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99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升降平台主体,所述升降平台主体安设于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下端设置有防震移动结构,所述升降平台主体上端设置有围挡式防护结构,所述防震移动结构包括:固定板、两个减震缓冲部以及四个辅助移动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住宅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对现有的小型剪叉升降平台主体进行改进,在平台主体下部设置防震移动结构,在保证对平台主体的支撑作用的同时,提高平台主体的通过性能,平台主体上端设置有围挡式防护结构,提高防护性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住宅电力施工
,具体为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住宅是指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也不包括托儿所、病房、疗养院、旅馆等具有专门用途的房屋,在住宅电力施工过程中,很多地方需要人工操作,尤其是一些需要电力检修人员对电路或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并且通常需要电力检修人员爬到高处进行设备的检测及安装,但现有的电力检修用的升降装置一般只是普通的梯子,没有安全保护措施,且电力检修梯人员在爬梯时上升或者下落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脚下踩空或者失滑现象,造成安全隐患,而小型的升降机自重较大、且通过性能较差,施工场地内往往堆放各类原料,不便于升降机的移动,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检修梯人员在爬梯时上升或者下落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脚下踩空或者失滑现象,造成安全隐患,而小型的升降机自重较大、且通过性能较差,施工场地内往往堆放各类原料,不便于升降机移动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升降平台主体,所述升降平台主体安设于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下端设置有防震移动结构,所述升降平台主体上端设置有围挡式防护结构;所述防震移动结构包括:固定板、两个减震缓冲部以及四个辅助移动部,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安装座下侧,两个所述减震缓冲部安设于安装座的下端上、且相互对称布置、并与固定板相连接,四个所述辅助移动部分别安设于固定板的下端面上、且沿矩型阵列布置;所述围挡式防护结构包括:U型围挡、活动门以及台阶,所述U型围挡设置于升降平台主体上,所述活动门设置于U型围挡的缺口位置上,所述台阶设置于升降平台主体侧壁上、且正对活动门位置。优选的,所述减震缓冲部包括:两个弹簧减震器以及滑动缓冲组件,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安装座下方,两个弹簧减震器一端与安装座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滑动缓冲组件设置于两个弹簧减震器之间。优选的,所述滑动缓冲组件包括:滑动杆、压缩弹簧、两个连接座以及两个连接杆,所述滑动杆设置于连接座的下端面上,所述压缩弹簧活动套装于滑动杆上,两个连接座均设置于固定板上,两个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压缩弹簧的侧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套装于滑动杆上、且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辅助移动部包括:固定座以及自锁式万向滚轮,所述固定座设置于固定板的下端面上,所述自锁式万向滚轮分别设置于固定座下端上。优选的,所述台阶与升降平台主体侧壁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对现有的小型剪叉升降平台主体进行改进,在平台主体下部设置防震移动结构,在保证对平台主体的支撑作用的同时,提高平台主体的通过性能,平台主体上端设置有围挡式防护结构,提高防护性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检修梯人员在爬梯时上升或者下落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脚下踩空或者失滑现象,造成安全隐患,而小型的升降机自重较大、且通过性能较差,施工场地内往往堆放各类原料,不便于升降机移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的a位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2-升降平台主体;3-固定板;4-U型围挡;5-活动门;6-台阶;7-弹簧减震器;8-滑动杆;9-压缩弹簧;10-连接座;11-连接杆;12-滑动块;13-固定座;14-自锁式万向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3可知,本方案包括安装座1以及升降平台主体2,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升降平台主体2安设于安装座1上,安装座1下端设置有防震移动结构,升降平台主体2上端设置有围挡式防护结构;其中防震移动结构包括:固定板3、两个减震缓冲部以及四个辅助移动部,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固定板3设置于安装座1下侧,两个减震缓冲部安设于安装座1的下端上、且相互对称布置、并与固定板3相连接,四个辅助移动部分别安设于固定板3的下端面上、且沿矩型阵列布置;上述围挡式防护结构包括:U型围挡4、活动门5以及台阶6,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U型围挡4设置于升降平台主体2上,活动门5设置于U型围挡4的缺口位置上,台阶6设置于升降平台主体2侧壁上、且正对活动门5位置,在使用时,推动升降平台主体2进行位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部的辅助移动部配合减震缓冲部增强了升降平台主体2的通过性能,当升降平台主体2在最未升高时,将活动门5打开,通过操作人员通过台阶6进入到升降平台主体2内,避免攀爬过程中,出现意外,同时升降平台主体2上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垫层,可以提高防滑性能,同时U型围挡4的设计可以为操作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在升降平台主体2升降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握持U型围挡4,提高装置的防护性能。由说明书附图1以及附图3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减震缓冲部包括:两个弹簧减震器7以及滑动缓冲组件,固定板3设置于安装座1下方,两个弹簧减震器7一端与安装座1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3相连接,滑动缓冲组件设置于两个弹簧减震器7之间,其中滑动缓冲组件包括:滑动杆8、压缩弹簧9、两个连接座10以及两个连接杆11,滑动杆8设置于连接座10的下端面上,压缩弹簧9活动套装于滑动杆8上,两个连接座10均设置于固定板3上,两个连接杆11的一端与连接座1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压缩弹簧9的侧壁相连接,上述压缩弹簧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2,滑动块12滑动套装于滑动杆8上、且与连接杆11转动连接,在具体移动装置的操作过程中,当地面上出现异物时,固定板3在受力向上产生一定位移,使得弹簧减震器7受力收缩,固定板3与安装座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座(1)以及升降平台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主体(2)安设于安装座(1)上,所述安装座(1)下端设置有防震移动结构,所述升降平台主体(2)上端设置有围挡式防护结构;/n所述防震移动结构包括:固定板(3)、两个减震缓冲部以及四个辅助移动部,所述固定板(3)设置于安装座(1)下侧,两个所述减震缓冲部安设于安装座(1)的下端上、且相互对称布置、并与固定板(3)相连接,四个所述辅助移动部分别安设于固定板(3)的下端面上、且沿矩型阵列布置;/n所述围挡式防护结构包括:U型围挡(4)、活动门(5)以及台阶(6),所述U型围挡(4)设置于升降平台主体(2)上,所述活动门(5)设置于U型围挡(4)的缺口位置上,所述台阶(6)设置于升降平台主体(2)侧壁上、且正对活动门(5)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座(1)以及升降平台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主体(2)安设于安装座(1)上,所述安装座(1)下端设置有防震移动结构,所述升降平台主体(2)上端设置有围挡式防护结构;
所述防震移动结构包括:固定板(3)、两个减震缓冲部以及四个辅助移动部,所述固定板(3)设置于安装座(1)下侧,两个所述减震缓冲部安设于安装座(1)的下端上、且相互对称布置、并与固定板(3)相连接,四个所述辅助移动部分别安设于固定板(3)的下端面上、且沿矩型阵列布置;
所述围挡式防护结构包括:U型围挡(4)、活动门(5)以及台阶(6),所述U型围挡(4)设置于升降平台主体(2)上,所述活动门(5)设置于U型围挡(4)的缺口位置上,所述台阶(6)设置于升降平台主体(2)侧壁上、且正对活动门(5)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住宅电力施工用升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缓冲部包括:两个弹簧减震器(7)以及滑动缓冲组件,所述固定板(3)设置于安装座(1)下方,两个弹簧减震器(7)一端与安装座(1)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3)相连接,所述滑动缓冲组件设置于两个弹簧减震器(7)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竹阿斯顿·伊恩·科鲁兹卡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宏润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