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498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属于垃圾废料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固废处理系统中轻质废料下料效率低的问题。本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包括具有下料口的料仓、风机以及连接在风机上的吹料管路,所述料仓的下料口通过下料管连通至所述吹料管路中,掺烧系统还包括具有螺旋叶片的螺旋送料件以及连接在下料管处的锁气件,所述螺旋送料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料仓处,且螺旋送料件的出料端向所述下料管方向伸出或者伸入所述下料管内,所述锁气件上具有能将所述下料管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隔开的料斗,所述锁气件能周向旋转并使所述料斗与所述进料口或出料口相连通。本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具有下料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废料处理
,涉及一种掺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
技术介绍
固体废物是指人们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城市固废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城市生活垃圾;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3、生活污泥。固体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化学、物理或者生物的转化,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当,有害物会通过水、气、土壤等途径污染环境与危害人体健康。为此,人们设计了一种固废及生物质直燃耦合利用系统及工艺,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其申请号为:201911231716.1;其公布号为:CN110762534A;该系统可针对掺烧废料包括工业固态废料及生物质的掺烧生产线进行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掺烧废料进入掺烧生产线后,先经链板机送至破碎机破碎,再经皮带机到达发送器后,被发送器的罗茨风机产生的风压吹入锅炉入料口进行焚烧。该系统先以破碎机将废料破碎成可被罗茨风机吹动的小颗料,再由罗茨风机将小颗料废料吹入锅炉中焚烧,送料效率高,且不会对锅炉的焚烧作业造成影响。在该系统的送料过程中,需要先将固态废料经过链板机和皮带机送到较高的料仓顶部,再由固态废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料仓下落至发送器中,最后才由罗茨风机将固态废料吹送至锅炉中焚烧。但是,固态废料中还包含一些如布料、皮料等较为松散且体积较大的轻质废料,其经过破碎机破碎成小颗料后,质地更轻,容易在料仓中出现堆积,甚至在静电等因素的影响下会聚拢在一起而不向下料管路方向下落的情况,同时,罗茨风机的吹风送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部分风力沿着下料管路向上吹起,进一步对轻质废料的下料造成阻碍,进而造成轻质废料下料效率低甚至不下料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解决了现有固废处理系统中轻质废料下料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包括具有下料口的料仓、风机以及连接在风机上的吹料管路,所述料仓的下料口通过下料管连通至所述吹料管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掺烧系统还包括具有螺旋叶片的螺旋送料件以及连接在下料管处的锁气件,所述螺旋送料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料仓处,且螺旋送料件的出料端向所述下料管方向伸出或者伸入所述下料管内,所述锁气件上具有能将所述下料管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隔开的料斗,所述锁气件能周向旋转并使所述料斗与所述进料口或出料口相连通。本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使用时,将粉碎后的固废输送至料仓中储存,通过螺旋送料件的转动来使其螺旋叶片将固废向其出料端方向推送直至固废进入到下料管内。下料管中,锁气件周向旋转以使料斗与进料口相连通,固废落入到料斗中后,锁气件再次周向旋转并使料斗与出料口相连通,固废通过下料管的出料口落入到吹料管路中,由风机产生的风力将固废吹向锅炉处进行焚烧。在此使用过程中,本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采用具有螺旋叶片的螺旋送料件进行主动推送的形式来进行下料,而非依靠固废自身的重力,避免了布料等较轻的固废无法下落的情况,同时,螺旋叶片输送固废的过程中,不会对固废进行压缩推送,下料更均匀,不仅保证了下料效率,且均匀地送料更能减少对锅炉掺烧时工作的影响。另外,锁气件通过料斗将下料管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隔开且能通过锁气件旋转的方式使得料斗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中的一个,不仅能保证固废的下料,且能防止风机吹出的风力沿着下料管上行,进一步保证了固废下料的效率。本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的上述使用过程中,将能均匀地将固废送入到下料管内的螺旋送料件配合锁气件上料斗的隔离风力的作用使用,适用于所有固废料的下料,且可单独进行一种固废的处理,也可进行多种固废的处理,适用范围广。在上述的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中,所述下料管上还固定有呈圆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水平设置且两端封闭,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进料口相连通的进口以及与出料口相连通的出口,所述锁气件包括沿壳体的轴线穿设的转轴以及沿转轴的径向设置的数个隔板,数个所述隔板绕转轴的轴线分布并与转轴固连,每个所述隔板沿所述转轴轴向的两端均与所述壳体两端的内壁相邻或抵靠,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上述料斗。数个隔板可分隔出数个料斗,通过转轴的周向旋转可由数个料斗逐个地将进口处送入的固废向出口方向输送,输送过程不停止,保证了固废的下料效率。在上述的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中,所述隔板上远离转轴的一端还固定有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片状分隔片,所述分隔片的设置方向与所述隔板相一致,且分隔片上远离转轴的一端能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抵靠。分隔片在增强分隔风力效果的同时,能避免卡死,保证锁气件转动顺畅,进而保证下料的效率。在上述的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中,所述分隔片上远离转轴的一端具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的厚度向远离转轴的方向逐渐缩小。分隔部的缩小可减少分隔部与壳体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摩擦,提高锁气件旋转的稳定性。在上述的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中,所述隔板上远离转轴的一端具有凹入的插槽,所述分隔片部分插接在所述插槽内且通过穿过隔板和分隔片的可拆卸的紧固件固定在隔板上。将柔性材料制成的分隔片部分插接在插槽内,为分隔片提供稳定的支撑,避免分隔片弯折而失去分隔锁气的作用,而可拆卸的紧固件的固定方式方便了对磨损后的分隔片进行拆装和更换。在上述的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中,所述螺旋送料件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料仓上的呈长杆状的中心轴以及固定在中心轴外侧的螺旋叶片,所述中心轴的侧部还垂直固定有呈杆状的横杆。通过横杆的设置来打散聚集到一起的固废,使得固废松散开,更利于下料。在上述的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中,所述横杆远离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下侧具有向外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下侧面为倾斜面的导向面。在横杆一端设置凸出部和导向面可在打散固废的同时通过导向面使得固废向下下料,提高下料的效率。在上述的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中,所述横杆的数量为数个且沿着所述中心轴的轴向分布。在上述的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中,所述下料管和吹料管路之间通过三通件连通,所述三通件上与下料管连通处倾斜设置并使下料方向与吹风方向的夹角为锐角。下料方向和吹风方向呈锐角,可减少风力进入下料管,配合锁气件的使用能更好地防止风力上行而阻碍固废下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螺旋送料件和锁气件的配合,既能保证固废的均匀下料,又能避免风机吹出的风力对固废下料的影响,保证了下料效率。2、本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的下料结构不仅适用于轻质的固废,也适用于较重的固废,且在多种固废混合使用时仍能顺畅下料,适用范围广。3、锁气件上柔性分隔片的设置,既能保证锁气件对风力分隔的效果,又能避免刚性的隔板直接与壳体抵靠而造成卡死的情况,保证了锁气件旋转的稳定性。4、螺旋送料件上中心轴外侧的横杆的设置,可弥补螺旋叶片无法打散固废的缺陷,使得螺旋送料件在送料过程中,固废均被打散,送料更均匀。附图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包括具有下料口(11)的料仓(1)、风机(2)以及连接在风机(2)上的吹料管路(3),所述料仓(1)的下料口(11)通过下料管(4)连通至所述吹料管路(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掺烧系统还包括具有螺旋叶片(51)的螺旋送料件(5)以及连接在下料管(4)处的锁气件(6),所述螺旋送料件(5)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料仓(1)处,且螺旋送料件(5)的出料端向所述下料管(4)方向伸出或者伸入所述下料管(4)内,所述锁气件(6)上具有能将所述下料管(4)的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分隔开的料斗(61),所述锁气件(6)能周向旋转并使所述料斗(61)与所述进料口(41)或出料口(42)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包括具有下料口(11)的料仓(1)、风机(2)以及连接在风机(2)上的吹料管路(3),所述料仓(1)的下料口(11)通过下料管(4)连通至所述吹料管路(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掺烧系统还包括具有螺旋叶片(51)的螺旋送料件(5)以及连接在下料管(4)处的锁气件(6),所述螺旋送料件(5)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料仓(1)处,且螺旋送料件(5)的出料端向所述下料管(4)方向伸出或者伸入所述下料管(4)内,所述锁气件(6)上具有能将所述下料管(4)的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分隔开的料斗(61),所述锁气件(6)能周向旋转并使所述料斗(61)与所述进料口(41)或出料口(4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4)上还固定有呈圆筒状的壳体(7),所述壳体(7)水平设置且两端封闭,所述壳体(7)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进料口(41)相连通的进口(71)以及与出料口(42)相连通的出口(72),所述锁气件(6)包括沿壳体(7)的轴线穿设的转轴(62)以及沿转轴(62)的径向设置的数个隔板(63),数个所述隔板(63)绕转轴(62)的轴线分布并与转轴(62)固连,每个所述隔板(63)沿所述转轴(62)轴向的两端均与所述壳体(7)两端的内壁相邻或抵靠,相邻两个所述隔板(63)之间形成上述料斗(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源固废直燃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3)上远离转轴(62)的一端还固定有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片状分隔片(64),所述分隔片(64)的设置方向与所述隔板(63)相一致,且分隔片(6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李挺蒋斌李来春郭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玉环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