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及连接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64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及连接安装结构,包括圆环状箱体,所述圆环状箱体中间的外表面焊接有大圆环,所述大圆环两侧均焊接有若干小圆环,所述相邻小圆环之间以及小圆环与所述大圆环之间均设有楔形橡胶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及连接安装结构,可以很好解决管廊定制管节与两侧预埋槽道不相同的问题,使得顶管施工不再受限于承插口朝向,使施工方式更加灵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防腐性强以及密封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及连接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及连接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顶管管节连接通常采用承插口的形式,为保证顶管机头和管节连接紧密,顶管机头壳体尾部内径尺寸需和顶管承口的内径尺寸相同,使得管节插口可嵌入顶管机后壳内,从而形成一个密封整体,故顶进作业时管节总是插口朝前,承口朝后。一般使用顶管管节作为管廊结构,为满足使用功能,其内部两侧均预埋有支架槽道,由于廊内两侧管线特性不同,两侧槽道的间距和型号均不相同,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的槽道位置进行顶管安放。因此,管节生产制造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管道的顶进方向以及廊内管线规划放置位置进行槽道的安装。但由于设计原因,在一种常见情况下,1#-0#顶管段,顶进方向由0#井顶1#井变更为1#井顶0#井,而管节生产时是按照原设计顶进方向进行槽道预埋安装,若按照传统做法中,插口朝前,承口朝后进行顶进,会导致两侧槽道刚好和设计安装位置相反。顶管管节造价昂贵,重新进行制作的话一方面会使得造价增高,另一方面增加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及连接安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顶管施工受限于承插口朝向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包括圆环状箱体,所述圆环状箱体中间的外表面焊接有大圆环,所述大圆环两侧均焊接有若干小圆环,所述相邻小圆环之间以及小圆环与所述大圆环之间均设有楔形橡胶圈。进一步的,所述圆环状钢箱体的内径与管廊顶管管节内径相同,所述大圆环与所述小圆环的外径相同,所述大圆环外径与管廊顶管管节承口内径适配。进一步的,所述楔形橡胶圈的高度大于小圆环和大圆环的厚度,所述楔形橡胶圈内壁为密布排列的凸圈,所述一端面有凹槽。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管廊顶管连接安装结构,所述连接安装结构包括钢套环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管廊顶管双向插头,所述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前端插入至钢套环内,所述钢套环内有定位环,所述圆环状箱体两端贴合有环形衬垫,所述环形衬垫内圈粘接有第一环形密封膏。进一步的,其中位于前端的环形衬垫的上部外侧粘接有第二环形密封膏,所述第二环形密封膏截面为梯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及连接安装结构,可以很好解决管廊定制管节与两侧预埋槽道不相同的问题,使得顶管施工不再受限于承插口朝向,使施工方式更加灵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防腐性强以及密封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廊顶管双向插头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廊顶管双向插头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楔形橡胶圈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及连接安装结构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及连接安装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包括圆环状箱体1,所述圆环状箱体1中间的外表面焊接有大圆环2,所述大圆环2两侧均焊接有若干小圆环3,所述相邻小圆环之间以及小圆环3与所述大圆环2之间均设有楔形橡胶圈4,所述楔形橡胶圈4的高度大于小圆环3和大圆环2的厚度,所述楔形橡胶圈4内壁为密布排列的凸圈5,所述一端面有凹槽6。在本实施例中,因顶管施工对管道密封性较高,在相邻小圆环之间以及小圆环与大圆环之间均设有楔形橡胶圈,楔形橡胶圈采用氯丁合成橡胶,并且在圆环状箱体中间的外表面焊接有大圆环,并且在大圆环两侧均焊接有若干小圆环,主要用于固定楔形弹性橡胶圈,防止其滑动脱落影响密封性。作为一种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环状钢箱体的内径与管廊顶管管节内径相同,所述大圆环与所述小圆环的外径相同,所述大圆环外径与管廊顶管管节承口内径适配,大、小圆环材质均采用Q345B级16Mn低合金结构钢,钢材表面进行防腐处理,防腐采用环氧富锌底漆二度,每度30μ,环氧沥青面漆二度每度80μ。如图4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管廊顶管连接安装结构,所述连接安装结构包括钢套环7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管廊顶管双向插头8,所述管廊顶管双向插头8前端插入至钢套环7内,所述钢套环7内有定位环9,所述圆环状箱体1两端贴合有环形衬垫10,所述环形衬垫10内圈粘接有第一环形密封膏11,其中位于前端的环形衬垫10的上部外侧粘接有第二环形密封膏12,所述第二环形密封膏12截面为梯形。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工作时,首先将钢套环安装在前端的管廊顶管内,将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前端插入至钢套环中,顶管机壳体对准双向插头后端插入,顶管机壳体推动双向插头向前移动,直至第二环形密封膏碰到定位环,则停止推进,然后退出顶管机壳体,通过顶管机将带有钢套环的另一段管节插入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后端插入,用顶管机进行顶进,直到两段管节紧密接触,停止顶进,即完成安装。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及连接安装结构,可以很好解决管廊定制管节与两侧预埋槽道不相同的问题,使得顶管施工不再受限于承插口朝向,使施工方式更加灵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防腐性强以及密封性好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插头包括圆环状箱体,所述圆环状箱体中间的外表面焊接有大圆环,所述大圆环两侧均焊接有若干小圆环,相邻小圆环之间以及小圆环与所述大圆环之间均设有楔形橡胶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插头包括圆环状箱体,所述圆环状箱体中间的外表面焊接有大圆环,所述大圆环两侧均焊接有若干小圆环,相邻小圆环之间以及小圆环与所述大圆环之间均设有楔形橡胶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箱体的内径与管廊顶管管节内径相同,所述大圆环与所述小圆环的外径相同,所述大圆环外径与管廊顶管管节承口内径适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管廊顶管双向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橡胶圈的高度大于小圆环和大圆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王康策刘爱莲李文胡凯牛随心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