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及墙厚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32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厚支撑机构,包括混凝土支撑本体,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一侧用以贴合木质模板;设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底部、用以放置水平钢筋的第一凹槽;设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两侧、用以放置竖直钢筋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用以绑定水平钢筋的第一扎丝;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用以绑定竖直钢筋的第二扎丝。上述墙厚支撑机构能够与钢筋紧固连接以避免出现错位的情况,解决了剪力墙的墙面平整度低的问题,同时可以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墙厚支撑机构的剪力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及墙厚支撑机构
本技术涉及墙体砼浇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墙厚支撑机构。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墙厚支撑机构的剪力墙。
技术介绍
剪力墙是一种在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载荷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载荷的墙体,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载荷主要由地震产生,因此剪力墙又称为抗震墙。剪力墙按照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板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见。目前,在浇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通常采用混凝土支撑块来控制剪力墙的厚度,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支撑块的位置经常偏移,使得与混凝土支撑块紧贴的木质模板的位置发生改变,这样在完成浇筑并拆模之后,会出现剪力墙的墙面错台和墙面平整度低的问题,并使各个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各不相同。因此,如何提供保证剪力墙的墙面平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厚支撑机构,该墙厚支撑机构能够与钢筋紧固连接以避免出现错位的情况,解决了剪力墙的墙面平整度低的问题,同时可以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墙厚支撑机构的剪力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墙厚支撑机构,包括:混凝土支撑本体,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一侧用以贴合木质模板;设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底部、用以放置水平钢筋的第一凹槽;设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两侧、用以放置竖直钢筋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用以绑定水平钢筋的第一扎丝;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用以绑定竖直钢筋的第二扎丝。优选地,所述第一扎丝的固定端穿过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并内嵌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所述第二扎丝的固定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并内嵌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二者的槽壁均呈半圆柱状。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形状为直方条形。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形状为L形。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两端各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分设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第一端的两侧,另外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分设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第二端的两侧。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两根水平钢筋之间的距离;两个位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同一侧并分设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的两端的第二凹槽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两根竖直钢筋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扎丝;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一个所述第二扎丝。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提供的墙厚支撑机构,通过第一扎丝和第二扎丝将混凝土支撑本体分别牢固地与水平钢筋和竖直钢筋相连来避免出现错位的情况。具体来说,混凝土支撑本体水平放置,其底部的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扎丝,使第一扎丝能够将位于第一凹槽内的水平钢筋与混凝土支撑本体固定连接;同时,混凝土支撑本体的两侧的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扎丝,使第二扎丝能够将位于第二凹槽内的竖直钢筋与混凝土支撑板梯固定连接,这样混凝土支撑本体便无法发生偏移,从而保证与混凝土支撑本体的侧面紧贴并用于供墙面成型的木质模板也不会发生偏移,最终保证剪力墙的墙面平整。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剪力墙,包括:多根沿水平方向设置并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水平钢筋;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直钢筋,全部所述竖直钢筋均与所述水平钢筋相连;与最外侧的两组所述水平钢筋和所述竖直钢筋相连、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墙厚支撑机构;浇筑于所述水平钢筋、所述竖直钢筋和所述墙厚支撑机构的混凝土墙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墙厚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其中,1-混凝土支撑本体、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2-第一扎丝、3-第二扎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墙厚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墙厚支撑机构,如图1至图3所示,该墙厚支撑机构包括:混凝土支撑本体1、第一扎丝2和第二扎丝3。其中,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一侧用于贴合木质模板,也就是说,在放置混凝土支撑本体1时,其与木质模板贴合的侧面沿竖直方向延展,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底部设置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钢筋的延伸方向一致并用于放置水平钢筋,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两侧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的延伸方向与竖直钢筋的延伸方向一致并用于放置竖直钢筋;第一扎丝2设于第一凹槽11,其用于绑定第一凹槽11内的水平钢筋;第二扎丝3设于第二凹槽12,其用于绑定第二凹槽12内的竖直钢筋,其中,第一扎丝2和第二扎丝3二者可选用镀锌铁丝或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扎丝。这里根据上述墙厚支撑机构的结构来说明其使用方法:首先将混凝土支撑本体1放置于靠近剪力墙的墙面的两组竖直钢筋之间并平放于水平钢筋上,使位于混凝土支撑本体1一侧的一组竖直钢筋位于第二凹槽12内,使位于混凝土支撑本体1另一侧的一组竖直钢筋位于第二凹槽12内,并使水平钢筋位于第一凹槽11内;然后利用第一扎丝2将水平钢筋与混凝土支撑本体1固定连接,并利用第二扎丝3将竖直钢筋与混凝土支撑本体1固定连接,以保证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位置固定不会发生偏移;最后将木质模板贴合在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一侧,以便于形成灌浇空间并向其内部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后拆下木质模板,便可获得墙面平整的剪力墙。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凹槽12的槽深与竖直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相关,上述保护层是指混凝土墙体外侧最近的一组竖直钢筋到混凝土墙体的外侧表面之间的混凝土,而上述“保护层的厚度”即为浇筑于第二凹槽12中混凝土的厚度,作为优选,第二凹槽12的槽深与竖直钢筋的直径之差为15mm-25mm,也即保证竖直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为15mm-25mm。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扎丝2的固定端穿过第一凹槽11的槽底并内嵌于混凝土支撑本体1,同样的,第二扎丝3的固定端穿过第二凹槽12的槽底并内嵌于混凝土支撑本体1。其中,上述第一扎丝2和第二扎丝3嵌入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方式可以是在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浇筑成型阶段将第一扎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厚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混凝土支撑本体(1),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一侧用以贴合木质模板;/n设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底部、用以放置水平钢筋的第一凹槽(11);/n设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两侧、用以放置竖直钢筋的第二凹槽(12);/n所述第一凹槽(11)设有用以绑定水平钢筋的第一扎丝(2);/n所述第二凹槽(12)设有用以绑定竖直钢筋的第二扎丝(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厚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凝土支撑本体(1),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一侧用以贴合木质模板;
设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底部、用以放置水平钢筋的第一凹槽(11);
设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两侧、用以放置竖直钢筋的第二凹槽(12);
所述第一凹槽(11)设有用以绑定水平钢筋的第一扎丝(2);
所述第二凹槽(12)设有用以绑定竖直钢筋的第二扎丝(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厚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扎丝(2)的固定端穿过所述第一凹槽(11)的槽底并内嵌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1);所述第二扎丝(3)的固定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12)的槽底并内嵌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厚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二者的槽壁均呈半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厚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形状为直方条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厚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本体(1)的形状为L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墙厚支撑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明玉齐东恺蓝孝广王运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