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404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粉刺针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外壳,固定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针头套壳,固定外壳的底部与针头套壳相连通,固定外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粉刺针本体,固定外壳的下端螺纹设置有连接套。该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粉刺针本体由氧化锆陶瓷制成,不含金属,不生锈以及减少破伤风的危险,同时氧化锆陶瓷致密性好,经表面镜面抛光后,无气孔不易藏污纳垢,从而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针头套壳的设置,方便将粉刺针本体卡合在针头套壳以及固定外壳的内部,便于实现粉刺针本体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粉刺针本体进行更换,针头套壳的配合使用下,实现对粉刺针本体的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刺针制备
,具体为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粉刺针主要是用于脸部美容:将生长在人脸上的粉刺刺穿、以及粉刺里面的发炎物挤压出来,从而避免脸部粉刺处感染加大、避免在脸部出现伤疤而留下痕迹,粉刺针是用于暗疮皮肤的必备品,现有技术的粉刺针用于刺穿,挑破表皮皮肤,使黑头、粉刺、痘痘翻起来挑破皮下部分组织,便于挤出脏物,直接接触患处。现有的粉刺针一般由不锈钢或铁电镀而成,容易生锈,从而导致破伤风的危险,另外伤口容易感染,从而使得皮肤受到损伤,不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氧化锆陶瓷常作为齿科和人体骨骼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氧化锆陶瓷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耐酸碱,陶瓷材质不含金属,不生锈,减少破伤风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了了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针头套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底部与针头套壳相连通,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粉刺针本体,所述固定外壳的下端螺纹设置有连接套。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针头套壳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延伸至固定外壳内部的下端的粉刺针本体,所述粉刺针本体为氧化锆陶瓷粉刺针,所述针头套壳为氧化锆陶瓷针头套壳。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壳和针头套壳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外壳的下端通过针头套壳螺纹设置有连接套。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内部的直径大于固定外壳外部的直径。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氧化锆陶瓷粉78-93份、稳定剂2-8份、增韧剂0-5份以及有机粘结剂5-20份。S2、原料称取: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氧化锆陶瓷粉、稳定剂、增韧剂以及有机粘结剂,备用;S3、原料混合:将步骤S2中称取的氧化锆陶瓷粉、稳定剂、增韧剂以及有机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所需的做成陶瓷产品生坯注射原料;S4、压力成型:将步骤S3中制备的生坯注射原料,在130-190℃下采用注射机,在50-80Pa的压力下进行成型,得到所需的产品生坯;S5、坯件烧制:将步骤S4中制备的生坯的表面清理干净,放入高温炉中进行排胶烧结处理,烧制完成后冷却处理,得到所需的氧化锆陶瓷粉刺。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有机粘结剂为石蜡、聚丙烯、聚乙烯、硬脂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稳定剂为氧化钇或氧化铈中的一种,所述步骤S3中的增韧剂为纳米氧化铝或纳米氧化镁中的一种。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氧化锆陶瓷粉刺针的组成与所需成型的氧化锆陶瓷件产品的组成对应,以所做产品生坯注射料的总质量为基准,其中氧化锆陶瓷粉的含量为87-98wt%、稳定剂的含量为2-5wt%以及增韧剂的含量为0-5wt%。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有机粘结剂在后续排胶烧结时挥发去除,而陶瓷粉料则成型为陶瓷件,所述步骤S5中排胶烧结时的温度为900-1550℃,烧结时间为3-4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粉刺针本体由氧化锆陶瓷制成,不含金属,不生锈以及减少破伤风的危险,同时氧化锆陶瓷致密性好,经表面镜面抛光后,无气孔不易藏污纳垢,从而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从而提高了氧化锆陶瓷粉刺针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提高了使用效果。2、该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外壳和连接套,针头套壳的设置,方便将粉刺针本体卡合在针头套壳以及固定外壳的内部,便于实现粉刺针本体的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对粉刺针本体进行更换,在针头套壳的配合使用下,便于实现对粉刺针本体的防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及其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粉刺针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外壳和连接套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外壳;101、针头套壳;2、粉刺针本体;3、连接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包括固定外壳1,所述固定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针头套壳101,所述固定外壳1的底部与针头套壳101相连通,所述固定外壳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粉刺针本体2,所述固定外壳1的下端螺纹设置有连接套3。具体的,所述针头套壳101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延伸至固定外壳1内部的下端的粉刺针本体2,所述粉刺针本体2为氧化锆陶瓷粉刺针,所述针头套壳101为氧化锆陶瓷针头套壳。具体的,所述连接壳101和针头套壳101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套3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外壳1的下端通过针头套壳101螺纹设置有连接套3。具体的,所述连接套3内部的直径大于固定外壳1外部的直径。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氧化锆陶瓷粉78份、稳定剂3份、增韧剂4份以及有机粘结剂15份。S2、原料称取: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氧化锆陶瓷粉、稳定剂、增韧剂以及有机粘结剂,备用;S3、原料混合:将步骤S2中称取的氧化锆陶瓷粉、稳定剂、增韧剂以及有机粘结剂混合均匀,稳定剂为氧化钇,增韧剂为纳米氧化镁,有机粘结剂为硬脂酸,得到所需的做成氧化锆陶瓷产品生坯注射原料,氧化锆陶瓷粉刺针的组成与所需成型的氧化锆陶瓷件产品的组成对应,以所做产品生坯注射料的总质量为基准,其中氧化锆陶瓷粉的含量为87-98wt%、稳定剂的含量为2-5wt%以及增韧剂的含量为0-5wt%,有机粘结剂在后续排胶烧结时挥发去除,而陶瓷粉料则成型为陶瓷件;S4、压力成型:将步骤S3中制备的生坯注射原料,在130-190℃下采用注射机,在50-80Pa的压力下进行成型,得到所需的产品生坯;S5、坯件烧制:将步骤S4中制备的生坯的表面清理干净,放入高温炉中进行排胶烧结处理,烧制完成后冷却处理,排胶烧结时的温度为1330℃,烧结时间为3天,得到所需的氧化锆陶瓷粉刺。实施例二:请参考图1-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包括固定外壳1,所述固定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针头套壳101,所述固定外壳1的底部与针头套壳101相连通,所述固定外壳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粉刺针本体2,所述固定外壳1的下端螺纹设置有连接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包括固定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针头套壳(101),所述固定外壳(1)的底部与针头套壳(101)相连通,所述固定外壳(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粉刺针本体(2),所述固定外壳(1)的下端螺纹设置有连接套(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包括固定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针头套壳(101),所述固定外壳(1)的底部与针头套壳(101)相连通,所述固定外壳(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粉刺针本体(2),所述固定外壳(1)的下端螺纹设置有连接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套壳(101)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延伸至固定外壳(1)内部的下端的粉刺针本体(2),所述粉刺针本体(2)为氧化锆陶瓷粉刺针,所述针头套壳(101)为氧化锆陶瓷针头套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101)和针头套壳(101)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套(3)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外壳(1)的下端通过针头套壳(101)螺纹设置有连接套(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3)内部的直径大于固定外壳(1)外部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项一种氧化锆陶瓷粉刺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氧化锆陶瓷粉78-93份、稳定剂2-8份、增韧剂0-5份以及有机粘结剂5-20份。
S2、原料称取: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氧化锆陶瓷粉、稳定剂、增韧剂以及有机粘结剂,备用;
S3、原料混合:将步骤S2中称取的氧化锆陶瓷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爱强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阳东名瓷刀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