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建华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46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包括通风外筒体、驱动电机和叶轮,隧道上两个连接杆之间安装有控制器,在通风外筒体一端的上方设置有风速仪,通风外筒体内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安装有叶轮,在叶轮内滑动连接有配合块,配合块同双作用气动连杆之间固定连接,双作用气动连杆的另一端同叶轮之间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开设有同配合块之间相配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风速仪来测得隧道内的风速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当控制器收到信号后控制双作用气动连杆动作,使得配合块向上移动,使得叶轮同电机输出轴之间的动力连接脱离,从而使得叶轮可以单独在电机输出轴上转动,以此来实现对叶轮以及驱动电机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是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
技术介绍
通风又称换气,是用机械或自然的方法向室内空间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把室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污浊空气排出,使室内空气满足卫生要求和生产过程需要。建筑中完成通风工作的各项设施,统称通风设备,通风按照范围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它是对整个空间进行换气。局部通风是在污染物的产生地点直接把被污染的空气收集起来排至室外,或者直接向局部空间供给新鲜空气。局部通风具有通风效果好、风量节省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的通风设备没有保护功能,当列车高速行驶时会在隧道内产生强大的风压,而当通风设备的叶轮转动同列车产生的风压相排斥时,很容易造成叶轮以及电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包括通风外筒体、驱动电机和叶轮,所述通风外筒体布置于隧道的顶部,所述通风外筒体同隧道之间通过连接杆实现连接,所述连接杆共有两个对称布置于所述通风外筒体的两端,且同所述通风外筒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同隧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隧道上两个连接杆之间安装有控制器,在所述通风外筒体一端的上方设置有风速仪,所述风速仪同隧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通风外筒体内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同驱动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叶轮内滑动连接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同双作用气动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双作用气动连杆的另一端同叶轮之间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开设有同所述配合块之间相配合的凹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外筒体和叶轮的材质为工程塑料。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速仪共有两个,对称布置于所述隧道的两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共有两个,对称布置于所述通风外筒体两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外筒体的两端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同通风外筒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所述风速仪来测得隧道内的风速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当控制器收到信号后控制所述双作用气动连杆动作,使得所述配合块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叶轮同电机输出轴之间的动力连接脱离,从而使得所述叶轮可以单独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以此来实现对所述叶轮以及驱动电机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的剖视图。图3为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中叶轮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放大图。图中:10、隧道;11、通风外筒体;12、风速仪;13、连接杆;14、控制器;15、驱动电机;16、叶轮;17、滤网;18、双作用气动连杆;19、配合块;20、电机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包括通风外筒体11、驱动电机15和叶轮16,所述通风外筒体11布置于隧道10的顶部,所述通风外筒体11同隧道10之间通过连接杆13实现连接,所述连接杆13共有两个对称布置于所述通风外筒体11的两端,且同所述通风外筒体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3同隧道10之间可拆卸连接,以此来完成对所述通风外筒体11的固定工作,同时能够方便对所述通风外筒体11进行拆卸工作,所述隧道10上两个连接杆13之间安装有控制器14,在所述通风外筒体11一端的上方设置有风速仪12,所述风速仪12同隧道10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风速仪12同控制器14之间电性连接,所述通风外筒体11内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上安装有叶轮16,所述叶轮16同驱动电机15的电机输出轴20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叶轮16内滑动连接有配合块19,所述配合块19同双作用气动连杆18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双作用气动连杆18的另一端同叶轮16之间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轴20上开设有同所述配合块19之间相配合的凹槽,通过所述双作用气动连杆18来控制所述配合块19的移动,以此来控制所述叶轮16同所述电机输出轴20之间的动力连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实施例1作出的进一步限定和改进,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包括实施例1中所有的技术特征,此外,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为了减小本实施例整体的重量,所述通风外筒体11和叶轮16的材质为工程塑料。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速仪12共有两个,对称布置于所述隧道10的两端。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15共有两个,对称布置于所述通风外筒体11两侧。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为了防止隧道10内的灰尘影响到所述驱动电机15以及叶轮16的正常工作,所述通风外筒体11的两端安装有滤网17,所述滤网17同通风外筒体11之间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工作时通过所述风速仪12来测得隧道10内的风速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14,当控制器14收到信号后控制所述双作用气动连杆18动作,使得所述配合块19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叶轮16同电机输出轴20之间的动力连接脱离,从而使得所述叶轮16可以单独在所述电机输出轴20上转动,以此来实现对所述叶轮16以及驱动电机15的保护。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包括通风外筒体(11)、驱动电机(15)和叶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外筒体(11)布置于隧道(10)的顶部,所述通风外筒体(11)同隧道(10)之间通过连接杆(13)实现连接,所述连接杆(13)共有两个对称布置于所述通风外筒体(11)的两端,且同所述通风外筒体(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3)同隧道(10)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隧道(10)上两个连接杆(13)之间安装有控制器(14),在所述通风外筒体(11)一端的上方设置有风速仪(12),所述风速仪(12)同隧道(10)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通风外筒体(11)内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上安装有叶轮(16),所述叶轮(16)同驱动电机(15)的电机输出轴(20)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叶轮(16)内滑动连接有配合块(19),所述配合块(19)同双作用气动连杆(18)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双作用气动连杆(18)的另一端同叶轮(16)之间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轴(20)上开设有同所述配合块(19)之间相配合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包括通风外筒体(11)、驱动电机(15)和叶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外筒体(11)布置于隧道(10)的顶部,所述通风外筒体(11)同隧道(10)之间通过连接杆(13)实现连接,所述连接杆(13)共有两个对称布置于所述通风外筒体(11)的两端,且同所述通风外筒体(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3)同隧道(10)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隧道(10)上两个连接杆(13)之间安装有控制器(14),在所述通风外筒体(11)一端的上方设置有风速仪(12),所述风速仪(12)同隧道(10)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通风外筒体(11)内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上安装有叶轮(16),所述叶轮(16)同驱动电机(15)的电机输出轴(20)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叶轮(16)内滑动连接有配合块(19),所述配合块(19)同双作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柳传井
申请(专利权)人:朱建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