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里平专利>正文

一种空心钢管与砌块制备而成的复合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67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钢管与砌块制备而成的复合墙体,包括一根以上的钢管以及一块以上的砌块砌筑而成的墙体,每两根钢管之间设置两块砌块,砌块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一条以上的导流槽,钢管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进料腔,钢管上下面正对着导流槽设置有对应的出料孔,进料腔内的混凝土料穿过出料孔进入到导流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墙体,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能够结合粉刷以及附加板材的同时施工,大大简化工作步骤,且砌筑完成的墙体拥有非常高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钢管与砌块制备而成的复合墙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心钢管与砌块制备而成的复合墙体。
技术介绍
建筑墙体施工时,传统的方法是利用砌块,砌块上人工涂抹混凝土料,然后砌块与砌块之间搭建成墙体,墙体搭建完成后,其墙体的两侧面会再次粉刷一层混凝土料,这层混凝土料用于包裹所有的砌块,使得墙体最终成型。墙体成型后,应客户要求,还需要对墙体进行一个辅助功能的施工,如为了增加静音效果,会在墙体表面贴装隔音板,以及为了增加保温效果,会在墙体表面贴装保温板,因此后续还需要进行人为施工,而这些板材的装配大都需要打孔、胶水,不利于室内环境,而且会破坏墙体,复杂了整个工序。而人工砌筑墙体时,需要一块块的粉刷后堆砌而成,效率是极低的,需要不断的蘸料、粘料以及装配,劳动强度大,且砌筑完成后还需要对正反面进行一个粉刷,进一步增加了工序,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空心钢管与砌块制备而成的复合墙体,其可以大大简化砌筑过程,一体成型,大大提升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空心钢管与砌块制备而成的复合墙体,包括一根以上的钢管以及一块以上的砌块砌筑而成的墙体,每两根钢管之间设置两块砌块,砌块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一条以上的导流槽,钢管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进料腔,钢管上下面正对着导流槽设置有对应的出料孔,进料腔内的混凝土料穿过出料孔进入到导流槽内;相邻两根钢管之间均设置有一根导流管,导流管内部设置有导流腔,通过导流管将钢管之间的进料腔连接导通,最底部的钢管设置有一进料口,进料口接入一根进料管,进料管连接外部的混凝土输送泵;钢管上相对着墙体两面均设置有一凸部,凸部上开设一插槽,凸部的外侧均插入设置一施工板,施工板相对插槽一端均设置一装配凸部,装配凸部插入于插槽中,施工板向着上下端的砌块延伸并覆盖住两块砌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施工板为保温板或者隔音板或者装饰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装配凸部与施工板之间为一体式结构或者装配凸部粘结在施工板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装配凸部与插槽之间为紧配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施工板内侧面与砌块之间均形成一个混凝土覆盖腔,混凝土料经过导流槽进入到混凝土覆盖腔内,凝固后形成墙体的外保护层。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施工板与施工板之间对接接触,钢管上设置有定位凸部,对应定位凸部的砌块上设置有定位凹部,定位凸部插入于定位凹部内,用于钢管与砌块之间的定位装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钢管的厚度小于砌块的厚度,施工完成后,钢管内部的进料腔填充满混凝土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专利技术的墙体采用少量钢材,结合砌块复合砌筑而成,其结构强度更高,设计更加的合理,砌筑完成后,使得砌块与砌块、砌块与钢管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二、本专利技术在砌筑墙体时无需对每块砌块进行蘸料,在砌块与钢管搭建完成后,由混凝土输送泵进行灌料,进而完成砌块与砌块、钢管与砌块之间的填充连接,并能同时一体式的完成墙体正反面层的粉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由于施工板的限位,均匀性更好;三、本专利技术利用施工板不仅可以实现对墙体正反面层的快速粉刷,而且施工板的选择安装简化了后期工序,无需再进行后期的板材安装,提升效率,解决了板材的安装问题,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工艺步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填充满混凝土料后的墙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钢管与施工板的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专利技术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心钢管与砌块制备而成的复合墙体,包括一根以上的钢管2以及一块以上的砌块7砌筑而成的墙体,每两根钢管2之间设置两块砌块7,砌块7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一条以上的导流槽71,钢管2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进料腔21,钢管2上下面正对着导流槽71设置有对应的出料孔22,进料腔21内的混凝土料穿过出料孔22进入到导流槽71内;相邻两根钢管2之间均设置有一根导流管1,导流管1内部设置有导流腔,通过导流管1将钢管2之间的进料腔21连接导通,最底部的钢管2设置有一进料口,进料口接入一根进料管6,进料管6连接外部的混凝土输送泵(未图示);钢管2上相对着墙体两面均设置有一凸部4,凸部4上开设一插槽3,凸部4的外侧均插入设置一施工板8,施工板8相对插槽3一端均设置一装配凸部81,装配凸部81插入于插槽3中,施工板8向着上下端的砌块7延伸并覆盖住两块砌块7。本实施例中,施工板8为保温板或者隔音板或者装饰板,根据客户需求事先选择即可。其中,装配凸部81与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钢管与砌块制备而成的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以上的钢管以及一块以上的砌块砌筑而成的墙体,每两根钢管之间设置两块砌块,砌块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一条以上的导流槽,钢管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进料腔,钢管上下面正对着导流槽设置有对应的出料孔,进料腔内的混凝土料穿过出料孔进入到导流槽内;/n相邻两根钢管之间均设置有一根导流管,导流管内部设置有导流腔,通过导流管将钢管之间的进料腔连接导通,最底部的钢管设置有一进料口,进料口接入一根进料管,进料管连接外部的混凝土输送泵;/n钢管上相对着墙体两面均设置有一凸部,凸部上开设一插槽,凸部的外侧均插入设置一施工板,施工板相对插槽一端均设置一装配凸部,装配凸部插入于插槽中,施工板向着上下端的砌块延伸并覆盖住两块砌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钢管与砌块制备而成的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以上的钢管以及一块以上的砌块砌筑而成的墙体,每两根钢管之间设置两块砌块,砌块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一条以上的导流槽,钢管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进料腔,钢管上下面正对着导流槽设置有对应的出料孔,进料腔内的混凝土料穿过出料孔进入到导流槽内;
相邻两根钢管之间均设置有一根导流管,导流管内部设置有导流腔,通过导流管将钢管之间的进料腔连接导通,最底部的钢管设置有一进料口,进料口接入一根进料管,进料管连接外部的混凝土输送泵;
钢管上相对着墙体两面均设置有一凸部,凸部上开设一插槽,凸部的外侧均插入设置一施工板,施工板相对插槽一端均设置一装配凸部,装配凸部插入于插槽中,施工板向着上下端的砌块延伸并覆盖住两块砌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钢管与砌块制备而成的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板为保温板或者隔音板或者装饰板。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里平
申请(专利权)人:韩里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