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装配式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68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装配式安装结构,属于室内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吊顶板和第一电机,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卡接在第一空腔内壁的右侧面,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晃动机构,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带动吊顶板上升时,避免了吊顶板在受到外界的影响发生晃动,人们接触不到吊顶从而无法停止其晃动,进而极有可能会对其连接处造成损坏的情况,增加了吊顶板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因晃动而发生脱落进而对地面上的人们造成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装配式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装配式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吊顶结构是整个室内装饰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室内顶面起到适当的装饰,不经美化了室内的环境,还能够营造出不同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同时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等不同的作用,应用十分的广泛。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对其吊顶进行安装时较为麻烦,安装成本高,同时维修和更换起来,需要专业人员使用专利的工具爬到高处对其吊顶进行维护或者更换的工作,操作繁琐,且危险系数大,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安装在高处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发生晃动,人们接触不到吊顶从而无法停止其晃动,进而极有可能会对其连接处造成损坏,减少了吊顶的使用寿命,同时连接处损坏会导致吊顶脱落,从而极有可能会对其地面上的人们造成伤害的情况,且现有技术中的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的照明灯大多都是被固定的,使得照明灯的光线散发的角度有限,带来较大的照明死角,给人们带来十分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便于对其进行后期维护、吊顶容易发生晃动和照明灯光线具有四角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室内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装配式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装配式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吊顶板和第一电机,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卡接在第一空腔内壁的右侧面,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套设在第二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均卡接有三个转轮和传动轮,两个传动轮之间通过设置履带相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空腔内壁左侧面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套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四轴承,两个第四轴承分别套设在第四转轴的两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四转轴设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四转轴的外表面分别卡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移动齿轮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设置有两个第三齿轮,两个第三齿轮均卡接在第四转轴的外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下表面对应转轮的位置开设有收缩孔,所述转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绳索,绳索的另一端穿过收缩孔并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拆卸连接在卡扣块上表面开设的卡扣槽内,六个卡扣块均固定连接在吊顶板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块,限位块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设置有防晃动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晃动机构包括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限位孔内壁左右两侧面的移动板,两个移动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三角板和凸块,凸块位于三角板的下侧,所述限位孔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连通第一空腔的滑套,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T型块位于三角板和凸块之间,所述滑杆的另一端穿过滑套并固定连接有竖板,竖板的正面设置有多个齿牙,多个齿牙与第三齿轮啮合,两个移动板的相远离面均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孔内壁的左右两侧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对应限位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限位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在卡扣槽内壁左右两侧面的凹槽,凹槽内壁的上下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卡块的上下两侧面,所述第一卡块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卡块,两个第二卡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左右两侧面,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相远离面均设置呈斜面,两个第一卡块的相远离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两个凹槽内壁的相远离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吊顶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照明灯,所述吊顶板的内部对应照明灯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设置有聚光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聚光机构包括通过设置第二销轴铰接在第二空腔内壁上表面的两个第一连接条,两个第一连接条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遮板,所述第二空腔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位于第一销轴的后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六转轴,第六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转轴,第五转轴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五轴承,第五轴承卡接在第二空腔内壁的下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螺纹帽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设置第四销轴铰接有第二连接条,两个第二连接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设置第三销轴铰接在两个第一连接条的相对面,两个第一连接条的相对面设置有反光板,两个遮板设置在照明灯的左右两侧。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晃动机构,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带动吊顶板上升时,四个固定块能够进入到四个限位孔内,这样限位孔内的两个移动板在凸块的带动下能够发生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挤压两个第一弹簧,当固定块挤压到T型块时,能够带动T型块上升,从而带动T型块的两侧挤压两个三角板,在两个三角板的作用下,两个移动板开始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凸块挤压着固定块,进而使得固定块能够稳定的固定在限位孔内,避免了吊顶板在受到外界的影响发生晃动,人们接触不到吊顶从而无法停止其晃动,进而极有可能会对其连接处造成损坏的情况,增加了吊顶板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因晃动而发生脱落进而对地面上的人们造成伤害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联动机构、第一电机、第一轴承、传动轮和转轮的相互配合,使得当需要对其吊顶板进行检测和维护时,能够通过启动电动推杆带动推板向右移动,从而带动移动齿轮啮合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这样再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反向旋转,这样第二齿轮能够带动移动齿轮和第一齿轮旋转,第三齿轮旋转带动多个齿牙向下移动,这样滑杆带动T型块移动带动T型块不再限制在两个三角板之间,同时推动固定块移动远离限位孔,这样吊顶板和固定块能够被带动向下移动,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们对其进行检测和维护,避免需要工作人员使用专业的工具爬到高处对其吊顶进行维护或者更换工作的情况,操作简单,减少了工作人们的工作强度,同时固定机构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们能够通过按动横板带动固定杆向下移动,从而两个第一卡块受到两个第二卡块的带动相互远离,当第一卡块不再受限制时,两个第一卡块能够限制在两个第二卡块的上侧,从而达到快速固定安装的效果,省时省力,方便了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装配式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1)、吊顶板(2)和第一电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一轴承(9),第一轴承(9)卡接在第一空腔内壁的右侧面,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10),两个第二轴承(10)分别套设在第二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均卡接有三个转轮(12)和传动轮(11),两个传动轮(11)之间通过设置履带相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装配式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1)、吊顶板(2)和第一电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一轴承(9),第一轴承(9)卡接在第一空腔内壁的右侧面,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10),两个第二轴承(10)分别套设在第二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均卡接有三个转轮(12)和传动轮(11),两个传动轮(11)之间通过设置履带相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装配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空腔内壁左侧面的电动推杆(53),电动推杆(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三轴承(54),第三轴承(54)内套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齿轮(52),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四轴承(56),两个第四轴承(56)分别套设在第四转轴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装配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转轴设置在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之间,所述第一转轴(8)和第四转轴的外表面分别卡接有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5),所述移动齿轮(52)位于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5)之间,所述第一齿轮(51)的右侧设置有两个第三齿轮(57),两个第三齿轮(57)均卡接在第四转轴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装配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下表面对应转轮(12)的位置开设有收缩孔,所述转轮(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绳索(13),绳索(13)的另一端穿过收缩孔并固定连接有横板(17),横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通过设置固定机构(4)可拆卸连接在卡扣块(15)上表面开设的卡扣槽内,六个卡扣块(15)均固定连接在吊顶板(2)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块(16),限位块(16)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设置有防晃动机构(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高空生态木方通伞形吊顶装配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晃动机构(3)包括通过第一销轴(36)铰接在限位孔内壁左右两侧面的移动板(35),两个移动板(35)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三角板(34)和凸块(38),凸块(38)位于三角板(34)的下侧,所述限位孔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仁灿程丽娟汪宏恩丁晨生康元郑沛马玉晨王淑婷张左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