侧,所述圆形腔体(4)内侧的转轴(8)上安装有粉碎刀辊(81),所述圆形腔体(4)下侧设有相连通的锥形管(43),所述锥形管(43)外侧与固定座(1)下侧连接,所述锥形管(43)内侧设有螺旋叶片杆(82),所述螺旋叶片杆(82)与转轴(8)末端连接,且所述螺旋叶片杆(82)底部穿出锥形管(43)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土壤检测用土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腔体(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生薛惠敏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东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