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机构及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15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转向机构及缝纫机,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缝纫机送布牙连接的带动杆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与之活动连接的连接杆与所述带动杆插接配合;所述带动杆通过齿轮组转动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连接杆进行位置固定,且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与缝纫机体卡接的卡放结构;所述传动杆上安装有与所述带动杆通过传动带转动连接的传动套筒。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配合卡放机构实现对连接杆及传动杆的位置同时改变,以使得带动杆的转动由传动套筒进行驱动,从而改变带动杆的转动方式,实现不同的布料输送方向,以满足不同的缝纫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机构及缝纫机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相关
,具体是一种转向机构及缝纫机。
技术介绍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并以之衍生出手推绣电脑刺绣等艺术形式。在缝纫机使用过程中,一般配合缝纫机送布牙对布料在缝纫过程中进行输送,但现有的送布牙在使用过程中仅能够进行单项输送,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机构及缝纫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缝纫机送布牙连接的带动杆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与之活动连接的连接杆与所述带动杆插接配合;所述带动杆通过齿轮组转动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连接杆进行位置固定,且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与缝纫机体卡接的卡放结构;所述传动杆上安装有与所述带动杆通过传动带转动连接的传动套筒,当所述带动杆与所述连接杆脱离时,所述传动套筒与所述传动杆转动,以带动所述带动杆反向转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带动杆朝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柱形腔,当所述连接杆插放于所述第一柱形腔内时,通过限位组件与所述带动杆滑动限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朝向所述驱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柱形腔,且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二柱形腔的内壁滑动限位,以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驱动杆仅可进行轴向滑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柱形腔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杆及第二柱形腔的内壁抵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套筒的内侧设置有卡槽,传动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块,当所述连接杆插放于所述第一柱形腔内时,所述传动杆上的卡块与所述卡槽轴向错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传动杆及连接杆外侧的套环,且两个所述套环通过固定件固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放结构包括与所述固定件通过连杆固定的把手,所述把手上滑动安装有贯穿所述把手的拉动件,所述拉动件的两端固定有卡销,所述拉动件与所述把手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弹簧。一种缝纫机,所述缝纫机包括上述所述的转向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新颖,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配合卡放机构实现对连接杆及传动杆的位置同时改变,以使得带动杆的转动由传动套筒进行驱动,从而改变带动杆的转动方式,实现不同的布料输送方向,以满足不同的缝纫需求,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向机构的俯视图。图3为转向机构的剖面图。图4为转向机构中卡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带动杆、2-传动带、3-连接杆、4-齿轮组、5-套环、6-驱动杆、7-传动套筒、8-传动杆、9-第一柱形腔、10-限位组件、11-第一弹簧、12-第二柱形腔、13-卡槽、14-卡块、15-固定件、16-把手、17-第二弹簧、18-拉动件、19-卡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本技术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缝纫机送布牙连接的带动杆1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通过与之活动连接的连接杆3与所述带动杆1插接配合;所述带动杆1通过齿轮组4转动安装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连接杆进行位置固定,且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与缝纫机体卡接的卡放结构;所述传动杆8上安装有与所述带动杆1通过传动带2转动连接的传动套筒7,当所述带动杆1与所述连接杆3脱离时,所述传动套筒7与所述传动杆8转动,以带动所述带动杆1反向转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配合卡放机构实现对连接杆3及传动杆8的位置同时改变,以使得带动杆1的转动由传动套筒7进行驱动,从而改变带动杆1的转动方式,实现不同的布料输送方向,以满足不同的缝纫需求,实用性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在初始状态下,驱动杆6通过连接杆3驱动带动杆1发生转动,同时带动传动杆8及传动套筒7同步跟随转动,其中传动杆8由连接杆3驱动,传动套筒7由带动杆1驱动,方便传动杆8与传动套筒7卡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组4由两个相同的齿轮组成,起到力的传递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带动杆1朝向所述连接杆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柱形腔9,当所述连接杆3插放于所述第一柱形腔9内时,通过限位组件10与所述带动杆1滑动限位。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10实现连接杆3与带动杆1仅可进行轴向滑动不会发生相互转动,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柱形腔9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限位槽,所述连接杆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调向限位块,所述条形限位槽与所述条形限位块滑动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连接杆3朝向所述驱动杆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柱形腔12,且所述驱动杆6与所述第二柱形腔12的内壁滑动限位,以使所述连接杆3与所述驱动杆6仅可进行轴向滑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杆6与第二柱形腔12的连接方式与上述连接杆3与带动杆1的连接方式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进行赘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柱形腔12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杆6及第二柱形腔12的内壁抵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传动套筒7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3,传动杆8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块14,当所述连接杆3插放于所述第一柱形腔9内时,所述传动杆8上的卡块14与所述卡槽13轴向错开。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上可知,传动套筒7的内侧一段设置有卡槽13,另一端没有,传动杆8上的卡块14与卡槽13错开,只有当连接杆3脱离第一柱形腔9时,卡块14跟随传动杆8移动,从而与卡槽13卡接,实现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传动杆8及连接杆3外侧的套环5,且两个所述套环5通过固定件15固定。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缝纫机送布牙连接的带动杆(1)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通过与之活动连接的连接杆(3)与所述带动杆(1)插接配合;/n所述带动杆(1)通过齿轮组(4)转动安装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连接杆进行位置固定,且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与缝纫机体卡接的卡放结构;/n所述传动杆(8)上安装有与所述带动杆(1)通过传动带(2)转动连接的传动套筒(7),当所述带动杆(1)与所述连接杆(3)脱离时,所述传动套筒(7)与所述传动杆(8)转动,以带动所述带动杆(1)反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缝纫机送布牙连接的带动杆(1)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通过与之活动连接的连接杆(3)与所述带动杆(1)插接配合;
所述带动杆(1)通过齿轮组(4)转动安装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连接杆进行位置固定,且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与缝纫机体卡接的卡放结构;
所述传动杆(8)上安装有与所述带动杆(1)通过传动带(2)转动连接的传动套筒(7),当所述带动杆(1)与所述连接杆(3)脱离时,所述传动套筒(7)与所述传动杆(8)转动,以带动所述带动杆(1)反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杆(1)朝向所述连接杆(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柱形腔(9),当所述连接杆(3)插放于所述第一柱形腔(9)内时,通过限位组件(10)与所述带动杆(1)滑动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朝向所述驱动杆(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柱形腔(12),且所述驱动杆(6)与所述第二柱形腔(12)的内壁滑动限位,以使所述连接杆(3)与所述驱动杆(6)仅可进行轴向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傲杜洁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菀坪鑫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