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及临时支撑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437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及临时支撑结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和悬吊装置,第一连接装置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于楼承板上方的支撑结构,第二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楼承板,悬吊装置连接于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之间,用于悬吊钢筋桁架楼承板,利用钢筋桁架楼承板上方的支撑结构和悬吊装置产生对楼承板的拉力,作为楼承板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临时支撑,降低了搭建难度和繁琐程度,提高施工效率,并且能减少用钢量。采用该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的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同样具备上述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及临时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及临时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级社会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钢结构建筑作为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被越来越多的建造使用。目前,钢结构在大跨度建筑及超高层建筑中运用较多,而此类建筑施工过程危险性较大且工期要求较高。便捷安全的施工措施不但可以保证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不断探索优化钢结构安装的安全保护措施,可在施工过程中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及提高施工效率。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在进行超跨度楼承板浇筑时,需设置支撑。常规的临时支撑做法为在楼承板下增加一道临时型钢次梁或搭设钢管架作为支撑,但支撑的安拆过程耗费较多时间,投入量大且不便周转,且危险系数较高。如何在临时支撑起到稳定楼承板的作用下,有效提高临时支撑设置时间、减少措施用量,是钢结构施工企业对钢筋桁架楼承板楼安装的又一大研究难题。目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通常采用可拆卸式的楼承板或模板进行楼板浇筑,可拆卸式的楼承板或模板可以长期循环利用,既经济环保也高效快捷,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型钢支撑,或者,采用钢管支撑架+托梁体系,这两种方案的缺点在于:(1)支撑安装、拆卸繁琐,耗用时间长;(2)周转周期较长,用钢量投入量较大。因此,上述两种支撑方案虽能保证超跨度楼板施工安全质量,但施工效率低,资源投入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安拆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以及一种采用该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的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投入。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用于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悬吊在位于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上方的支撑结构上,包括悬吊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用于与所述支撑结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悬吊装置包括拉索,所述拉索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之间。本技术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连接装置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于钢筋桁架楼承板上方的支撑结构,第二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楼承板,悬吊装置连接于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之间,用于悬吊钢筋桁架楼承板,从而利用楼承板上方的支撑结构和悬吊装置产生对楼承板的拉力,作为楼承板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临时支撑,降低了搭建难度和繁琐程度,提高施工效率,并且能减少用钢量,拆卸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即可卸除该临时支撑。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所述拉索的中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且所述拉索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装置,所述拉索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所述拉索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拉索的有效长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所述拉索包括绳索和所述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为花篮螺栓,所述绳索包括连接段和悬吊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悬吊段通过所述花篮螺栓连接;所述悬吊段的中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花篮螺栓的一端,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花篮螺栓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拉索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拉索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吊环,所述拉索穿设在所述吊环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挂钩结构,所述拉索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拉索通过所述连接环挂接于所述挂钩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夹紧件和紧固件,所述夹紧件包括平行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间隔形成夹紧槽,所述第二夹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安装孔;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并且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夹板伸入所述夹紧槽中以夹紧位于所述夹紧槽中的物体。第二方面,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包括:楼承板;上层支撑结构,位于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上方;下层支撑结构,支撑于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两端的下方;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设置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楼承板。本技术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利用钢筋桁架楼承板上方的支撑结构和悬吊装置产生对楼承板的拉力,作为楼承板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临时支撑,降低了搭建难度和繁琐程度,提高施工效率,并且能减少用钢量。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所述楼承板为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模板及连接在所述模板上的钢筋桁架,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钢筋桁架跨中位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沿垂直于所述钢筋桁架延伸方向的方向穿设在所述钢筋桁架内部,并与所述钢筋桁架的上弦杆连接。本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本技术而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楼承板支撑结构第一种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楼承板支撑结构第二种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Ⅰ处放大图;图6为图4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中拉索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中第二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悬吊在位于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上方的支撑结构上,包括悬吊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其中:/n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用于与所述支撑结构可拆卸地连接;/n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n所述悬吊装置包括拉索,所述拉索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悬吊在位于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上方的支撑结构上,包括悬吊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用于与所述支撑结构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
所述悬吊装置包括拉索,所述拉索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的中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且所述拉索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装置,所述拉索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拉索的有效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包括绳索和所述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为花篮螺栓,所述绳索包括连接段和悬吊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悬吊段通过所述花篮螺栓连接;所述悬吊段的中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花篮螺栓的一端,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花篮螺栓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拉索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启观张俊磊黄绩简俊鑫丘鸿勇王进中李克红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